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時尚女性範>親子>育兒>

孩子撒謊還不承認怎麼辦

育兒 閲讀(1.3W)

問清孩子撒謊的緣由,給孩子營造民主寬鬆的家庭氛圍。

孩子撒謊還不承認怎麼辦1

當發現孩子撒謊還不承認怎麼辦

1、家長要以身作則,如果家裏的孩子出現撒謊的情況,大部分家長都是會訓斥孩子,甚至打罵孩子,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這種教育方式不但會讓孩子沒記住教訓,還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出現撒謊時最好的辦法是和孩子溝通,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家長要先了解事情的原因,再對這件事情進行處理。

2、家長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孩子,先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撒謊的原因很重要,有時候家長怎麼做決定了孩子以後的發展。家長要和孩子溝通好,孩子可能就會説出實情,然後家長需要告訴孩子撒謊是不對的。家長要告訴孩子,如果真的做的'不對,説出來一定會得到原諒的,但是撒謊是不可以的。

孩子撒謊還不承認怎麼辦
  

3、經常懲罰孩子的家長這種做法要避免,有的孩子是因為怕家長責罵所以撒謊的,為了不讓家長懲罰自己,所以選擇了撒謊。這種現象的出發點就是不對的,所以家長要和孩子講清楚,誠實的孩子更討人喜歡。不過父母也要做好表率,不能出現撒謊的情況,孩子會學的。

孩子經常説謊話會帶來什麼影響

1、很容易傷害交際關係。無論是父母還是朋友,他們都對孩子給予了充分的信任,因此往往會把孩子的話當真。但是如果孩子常常欺騙他人,以謊話來滿足自己一時的喜樂,那麼當謊言被拆穿時,孩子的交際關係將會受到相當沉痛的打擊。

2、容易造成不良的印象。一個喜歡説謊的孩子,是很容易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的。這種印象受眾相當廣泛,並不侷限於受過孩子欺騙的人羣。如果孩子一直謊話連篇,那麼很少會有人願意與之交朋友,即便他們不曾受到過孩子的欺騙。

孩子撒謊還不承認怎麼辦2

如何讓孩子主動承認錯誤的方法

1、對孩子先表揚再批評。家長平時可以對孩子的教育温柔一些,孩子出現錯誤時,家長要保持自己的情緒。可以找到孩子做的對的地方,對孩子進行鼓勵。這樣孩子內心比較愉悦,家長可以指出孩子錯誤的地方,語氣要平和不要帶有命令的語氣。這樣孩子心態也能接受,慢慢的就能接受家長的指責並解決問題。

2、家長要尊重孩子。有的家長對孩子進行批評,不管孩子在哪裏,一點也不顧及孩子的自尊。直接就是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孩子下次有問題也不敢告訴家長,隨着年紀的增長,孩子有了自己的自尊,家長要顧及孩子的自尊心,合理的交流溝通解決。讓孩子能夠認識到錯誤,這樣孩子下次有錯誤,也能勇敢的自己先承認錯誤。

3、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孩子有些時候對家長不理解,認為自己沒有錯,家長總是一口咬定孩子的錯誤。家長應該讓孩子有自己介紹的機會,為什麼沒有錯誤。家長也要告訴孩子錯誤在哪裏,這樣對孩子講道理,讓孩子心服口服,這樣孩子也能信任家長,家長的話也有説服力。

孩子撒謊還不承認怎麼辦 第2張
  

作為家長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但這畢竟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面對説謊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能放任不管,也別急着給孩子貼標籤。家長問清楚孩子為什麼會説謊,然後陪着他一起解決問題,陪着孩子戰勝隔閡、恐懼和茫然,説謊就不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了。

孩子説謊的原因

1、孩子的求同心理。假期過後,是孩子們炫耀自己經歷的熱門時刻。許多孩子都會大講特講自己出去旅遊的經歷,這樣會讓那些沒有出去的孩子很尷尬很沒面子,好像自己低人一等了似的。

於是,孩子就會編造自己去的地方,他們並不是真的想讓別人羨慕吹捧自己,只是想跟其他同學一樣,站在同樣的高度上。

2、父母沒能以身作則。有些父母自身都做不到誠信待人,那麼孩子在這種不正的家庭氛圍當中成長,自然也就會活成一名“偽君子”。這是無可避免的。

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孩子的為人處世都是通過模仿自己父母的行徑而形成的。所以父母如果在誠實守信這一方面做得不好,那麼也難免孩子會出現説謊的現象。

孩子撒謊還不承認怎麼辦3

1、給孩子營造民主寬鬆的家庭氛圍。家長不要總是板着面孔説教,更不要孩子一犯錯就打罵。而要有策略地“文明民主執法”。比如,與孩子一起制訂規則,如有違反,以剝奪看電視或買玩具等要求作為懲戒。

另外,有些孩子是為逃避懲罰而説謊,家長可以和孩子説説自己小時候説謊的經歷,告訴他主動認錯還是好孩子,家長也不會因此不愛他。這種分享式的方法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更容易讓其吐露真相。

2、角色代入。學齡前的孩子撒謊,家長可巧設故事情境,用童話引導孩子認錯。比如,童話 的主人公與他一樣犯了説謊的錯誤,遭到夥伴的排斥和父母的批評,後來是自己主動認錯,重新贏得大家的信任與歡迎。

孩子撒謊還不承認怎麼辦 第3張
  

3、問清孩子撒謊的緣由。有的時候,其實是我們誤以為孩子在撒謊,之所以會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跟成人的思維方式不同,所以對事物的理解也不同。而孩子在遇見事情的時候,也會本能向有利於自己的説法靠攏,比如上述故事中的.“放假”事件。

可是如果我們問清孩子事情的發展經過,也許就會發現,其中確實有被誤會的方面。如果我們能夠更加地“明察秋毫”一些,可能就會減少孩子被錯怪的機率,避免在孩子內心中留下被冤枉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