當前位置:時尚女性範>家居>生活常識>

家庭教育就是拼爹爸爸這3件事要做好

生活常識 閲讀(2.4W)

“養不教父之過”,自古以來,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就已經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更何況在喪偶式婚姻盛行的今天,家庭教育簡直就是在拼爹!

家庭教育就是拼爹爸爸這3件事要做好

如果爸爸現在還認為孩子的教育就該媽媽是主力,這是一種病,叫:直男癌爸爸!標準的直男癌爸爸會認為:我工作很忙,抽時間陪孩子是有心無力,媽媽就該擔當孩子教育的主力。這種病得治,否則後果很嚴重!

怎麼治?下面三招請各位爸爸收藏!

行動起來:帶孩子去探索

媽媽作為女性,在生活的細節方面會有明顯優勢,但是,細膩的媽媽往往會因為擔心孩子磕着、碰撞、被嚇着,而對孩子的行為有所約束。爸爸代表着陽剛,膽大心細的爸爸可以利用假期的時間,帶着孩子體驗一下脱離日常生活場景的户外活動,例如爬山、游泳、溜冰、攀巖、露營等,帶領孩子感受放飛自我。

帶孩子進行户外活動,一方面可以在實踐中鍛鍊孩子的身體和意志,另一方面也因為户外有極強的情景化互動,可以更大程度地增強孩子對爸爸的依賴及信任度。

所以,帶着娃來一場簡單的户外行或者是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只要爸爸稍微動點心思,與孩子一起探索新環境的未知和趣味,與孩子的心走得更近相信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擼起袖子:和孩子一起做家務

做家務的時候,爸爸不要擔心自己笨手笨腳,一次生、兩次熟,而且,做家務的意義不在你完成得有多出色,是在於你做家務的形象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有多深遠。

陳小春説“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專心愛老婆”,如果爸爸能在週末,擼起袖子與孩子來一場大掃除,説上一句“舒適家園齊參與,重活就要爺們做”,可能更勝嘴邊1000句對媽媽講的“我愛你”。對於孩子而言,必然會從爸爸的言傳身教中,更懂得感恩、愛護與責任。

據英國哥倫比亞大學對超過300名孩子的父母所做的觀察發現:爸爸是否做家務,對孩子的未來產生着明顯的影響:

◆爸爸在家裏參與適當的家務,更有利於兒子對家庭責任感的培養,因為爸爸就是他直接的學習榜樣,這樣的男孩長大之後更富同理心、更有當擔,不容易患上大男人主義“直男癌”。

◆對於女兒而言,她會感受到爸爸對媽媽的愛與尊重,她會相信真正的男女平等,在未來的成長中不容易受到性別思維的束縛,更有勇氣挑戰自我,並擁有更強大的生命力。

親子溝通:主動與孩子聊天

曾經,馬丁在《演説家》的一場關於《中國式父親》的演講燃爆了微信朋友圈與微博熱搜榜,即便時過即將一年,發媽卻依然印象深刻。

在馬丁的演講中,“中國式的父親”就是典型的不會聊天,正如馬丁所説的:“我爸最大的軟肋是什麼,從來不會誇別人”、“我爸一輩子都不會懂得家庭不是法庭,不能只講道理只講原則。家之所以温暖,親人之所以成為親人,是因為我們之間可以多講情少講理。”、“爸,我覺得人生最大的愚蠢就在於他明明想誇他的孩子,但是他不會誇。”這是馬丁爸爸年輕時候給孩子留下的認知與印象,我們呢?我們多少年輕的爸爸,不也是如此嗎?明明深愛着,卻愛得那麼苛刻!

對於孩子而言,都期待並由衷地喜歡爸爸媽媽主動與他交流,這樣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他會感到被父母重視、接納和濃濃的愛意。

與孩子聊天互動的時候,需要細心呵護孩子的情緒,特別是平時並沒有太多時間與孩子相處的爸爸。主動與孩子聊天,並不是要爸爸生硬地與孩子尬聊,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做户外探索、做家務,爸爸可以在這些時候有意識地和孩子進行語言上的互動,例如給孩子講解更多的歷史故事、各地民情風俗、英雄人物、新近發生的熱點新聞;再例如,和孩子一起玩他最近迷上的遊戲,向孩子請教遊戲攻略、瞭解孩子更多的特長;更或者,孩子喜歡看熊二、小豬佩奇、貓和老鼠等,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先走近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思維和語言,解鎖與孩子之間的話匣子。

如果真的時間有限,但是又希望主動走近孩子,怎麼辦?那麼,爸爸可以用心傾聽媽媽對孩子的日常小嘮叨,在與孩子有限的相處時間裏細心觀察孩子、感受孩子,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知道你在關注他,例如早上給孩子道個早安、夜歸的時候在孩子枕邊留張寫上愛的問候的小紙條。

職場與生活本不易,只要用心,爸爸們是可以找到更多時間空隙和辦法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以彌補父愛缺位的。唯有用心,才能讓爸爸撕下“直男癌爸爸”的標籤,並且在喪偶式婚姻盛行的當下,讓孩子拼爹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