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時尚女性範>旅遊>社會熱點>

蝌蚪如何變成青蛙:蝌蚪吃什麼及發育過程

社會熱點 閲讀(1.95W)

蝌蚪如何變成青蛙:蝌蚪吃什麼及發育過程。小時候我們放學後最愛的事情就是去河邊抓蝌蚪,將它帶回家飼養起來,漸漸的看它變成青蛙,那麼蝌蚪吃什麼長大的呢?它又是如何變成青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蝌蚪如何變成青蛙:蝌蚪吃什麼及發育過程

蝌蚪古時寫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體,又稱蛤蟆蛋蛋。剛孵化出來的蝌蚪,身體呈紡錘形,無四肢、口和內鰓,生有側扁的長尾,頭部兩側生有分枝的外鰓,吸附在水草上,靠體內殘存的卵黃供給營養。以羣居為主。當蝌蚪成熟了,它們開始脱變,漸漸長出四肢,然後(對於蛙和蟾蜍)則透過細胞凋亡(控制細胞死亡)逐漸退化了它們的尾巴。

形態特徵

蛙和蟾蜍的水生幼體。與蠑螈幼體相比,其體短、卵形、尾寬、口小、無外鰓。內鰓被鰓蓋覆蓋。體色較淺、身體略呈圓形、尾巴長、口長在頭部前端的是青蛙的蝌蚪。身體呈黑色而尾巴較淺、體形呈橢圓形、尾巴短、口在頭部前端腹面的則是蟾蜍的蝌蚪。蟾蜍的蝌蚪呈黑色,口在頭的前端腹面上,青蛙的蝌蚪體色較淺,口在頭的前端。蟾蜍的蝌蚪比青蛙的個頭小。密集成羣的是蟾蜍的蝌蚪,較為分散的大都是青蛙的蝌蚪。

發育階段

蝌蚪是兩棲類個體發育的一個初級階段,早期的小蝌蚪,體呈圓形或橢圓形,外形似魚,具有側線器官。由於口內尚未出現孔道,不能攝取食物;以後眼與鼻孔相繼出現;頭下有吸盤,可用來吸附在水草上。頭兩側具有外鰓,有呼吸功能。

尾大而扁,內有分節尾肌,肌節的上下方有薄膜狀的上下尾鰭,能幫助蝌蚪在水中游泳。

口出現後,以脣部的角質齒刮吃藻類,開始在水中獨立生活。當吸盤消失時,外鰓也萎縮;隨着咽部皮膚褶與體壁的癒合而形成鰓蓋,並在體表的左側,或在腹面中部或後方保留1個出水孔,由鰓腔內的內鰓進行呼吸,隨着肺的發生也能在水面上呼吸遊離的氧。

發育到一定時期,有的先長出後肢,末端分化出5趾,再從鰓蓋部位長出前肢,如蛙。

有的先長出前肢,再長出後肢,如蠑螈。隨着尾部逐漸萎縮,口部也有顯著的改變,逐漸發育成能在陸地上生活的幼小成體。

有尾目中的鰻螈等終生有鰓,營水生活。蝌蚪經變態而發育為成體的過程,稱為變態發育。

肺魚的幼體外形略似蝌蚪,在肺魚分佈區尋找蝌蚪應該注意。站在蝌蚪的角度,蝌蚪怕被金蟾蜍吃掉,於是就躲在媽媽的肚子裏,變成小蟾蜍。

蝌蚪如何變成青蛙:蝌蚪吃什麼及發育過程 第2張

飼養蝌蚪吃什麼

蝌蚪期是幼體發育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飼養管理的好壞決定蝌蚪的生長髮育、變態幼蛙的產出數量。初期為孵化後1——10d,可以投,可以投喂熟蛋黃等高蛋白流質飼料用法為:將熟蛋黃揉碎,用水化開,以40目紗網過濾後定點投喂,早晚各一次,用量為每3000尾喂1個

5——6d後,可以投喂粉狀飼料,將粉狀飼料製成團狀投放於飼料盤中即可。生長前期為10——20d,蝌蚪的消化功能仍不夠強大,但發育迅速,需要更多食物,所以這一時期也是影響蝌蚪存活率的關鍵時期。在飼料上必須補充餌料,以滿足其生長髮育日常所需,主要以營養豐富的糊汁餌料為主,如蛋黃、玉米粉、4號粉,並輔以細嫩藻類植物等。

後期是蝌蚪變態的關鍵時期,該時期蝌蚪開出現前後肢,並有完全水生轉化至水陸兩棲。變態時,蝌蚪首先長出前肢,其後,尾部慢慢被吸收,此時蝌蚪停止攝食,故在保證提供充足食物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水質問題及投喂狀況。幼蛙剛剛完成變態時,各種器官還不很完善和發達,特別是捕食和運動器官,若得不到餌料補充極易發生死亡現 象,因此需要選擇適當的活體餌料進行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