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時尚女性範>家居>美文閲讀>

【必備】國小數學教案範文集合9篇

美文閲讀 閲讀(1.64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國小數學教案範文集合9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並通過對加法驗算方法的交流,體會驗算方法的多樣化。

2.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滲透加法交換律以及加減法各部分間關係,掌握用多種方法驗算加法。

3.養成自覺驗算的學習習慣。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與爸爸、媽媽一起去超市買過東西嗎?

2.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師:(出示課本27頁情境圖)小明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提出加法或減法計算的問題,如:①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多少元?②媽媽給售貨員200元,應找回多少元?③運動服比運動鞋貴多少元?……學生提出這些數學問題老師都給予肯定,然後引導學生計算第一個問題。

3.選擇問題,獨立解決。

讓學生獨立計算、解決第一個問題: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多少元?

板書:135+48=183(元)

4.提出問題,揭示課題。

師:我們剛才的計算到底對不對呢?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加法的驗算方法。

(板書:加法的驗算)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方法來檢驗剛才的.計算結果?

2.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師:和小組裏的同學説説你的想法,共同研究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3.全班交流,反饋方法。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願意把你們驗算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説出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驗算,並説明理由。

4.師:同學們真聰明,驗算方法這麼多!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第27頁,看看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驗算方法?哪些是我們想到的?哪些是我們沒有想到的?你最喜歡哪種驗算方法?

5.引導小結,歸納方法。

師:大家討論一下,加法的驗算有幾種方法?

將三種驗算方法歸納為兩種情況:①交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否相同;②用和減去其中一個加數,看差是否等於另一個加數。

三、鞏固練習,提高技能。

計算下面各題,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算。

746+219= 637+268= 84+307= 512+394=

2.數學門診部

數學門診部來來了許多“患者”,請同學們來當小大夫為“患者”治病。

1 7 5 3 2 9 2 5 9

+ 6 2 +4 6 4 + 1 4 8

1 3 7 7 8 3 3 9 7

四、課堂總結,情知共融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和感想呢?

五、實踐作業,拓展延伸

回家調查爸爸、媽媽購買東西時是怎樣付錢,你能幫他們驗算嗎?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設計説明

1.多媒體的運用貫穿教學始終,突破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通過播放課件“龜兔刷牆”而引入新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的提出,使學生產生了解決問題的迫切願望,接着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融入多媒體技術創設不同的實驗任務;通過多媒體演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內在聯繫,形象、生動地由長方形演變到正方形,類推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課堂訓練,學生通過解答問題鞏固已掌握的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達成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活動不能簡單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課堂上,使每個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猜測把所學知識緊密聯繫在一起,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積累知識。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小組內同學相互幫助,不僅解決了問題,還增強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本設計引導學生先動手操作,再觀察發現,最後得出結論。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通過操作學具和統計表格,發現長方形的面積正好是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積之和,從而總結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體現了“知識固然重要,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教學價值觀。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直尺 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 彩紙 表格

學生準備 直尺 面積是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 彩紙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故事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有一天,烏龜又遇到了兔子,並向兔子提出了挑戰,這次進行粉刷牆面的比賽,看誰能贏?

1.課件出示:兔子粉刷一塊長方形的牆面,烏龜粉刷一塊正方形的牆面,它們同時開始,同時完工。

2.學生會出現爭議,教師引導:怎樣才能比較出誰贏了?(要先知道它們粉刷牆面的面積到底哪個大些)

3.揭示課題。

師:在實際生活中,有些物體的'面積用單位面積去量既不方便又不符合實際,這就需要我們找到一種計算面積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一同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在學習新課之前,創設學生感興趣的“龜兔刷牆”的情境,能迅速而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開展教學作鋪墊。

⊙觀察發現

1.課件出示教材66頁例4中的問題(1)。

師:你能求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嗎?你想到了什麼辦法?拿出學具來試一試吧。

2.小組合作,在長方形裏擺邊長為1釐米的正方形。

師:能展示一下你們擺的結果嗎?

預設

(1)學生用正方形(面積單位)鋪滿整個長方形。

(2)學生可能只在長邊和寬邊上擺出面積單位。

(3)學生直接説出用5×3=15,就是長方形的面積。這時也讓學生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説明自己這樣計算的道理。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在長方形中擺面積單位,突出面積計算的本質是對面積的度量。讓學生想象將長方形全部鋪滿,體現出必須用面積單位密鋪所測圖形,這時通過所鋪面積單位的個數就可以求出圖形的面積。

3.通過追問,突出數面積單位個數的方法。

組織學生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為什麼要用面積單位將長方形全部鋪滿?預設中的第二種情況是什麼意思?(使學生明確儘管只鋪了一部分,通過想象,也可以數出鋪滿後所有面積單位的個數)

(2)你是怎樣數出全部面積單位的個數的?請結合下圖一起數一數。

學生彙報:

一種情況:一個一個的數,大家一起再數一數。

另一種情況:用5×3=15(個),説一説5表示什麼?3表示什麼?15表示什麼?(5表示每行擺5個,3表示有這樣的3行,15表示一共有15個面積單位,也就是長方形的面積)

(3)思考:長方形的長、寬與面積單位的個數有什麼關係?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寬有什麼關係?

師小結:可以用長×寬來計算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交流數出面積單位個數的方法,明確每行個數與行數以及面積單位總個數之間的關係,為最後概括出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作準備。

⊙自主探究

師:其他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呢?想不想驗證一下?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一步驗證。

1.教師讓學生任取幾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至少擺3個)。一個同學記錄,其他同學擺,邊操作,邊填表。(出示課件)

2.選3名同學到黑板上擺,再彙報擺的長方形用了( )個面積為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 )平方釐米,長是( )釐米,寬是( )釐米。因為( ),所以我發現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於( )。

3.(1)若有學生擺出了正方形。要求正方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

(2)教師通過課件出示下面幾個圖形,讓學生計算每個圖形的面積。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中感受到交集的含義,能借助直觀圖,體驗利用維恩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設計集合圖的活動,啟發學生對交集部分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評價説理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生活情景的課堂再現,讓學生在探究、應用知識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利用交集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用圖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所表示的意義。

教法

本節課劉老師主要採用遊戲法、直觀演示法、講解法、師生合作探究法,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引導學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進而將問題解決,達到教學目標。

學法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遊戲、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等方法來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義,根據集合圖直觀形象的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1劉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了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利用猜拳和搶凳子的遊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集合圖的理解。

2在遊戲中引起矛盾衝突,提出問題,使學生的思維世界中出現碰撞,便產生了求知的火花,從而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領悟問題存在的根源——重複。

3藉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識,能夠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集合圖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

4藉助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的語數競賽活動的情況,讓學生充分探究集合的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計算方法。

5小組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設計集合圖,進一步加深對集合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6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注重學生思維的拓展,讓學生考慮到集合與集合之間關係的多樣性使所學知識得到了延伸。

總之,數學課不僅是讓學生學數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欣賞數學、體驗數學的價值,從欣賞和體驗中去感悟數學道理、培養數學素養。本節課學生在學習活動的參與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斷創新,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快樂與成功。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本冊教材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編寫,體現了新世紀(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學段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基本框架和呈現形式。為同行們能增強教學的針對性,下面結合本冊教材的編排內容,作一些分析、説明。

一、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

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一數”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現並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

在這兩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第五單元“除法”

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現並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和除法的互逆關係。

4、第六單元“時、分、秒”

學生通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境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地讀出鐘面上的時間,並能説出經過的時間。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三單元“觀察物體”

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可能是不一樣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統計與概率

第九單元“統計與猜測”。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並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計意識。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節日廣場”“月球旅行”“人類的好朋友”,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小調查”活動和貼近生活形式多樣化的應用性問題,旨在對某一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學生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二、本冊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色

本冊教材以學生的數學活動為主線呈現學習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抽象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體驗。下面結合具體學習內容,闡述本冊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色。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動手操作與抽象概括相結合,體驗乘除法的含義,發展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

1、關於乘除法的含義

第一單元的標題為“數一數與乘法”,第四單元的標題為“分一分與除法”,體現了教材要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幫助學生體驗乘除法含義的設計思路。在學習乘法之前,教材安排了“數一數”的活動,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3個3個地數、4個4個地數、5個5個地數……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可以用乘法表示的問題。而學生只學過用加法,將感受到用相同數連加的方法進行計算有一定的侷限性,從而體會到學習乘法的必要性。通過“兒童樂園”“有幾塊積木”“動物聚會”等情境,由幾個幾個地數,抽象出用乘法算式表示的模型,使學生具體地體驗乘法的含義,而不是背誦乘法的結論。在學習除法之前,教材安排了三個“分一分”活動——“分桃子”“分蘋果”“分糖果”,數目由小到大,突出除法的本質是“平均分”。在大量的“平均分”活動中,抽象概括出除法算式。學生在活動中逐步體驗除法的含義。教材不要求學生背誦除法的結論,也不分“等分除”“包含除”。

2、關於乘法口訣

乘法口訣是我國國小生提高基本計算能力的有趣工具。本冊教材分兩段進行,“乘法口訣(一)”是2~5的乘法口訣,“乘法口訣(二)”是6~9的乘法口訣,共81句。教材採用“大九九”的形式(即,1~9中的每個數的乘法口訣都是9句),並分成兩段展開教學。其目的是為了分散記憶的難度,由於2~5的乘法口訣數目比較小,相對好記一些,所以教材先安排熟記2~5的乘法口訣,然後再進行6~9乘法口訣的教學;6~9乘法口訣的數目雖然比較大,但是新學的口訣越來越少,而舊的口訣又得到相應的鞏固。除此之外,教材在乘法口訣的設計上還有以下特點。

(1)每一部分口訣都是緊密聯繫學生生活情境引入的

例如,第10頁創設慶祝北京申奧成功的情境,通過數奧運標誌“五環圖”的'環數,引入編5的乘法口訣;第14頁一雙筷子2根,通過就餐擺筷子的情境引入編2的乘法口訣。這樣安排,便於引導學生自覺地投入學習活動,用連加算出得數,為編口訣做準備。

(2)以5的乘法口訣作為起始內容進行編排

因為每隻手有5個手指,這是人人都有的學具;數數時,經常5個5個地數。這些與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繫,有助於學生探索規律,經歷編制口訣的過程,掌握口訣編制的方法。

(3)在編制乘法口訣的設計上,逐步擴大學生探索的空間

在編制2~5的乘法口訣時,一般都安排實物情境圖,填寫相同數連加的得數,並先給出2~3句編制過程的範例。6~9的乘法口訣則要求學生獨立編制。這樣安排,逐步擴大學生的探索空間,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口訣編排設計上注意體現一定的規律性,啟發學生找聯繫、找規律,以便於學生來記憶口訣。教材安排了形式多樣的練習,有利於保證學生的基本計算技能

例如,第16頁學習3的乘法口訣時,教材安排了“你是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引導學生找規律。第72頁學習6的乘法口訣時,安排了“想一想”的小欄目,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6×8=6×7+□=6×9-□,幫助學生找相鄰的口訣之間的聯繫,有助於學生熟記口訣。

另外,教材設計了新穎的富有童趣的練習,除了一般的題目和“對口令”等形式外,還安排了“小動物找新家”“誰射中的氣球多”“找座位”等活動,使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學習表內乘除法,保證基本的運算技能。

3、關於表內乘除法的應用

本冊教材把表內乘除法的運算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首先乘除法的認識都是從實際情境引入的,本身就是應用問題的學習,另外通過以下兩個途徑加強乘除法知識的應用。

(1)練習中配有富於童趣的、圖文結合的、或有多種信息,有時答案不惟一的問題,有時還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進行解決

例如,第19頁第3題,要想得出這輛玩具汽車多少錢,需要通過售貨員和顧客的對話(小熊付給大象3張5元和1張10元,大象回答:“正好”,而得出這輛汽車25元)。第45頁第4題圖中呈現:有28人需要租車,大客車限乘客10人,小汽車限乘客4人,可以怎樣租車?答案有多種。第56頁第5題,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一張方桌圍坐4人,2張方桌坐8人,而兩張方桌拼在一起圍坐6人,從而推想3張、4張、5張、6張桌子的情形,引導學生用列表找規律的策略來解決問題。

以上問題都和傳統的應用題呈現的形式和要求不一樣,沒有應用題的類型,不要求學生説程式化的語言,而立足於知識的應用,初步學會一些數學思考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

(2)通過數學故事、數學遊戲、實踐活動等欄目,應用所學的知識

例如,第17頁數學故事,通過連環畫的形式發展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可以溝通數學與語文之間的聯繫,並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第22頁數學遊戲,要求學生從情境圖中找出問題,本身就是數感的培養,進行回答時要運用所學的知識。教材中還安排了實踐活動,如找一找生活中的乘法和除法。

以上這些都體現了乘除法知識的實際應用。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一、關注貼近兒童生活的內容

教育要回歸生活,要重視生活的教育價值,其中特別關注的是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生活。這是課程標準追求的一個基本理念。教學內容的選擇應生活化,即以學生為中心,基於他們的生活基礎,展示給學生真實的社會生活場面和圖景,為他們提供客觀而鮮活的品德培養和價值追求的源泉。我們教師應力求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的知行合一搭起一座橋樑,使它們得以溝通。教師立足教材,靈活處理,或裁剪,或整合,或改換。

當今世界的社會現象千變萬化,學生生活在充滿各種信息的社會裏,適當引入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助於目標的有效達成。如《讓世界充滿愛》一課,就可以利用國際紅十字會對我國特大洪水援助,或北約轟炸南聯盟引起世界各國的公憤等材料。這比材料中的朝鮮戰場上羅盛教的事蹟和抗日戰爭時期白求恩的故事內容更貼近學生。選取學生聽得到、摸得到的例子,學生不會產生一種“虛幻”的感覺,有利於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真實性”。

由於思想品德課教材選的例子都是些“常識性”的例子,不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因此我們不妨舉一些身邊的例子。如《神州鉅變》可以用家鄉農村生活的改善、鄉鎮企業的騰飛、學校面貌變化,讓學習走一走、看一看、算一算,真真切切地去體會神州鉅變,這毫無疑問的比課文中數據要更有説服力。

信息時代的學生見多識廣,思維活躍,開放社會裏的各種社會現象,如腐敗問題,拜金主義,分配不公等問題盡收眼底。學生希望老師給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師講大話、空話、套話。如《做一個誠實的人》教學,在學生的頭腦中已存在“老實人吃虧”“説謊佔便宜”思想。我就抓住學生考試作弊的事件展開討論,暴露真實的思想,在辯駁分析中提高道德認識。

二、創造積極的課堂氣氛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是師生之間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課堂上不僅有知識技能方面的交流,還有情感一直方面的信息交流。國小生創新精神生長的土壤就是以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為基礎的課堂教學環境,只有當學生把你當成他的朋友,他才敢説敢議,才敢於把自己的見解感受毫無保留的`表達出來。

首先,教師的思想應開放,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充分信任學生,用心建立起一種平等、民主的開放式師生關係。在課堂上,要儘量從學生的角度,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如朋友談心一樣,真誠地學生進行交流。在平時的交談中,我常常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提出問題,敢於爭辯,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在這樣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和學生一起同困惑同歡樂,這樣學生的心理沒有壓抑感,從而無所顧慮地充分發表自己的創見,讓思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其次,在“解放”學生上動腦筋,把課桌排成“U”字型進行表演、練習;或者排成“T”字型進行正反辯論;還可以排成小組型便於小組討論交流。

除允許學生不舉手就發言,發言時站着,坐着均可外,還允許學生自主組合學習小組,鼓勵學生與老師進行“角色轉換”,培養他們敢於與同學甚至老師辯論的學習習慣。我們提倡“童言無忌”,提倡兒童“思維無禁區”,讓精神上處於一種自由、放鬆的狀態,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笑聲和爭議,學生樂於參與,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探究性學習是未來社會最為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也是實施素質教育最為有效的載體,同時它還是人本教育最為本質的體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思品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大任務。教師要改變原來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1、注重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特點,是學生民主和明智的選擇,是提高主體學習效率、增強學習密度、拓寬學生情感交流渠道、激活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形式。思品教學中合作活動的主體應當是學生之間的交流,而不是老師和個別學生的交流。因此,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當中去,小組合作學習的生生互動把學生由傳統班級教學中單純的旁觀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各自的小組中表演、討論、實踐。

如教學《節儉光榮》課上,學生互相交流,課前各自調查自己家庭一個月的主要消費情況,與父母討論各種消費的合理性,再分組調查同學零用錢的使用情況。最終得出結論:滿足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必需的消費是合理消費。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還在合作探究中深化了道德認識。

教學十一冊《做個小小發明家》時,我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生活中的不方便”的問題討論,從個人→小組→自由組合(幾個人)→再回到小組,討論出生活、學習、交通、通訊等諸方面的種種方法,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學習的慾望格外高漲,深刻領悟到“愛科學”的內涵。學生們主體積極參與,萌發了高度的熱情。他們有的提議要成立“小小發明家”協會,有的提出“讓我們每天都有一個“新發現”的要求……雖然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們的“異想天開”,使整個課堂成為學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場所,使課堂成了信息交流所。這樣的自主學習,這樣的小組合作,使學生的積極性及靈感得到充分的發揮,迸射出創造性的火花。

小組合作形式,使學生的主體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特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學生在有了更為真切的情感體驗,有利於道德認識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同時也培養了合作意識,增強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鼓勵質疑問難

思源於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創造。教師要在面向全體,重視每一個學生道德素質發展的同時,給學生以個性發展的空間和思維自由,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發現問題,大膽思考,提問不同的見解。

如教完第八冊《尊重民族的風俗習慣》一課後,我讓學生針對本課學習質疑問難。有的同學提出:“我們不知道那個民族的風俗習慣,怎麼辦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其他學生都為他出謀劃策了:“可以先查查資料,瞭解一下那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可以請一個導遊,讓他告訴你”;“不知者,不足為怪也!”……學生眾説紛紜,滔滔不絕,既深化了對本課的認識,又開啟了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一切創造性活動的基礎,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體現。

在學習過程當中,教師應儘量多的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較多的獨立探索獲取知識的機會。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決不包辦代替。同時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促進者,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還應給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必要的指導與適當的點撥。

四、着眼激勵發展性評價

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獲得反饋信息,促進兒童發展。“因此,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課標》)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對每一位學生都應傾注愛心,既要容納學生對的,又要包容學生錯的,這樣可誘發學生的積極性。根據思品課的學習評價,即“對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各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具體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學習結果。”在考核時,要把《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考核與思想品德學習考核結合起來。把對學生的認知能力考核與行為能力的考核相結合;重在平時性考核,形式可採用教師評、自評、小組互評與家長、社會參與評價等方式相結合,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整體素質為目的。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掌握有括號的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二、教學重點:掌握有括號的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難點:弄清有括號的運算順序。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準備題:

19 ×(935-875÷ 25) [51÷(120 -103)+24]×64

1、先讓學生説一説運算順序。

2、讓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B、導入新課:

有括號的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有括號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 相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括號的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C、講授新課:

例 3 :4.38 ÷ (36.94 + 34.3×0.2)

提問:1、在有括號的算式裏要先算什麼?

2、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3、學生獨立完成 。校對。

4.38 ÷ (36.94 + 34.3×0.2)

= 4.38 ÷(36.94 + 6.86)

= 4.38 ÷ 43.8

= 0.1

例 4 : [(5.84 - 3.9 ) ÷0.4 + 0.15] ×0.92

提問:1、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2、獨立完成。校對。

3、做錯的説一説錯的原因。

[(5.84 - 3.9 ) ÷0.4 + 0.15] ×0.92

= [1.94 ÷0.4 + 0.15] ×0.92

= [4.85 + 0.15] ×0.92

= 5 ×0.92

= 4.6

D、鞏固練習:

1.8×(1.4 - 0.26 ÷2) [7.6 - 5 ×(0.3 + 0.9)]÷10

1、先説一説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2、抽兩名學生板演。

E、課堂小結:

在既有中括號,又小括號應該先算什麼,再什麼?

F、佈置作業:

P - 52 第一題、第二題和第三題。

課堂作業本

練習 十一

一、教學目標:1、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掌握方程的解法。

3、學會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二、教學重點:掌握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難點:學會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三、教學準備:卡片和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口算訓練:

6 + 4.4 = 0.01×80 = 7.4-0.9 = 6.3÷0.63 =

2.3×5 = 0.4×0.5 = 0.2÷0.04 = 5÷0.02=

18.6-6 = 5.4 + 6 = 9-1.35= 0.3×0.05 =

1、以小組開火車形式看口算報得數。

2、錯的説一説錯的原因。

B、比較訓練:

8 -0.8 ÷5 + 0.24 ×9

8 -(0.8 ÷5 + 0.24) ×9

[8 -(0.8 ÷5 + 0.24)] ×9

1、説一説每題的計算順序。

2、括號有什麼作用?

3、抽三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幫助學困生。

4、校對,錯的説出錯在哪一步?

C、求未知數:

7.2 + X = 15.4 X - 0.8 = 3.6

1、抽兩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2、説一説每題求X的依據什麼?

D、應用題:

P - 53 第五題:

1、説一説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先讓學生分析數量關係。兩人相互討論。

3、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4、 42 ÷1.5 表示什麼? 42 + 42 ÷1.5 表示什麼?

E、佈置作業:

P - 53 第三題。

《課堂作業本》

練習 十一 (二)

一、教學目標:1、運用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學會分析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二、教學重點: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難點:學會分析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簡便運算:

0.27 ×99 + 0.27 0.25×1.25×40×8

(0.25 + 2.5 + 25)×0.4 8.4 + 7.66 + 2.34 +1.6

1、抽四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2、説一説錯的原因。

B、四則混合計算:

8.4 -8.4×1.5÷18

(1 - 0.99)×(38.6- 8.6)

[0.05 ×(83 + 117)]÷(9.6-5.6)

1、先説一説每題的運算順序。

2、抽三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3、校對,錯的訂正。

C、文字題:

2.5 乘以 6.6與1.4的和,積是多少?

1、求什麼?積是哪兩個數相乘?

2、所以我們要先求什麼?

3、列式計算。

D、應用題講解:

P - 55 第十二題:

1、要求平均每天的營業收入四月份比三月份多多少元?我們 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2、四月份每天怎麼求?三月份每天怎麼求?

3、四月份為什麼要除以30,而三月份要除以31呢?

E、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練習了哪些內容?哪些方面還掌握的不夠呢?

F、拓展題:

先讓學生討論完成。

G、佈置作業:

《課堂作業本》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9~21頁的例1、例2及練習四中的題目。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筆算過程,掌握筆算方法。

2、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談話。

師:每年的植樹節全國許多部門與單位都組織植樹活動。比如,去年植樹節洛陽市植樹約有1538萬棵。誰能説説植樹有什麼好處?

生:抵禦風沙、綠化、提供新鮮氧氣

2、引出實際問題。

(1)呈現植樹畫面(教科書第19頁主題圖)。

師:這是我們學校今年植樹的情景,你看到些什麼?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2)解決問題。

① 對學生提出的用加、減法計算的.問題,請學生隨時解決。

② 對學生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請學生説出算式,並説一説為什麼用除法計算。

二、探究筆算方法

1、探索解決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方法。

(1)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2)小組內交流。每位學生介紹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3)全班交流。為學生創造交流展示探索成果的機會。

請小組推薦代表,介紹本組解決問題的方法。

2、師生交流筆算過程。

(1)談話。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問題。有的用口算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過分小棒,知道了結果;還有一些同學用除法豎式解決了這個問題。今天我們重點研究筆算除法。(板書課題:筆算除法。)

(2)再現422的筆算過程。

3、試一試。

放手讓學生解決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問題。

(1)師:我們已經解決了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問題,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該怎樣解決呢?再請同學們用豎式計算出結果。(告訴學生: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寫出豎式。)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之後,全班交流。

(3)在學生彙報交流的基礎上,呈現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實踐與應用

1、幫小兔拔蘿蔔(課件出示)。

先請學生完成計算,在小組內相互檢查。

然後,課件顯示拔蘿蔔的收穫,使學生體嘗成功的快樂。

2、幫小動物檢查對錯。

師:我們班小朋友真棒!不但自己學會了用豎式計算除法,還幫助小動物解決了問題,檢查出了錯誤。通過這些活動,你想提醒大家在筆算除法時應注意些什麼呢?

3、設計活動(練習四第3題)。

(1)請學生欣賞廣場上花卉圖案(出示廣場一角畫面),接着引出佈置學校的情景。

師:你看到了什麼?你能提出什麼問題?一起解決提出的問題。

(2)自主設計圖案,並解決問題。

(可以獨立解決,也可以2~3人結合。)

完成設計後,全班交流。

4、猜數謎。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你有什麼收穫?有什麼體會?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教學計劃

新學期伊始,為了使教育教學工作創出新業績,也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執教能力有新的起色,特制訂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強化素質教育,堅持平等教育,着重激發學生潛能,紮實開展教學研究,力爭教育教學成績有新的起色。

二、學情分析:西師版國小六年級數學教案

本班現在19名學生,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學生基本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氛圍較濃,但學生基礎較差,學得比較死,因此,本學期擬就此進行教學研究,力爭出佳績。

三、教材分析:

1、本冊內容主要包括:

A、分數乘法、倒數和分數混合運算;

B、圓和圖形的變換與確定,會用工具畫圓;掌握圓周長和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和麪積;

C、比和按比例分配;位置;

E、負數五大部分。

2、本冊教學目標:

A、使學生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分數乘除法的計算(對計算簡單的能夠口算);

B、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徵;

C、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並正確地應用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

D能正確地判斷事件的可能性。

E。瞭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

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

四、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合作探究分數乘法、分數倒數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分數乘法、以及分數混合運算;會解決有關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2)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圓,會用圓規畫圓,瞭解圓的基本特徵;知道扇形;在操作中探索圓的'周長、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與圓的周長、面積有關的實際問題。

(3)在實際情景中理解比及比例分配的意義,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能利用方格紙等方式按一定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瞭解比例尺,在具體情境中,會按給出的比例進行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換算。

(4)能根據物體相對於觀測點的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會求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解決分數乘、除法,按比例分配,圓周長與面積相關的實際問題的過程,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採用多種方式分析問題中藴涵的數量關係,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與結果,並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一定説服力的

説明。

(2)經歷探索圓的特徵、圓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探索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過程,初步形成空間觀念。

(3)能感覺解決分數乘法、分數除法、按比例分配、圓的周長與面積等問題的需要,圓的周長與面積等問題,集有關的信息,在觀察、猜想、試驗、驗證等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能力。(4)能獨立思考,體會數學的基本性質。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願意瞭解社會生活中與分數、圓、比等相關的信息,主動參與探求這些知識的活動。

(2)能在教師和同伴的鼓勵與引導下,積極克服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對自己探索出的結果正確與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能夠學好數學。

(3)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推斷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正確性。

(4)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樂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能發現學校過程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四、教學重點

分數乘法、分數倒數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分數

乘法、以及分數混合運算;通過觀察、計算圓的周長、理解比及比例分配的意義,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五、教學難點

分數乘法、分數倒數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分數乘法、以及分數混合運算;通過觀察、計算圓的周長。。

六、教學關鍵

分數乘法、分數倒數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分數乘法、以及分數混合運算;通過觀察、計算圓的周長。。

七。教改措施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作到課堂上能深入淺出進行教學,特別照顧到後進生。

2、平時的練習要有針對性,對於後進生和優秀的學生要分別出一些適合他們的練習。

3、加強操作、直觀的教學,例如教學圓和軸對稱圖形時,就要利用操作、直觀教學,以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4、增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加強能力的培養。主要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斷、推理能力;遷

課時劃分

(一)分數乘法,倒數,混合運算1.分數乘法:6課時2.分數除法:7課時

3.分數混合運算和應用題:4課時

(二)圓(共10課時)1.圓的認識:2課時

2.圓的周長和麪積:5課時:3課時

圓和圖形的變換與確定位置:6課時

(三)比和按比例分配:10課時

(四)位置:6課時

(五)可能性:4課時

八、教改設想

1、認真備課,鑽研教材,作到課堂上能深入淺出進行教學,特別照顧到後進生。

2、平時的練習要有針對性,對於後進生和優秀的學生要分別出一些適合他們的練習。

3、加強操作、直觀的教學,例如教學圓和軸對稱圖形時,就要利用操作、直觀教學,以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

4、增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加強能力的培養。主要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斷、推理能力;遷移能力。

八、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增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加強能力的培養。主要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通過運用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在活動中增強參與、合作意識。

2、滲透熱愛父母、熱愛家庭的思想教育。

教學資源:多媒體課件一個、每生一張統計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出示生日蛋糕。

同學們,這是什麼?知道老師帶這個蛋糕來幹什麼嗎?今天我們來過一個集體生日,怎麼樣?

2、學生齊唱生日快樂歌。

3、過渡:照理,唱完生日歌就該吃蛋糕了,可今天這蛋糕暫時還不能切,老師遇到了一些與生日有關的問題,這些問題被設置為一、二、三、四個難關,如果同學們能協助老師順利闖過這四關,我們再來高高興興地分蛋糕吃,怎麼樣?

二、闖關活動。

第一關:猜一猜。

1、有幾位小朋友聽説我們在過集體生日,也趕來湊熱鬧,讓我們來了解他們的生日各是幾月幾日?

2、課件出示第22頁四幅圖及聲音。

3、你知道他們的生日各是幾月幾日嗎?先獨立想一想,再與小組裏的同學交流一下。

4、反饋:結合學生的'回答複習大月、小月、季度、閏年等知識。

5、你能模仿剛才的幾位同學,把自己的生日編成一道題讓其他同學也來猜猜你的生日嗎?

6、指名交流,猜一猜。

7、小結:第一關順利通過。

第二關:問一問。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知道了班中有些同學的生日在一月份,有些同學的生日在三月份……那麼,到底幾個同學的生日在一月份,幾個同學的生日在三月份呢?我們不知道,下面我們就通過問一問來統計一下我們班同學的生日分佈情況,請各組組長組織組內的同學依次報生日,填好統計表。

2、各組活動。

3、交流彙總,師完成彙總後的統計表。

4、你能根據統計表中的彙總數據完成第23頁的條形統計圖嗎?

5、反饋評議。

6、你能根據條形統計圖反映出的我們班同學的生日,提出哪些問題呢?小組內交流後全班交流。

7、小結:順利闖過第二關。

第三關:算一算。

1、根據條形統計圖反映出的數據算出每個季度出生的人數各是多少,並填入下表。

季 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人 數

2、反饋校對,要求學生説説是怎樣算的,再次明確季度的含義。

3、小結:順利闖過第三關。

第四關:小小設計師。

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在年曆上圈出來,並説説準備怎樣為爸爸媽媽過生日。

三、在《生日快樂》的音樂聲中吃蛋糕。

教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