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時尚女性範>職場>職場經驗>

拉低你工作水平的5大判斷陷阱

職場經驗 閲讀(3.37W)

01判斷陷阱一:高估個別例證

拉低你工作水平的5大判斷陷阱

上週,一位跟人創業了七個月的95後小姑娘準備暫時告別創業回去原公司工作。

要退出的理由,一二三條小姑娘都想得很清楚了,但跟老闆聊過後就又猶豫了,因為她提出的理由被老闆逐一駁回了,最關鍵的是她覺得老闆講得好有道理。

比如,她其中一條理由是,自創業以來每月只領1800元薪資,但就這1800元工資也已經三個月沒發放,已經影響到個人生存了。

就這條理由老闆給了一個很好的回覆,他以前工作的公司有一個老員工2年沒拿工資,現在是公司高管,從一個基層員工做到了全能。

她聽後就很動搖了:別人成為高管兩年沒領工資,我才三個月,再堅持堅持弄不好就……

到這兒,這位95後小姑娘已經成功掉入“高估個別例證”的判斷陷阱了。

高估個別例證主要是由倖存者偏差引起的。

倖存者偏差是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它的意思是説,當我們取得信息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因為死人不會説話),此信息可能會與實際情況大不相同。

舉個通俗的例子來理解下。

某動物醫院驚奇地發現,從9層及其以上樓層墜落的貓咪的死亡率僅為5%,從不足9層的樓層墜落的貓咪的死亡率為10%。

於是這個醫院的醫生推斷,這是因為從較高樓層墜樓的貓咪能夠將身體展開,形成一種降落傘效應,從而導致死亡率更低。

事實果真如此嗎?

恰恰相反,因為從高樓層墜落後的貓咪大多都立即死亡了,貓主人自然也就不會送醫了。

95後小姑娘老闆舉的2年沒領工資的員工例子,就類似於從高層墜落的貓咪,他是能熬到公司活下來的倖存者,但更多員工沒領工資的公司基本都倒閉了,只不過他們的故事太正常了,沒人講而已。

那如何破解倖存者偏差呢?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死人”説話。不要只看“倖存者”的數據,而是要用全數據來比較。

比如,只要瞭解下2年沒發工資的創業公司有多少活下來了(樂觀估計不足0.1%),這位95後小姑娘就知道應該如何判斷了。

02判斷陷阱二:只信自己信的

我有個比我早一年創業的朋友,他在招人時有個很特別的原則:堅決不招海南籍的男生。

為什麼會有這個奇葩原則呢?

原來他曾經去過海口和三亞好幾次,每次都從別人的口中和自己的觀察中得出一個結論:海南男人很懶。

他跟我舉例説,他在海口打車基本遇到的都是女司機,其中一名女司機還跟他抱怨説:自己不僅要早起開車,中午還要趕回去洗衣做飯,而她老公則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吃完飯就是出去喝下午茶聊天,晚上再熬夜吃宵夜吹牛。

不僅是她老公,很多海口男人都這樣。這位女司機給他補充道。

後來,他到三亞旅遊,發現某工地上很多都是女性,再一打聽又得知,三亞這兒基本都是女人在工地上幹活。

從此他就堅信海南男人很懶的這個結論了。

我勸他説,咱們不能帶有色眼鏡看人哇,你這樣做會錯失人才的。

於是,他就試着招了一名海南籍的員工,結果不到一週就給人辭退了。

為此,他還不忘忙裏偷閒地過來跟我炫耀了下他的英明:“我説海南男人懶吧,你還硬勸我招,你看我招的這個小夥子,嘴上説能吃苦,但一不願意加班,二又嫌工作壓力大,一週都沒能幹下來。”

我朋友的這種現象就是我們在工作中容易落入的第二個判斷陷阱:只相信自己相信的。

“只信自己信的”判斷偏差主要是由信念固着和證實偏差兩個原因引起的。

①信念固着

人們一旦對某項事物建立了某種信念,尤其是為它建立了一個理論支持體系,那麼就很難打破人們的這一看法,即使是相反的證據與信息出現時他們也往往視而不見。

②證實偏差

人們只願看到支持自己觀點的信息的傾向。

信念固着與證實偏差一結合,你就會發現工作和生活中處處都會證實你的某個判斷。

你可千萬不能小瞧了信念固着與證實偏差結合的威力,所有的宗教(無論是三大宗教還是各種邪教)都是建立在這倆基礎上的。

像我朋友,他哪怕以後再招海南籍男員工,還是會覺得他們懶。

因為他已經建立了“海南男人都懶”的信念,他的眼中只看得到他們“懶”的行為,而對他們勤奮的行為則會選擇性地視而不見。

那如何破解信念執着和證實偏差呢?

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讓執着的人自己從信念相反的角度來做解釋。

03判斷陷阱三:信奉絕對真理

這幾年,經常會有拿不定主意的人來找我徵詢各種建議。

其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他們往往在跟我聊過之後再去問其他人的意見,然後得到相反的意見後,再回來問我怎麼辦。

比如,有位女生在諮詢我下一步工作如何選擇後,又去請教了下她閨蜜,結果被一通狂懟:你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嗎?幹嘛要去問別人?這些年白工作了嗎?

於是,她將這通自己被懟的聊天記錄發給了我。

其意不言自明:我是該聽你的?還是該聽她的呢?

這就是我們在工作中容易落入的第三個判斷陷阱:信奉絕對真理。

人類迄今尚沒有找出宇宙的本質規律,我們目前比我們自己所知道的還無知。

正如施一公在「未來論壇」年會上發表的《生命科學認知的極限》的演講所説:

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看到的世界,僅僅是整個世界的5%。這和1000年前人類不知道有空氣,不知道有電場、磁場,不認識元素,以為天圓地方相比,我們的未知世界還要多得多,多到難以想像。

世界如此未知,人類如此愚昧,我們還有什麼物事必須難以釋懷?

所以,這個世上目前沒有絕對真理,所有的理論、方法、建議也好,都沒有絕對正確的,哪怕人為給它們冠上“第一性原理”也沒用。

回到上面那位女生的案例,其實我給的建議也好,還是她閨蜜建議的“遵從自己的內心,遵從自己的想法”也好,都是基於一定的前提和假設做出的,假如離開了這些前提和假設就全都沒有意義了。

所以,你在運用某個理論方法,或者採納某條建議的時候,一定要找出這些理論方法以及別人建議背後的前提和假設才行。正如這位女生下面的做法一樣。

04判斷陷阱四:忽略多重原因

我們週一到週五下班前都會開一個30分鐘左右的簡短例會,檢查和討論各人手上任務的完成情況。

所有人的任務都是有挑戰的,因此在推進中出現差距幾乎是必然的,所以基本每次開會我們都要分析導致差距的原因,以及給出後續的改進對策。

這時一個有意思的事就發生了:有的同學在會上只會找出一個原因,然後給出一個後續要做的事就覺得可以了。

比如,我們某次工作坊的參加人數未達到目標人數,例會時負責這次工作坊的同學給了一個原因,説是外部渠道曝光不夠。

因此他給出的對策就是開通某平台的會員,因為該平台的運營人員跟他説開通會員才會給資源位。

其實,即使這個平台給資源位了,新增的報名人數也不足以彌補人數差距;而且即使開通會員了,這個平台也不見得會給資源位,這不過是對方運營人員的一個營銷策略而已。

這位同學所犯的這個錯不是孤例,我們絕大多數人在工作中都會掉入這樣的判斷陷阱:忽略多重原因的影響,只尋找那顆所謂的“神奇子彈”——即他們感興趣的、造成差距的唯一原因。

比如,2015年APP還處在火爆期的時候,我曾見過一個小公司相當搞笑的經營決策。

當時這個公司的營收月月下滑,老闆認為是市場拓展手段太傳統(電話銷售)導致的,於是將寶全壓在一個APP的開發上,全公司上下都認為只要這個APP出來,客户就會自動上門了,他們也就再也不用靠低效的電話邀約來拓展客户了。

結果APP是出來了,但所有人也都傻眼了:怎麼讓客户知道和下載這個APP呢?這個推廣跟原先的電話邀約相比,難度可是一點都沒降低哇。

因此,具備原因多樣化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它提醒我們不要過於依賴單一的原因解釋;另一方面,雖然説某個原因只是造成差距的眾多原因之一,但並不能説這個原因就可以視而不見。

那怎麼將原因多樣化的觀念應用在具體工作中呢?

兩個方法:

①用框架組織出導致差距的原因,並要求符合MECE(不重不漏),這樣就能找出多樣化的原因。

②針對原因給出的每一個對策一定要預估出可能帶來的效果,並保證這些效果相加足以彌補差距。

05判斷陷阱五:硬找關聯關係

我特別喜歡下面的這個段子:

三個人坐電梯到十樓。一個人原地跑步,一個在做俯卧撐,一個用頭撞牆。他們都到了十樓,有媒體採訪他們,你們是如何到十樓的?

一個説,我是跑上來的。一個説,我是俯卧撐上來的。一個説,我是用頭撞牆上來的。

這個電梯,就是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而那三個人,則是各種宣講成功經驗的企業家。

這個段子非常形象地説明了什麼叫“硬找關聯關係”的判斷陷阱。

硬找關聯關係的判斷陷阱,主要是由模式傾向和錯覺相關引起的。

①模式傾向

我們生來傾向於以某種模式理解世界,所以哪怕是純隨機事件,也一定要找出規律。

②錯覺相關

當我們期待發現某種重要的聯繫時,我們很容易會將各種隨機事件聯繫起來,從而感覺到一種錯覺相關。

模式傾向加上錯覺相關,就給我們找各種偽規律大開了方便之門,而且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還堅信不疑。

硬找關聯關係的做法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工作當中,無論是事業有成的企業家,還是高學歷的大學教授,或者是普通基層職員,大家都在孜孜不倦地發現、提煉和分享各種不存在的偽規律。

那如何破解呢?方法有兩個:

①從心理上願意接受自己發現的“規律”被推翻

②從實踐上對新發現的“規律”加以驗證,而不是盲目採納或應用。

06小結

高估個別例證、只信自己信的、信奉絕對真理、忽略多重原因、硬找關聯關係,這五個判斷陷阱,一方面是由我們的生物特性引起的,比如模式傾向導致了我們一定要找一個關聯關係出來。

但更主要的是因為我們缺少必要的統計學、社會心理學基礎造成的。

比如,不管基礎概率的倖存者偏差,導致盲信個別例證;不清楚信念執着、證實偏差這些社會心理學概念,導致了自己的偏執和狹隘。

不過,如果你能掌握以下這幾個主要的思考與判斷方法,就可以輕易避開這些判斷陷阱,大大提高自己決策的質量。

①從心理上認可自己可能會犯錯,對自己的判斷多做逆向思考、多加以驗證。

②不要只看“倖存者”的數據,而是要用全數據來比較。

③一定要找出理論方法以及別人建議背後的前提和假設。

④多用框架思考,而不是零散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