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時尚女性範>旅遊>社會熱點>

關於民間故事有哪些:講述30個民間傳説故事

社會熱點 閲讀(2.09W)

你知道的關於民間故事有哪些?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中的重要門類之一,下面給大家講述30個精選流傳深遠的民間傳説故事,廣泛而又充滿幻想的敍事體故事。

30個民間傳説故事目錄:獵人海力布的故事、貪婪的女人的故事、四大民間故事(包含: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華佗發明麻沸散的故事、一幅壯錦的故事、老二行醫的故事、祖師魯班的故事、哪吒鬧海的故事、農民智鬥魔鬼的故事、兩個懶漢的故事、武夷山酒罈峯的傳説、機智木匠捉弄富人、除夕守歲的傳説故事、華佗學藝的故事、神醫扁鵲的故事、李時珍的傳説故事、吃年夜飯要關門的傳説、農夫的三個忠告、嫦娥奔月的故事、天師鍾馗的故事、吳剛伐桂的故事、穆王西遊的故事、李冰鎖龍的故事、項羽與虞姬的悽美愛情故事、田螺姑娘、戒指的故事、兵士智斗大臣、少爺喝墨水、阿詩瑪的故事、雞毛信的故事等。

關於民間故事有哪些:講述30個民間傳説故事

民間故事1:獵人海力布的故事

內蒙古自治區流傳着一個動人的民間故事。

從前有一個獵人,名叫海力布。他熱心幫助別人,每次打獵回來,總是把獵物分給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敬重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獵,忽然聽見天空中有喊救命的聲音。他抬頭一看,一隻老鷹抓着一條小白蛇正從頭上飛過。他急忙搭箭開弓,對準老鷹射去。老鷹受了傷,丟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對小白蛇説:“可憐的小東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説:“敬愛的獵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報答您。我是龍王的女兒,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會重重地酬謝您。我爸爸的寶庫裏有許多珍寶,您要什麼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歡,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裏的那顆寶石。嘴裏含着那顆寶石,能聽懂各種動物説的話。”海力布想,珍寶倒不在乎,能聽懂動物的話,對一個獵人來説,那太好了。他問小白蛇:“真有這樣一顆寶石嗎?”小白蛇説:“真的。但是動物説什麼話,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對別人説了,您就會變成一塊僵硬的石頭。”

海力布點點頭,跟着小白蛇到了龍宮。老龍王十分感激海力布,要重重地酬謝他。老龍王把他領進寶庫,讓他自己挑選珍寶,愛什麼就拿什麼。海力布什麼珍寶也不要,他對龍王説:“如果您真想給我一點兒東西作紀念,請把您含着的那顆寶石給我吧。”龍王低頭想了一會兒,就把嘴裏含的寶石吐出來,送給了海力布。

海力布臨走的時候,小白蛇跟了出來,再三叮囑他説:“敬愛的獵人,您要記住,動物説的什麼話,千萬不要對別人説。如果説了,就會馬上變成石頭,永遠不能復活了!”海力布謝過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這顆寶石,打獵方便極了。他把寶石含在嘴裏,就能聽懂野禽野獸(shòu)説的話。哪座山上有什麼動物,他全知道。從此以後,他每次打獵回來,分給大家的獵物更多了。

這樣過了幾年。有一天,海力布正在深山裏打獵,忽然聽見一羣鳥在商量着什麼。仔細一聽,那隻帶頭的鳥説:“咱們趕快飛到別處去吧!今天晚上,這裏的大山要崩(bēng)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沒,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聽到這個消息,大吃一驚。他急忙跑回來對大家説:“咱們趕快搬到別處去吧!這個地方不能住了!”大家聽了很奇怪,住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搬家呢?儘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誰也不相信。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淚説:“我可以發誓,我説的話千真萬確。相信我的話吧,趕快搬走!再晚就來不及了!”有個老人對海力布説:“海力布,你是我們的好鄰居,我們知道你從來不説謊話。可是今天你讓我們搬家,你總得説清楚呀。咱們在這山下住了好幾代啦,老老小小這麼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沒有用,不把為什麼要搬家説清楚,大家是不會相信的。再一遲延,災難就要奪去鄉親們的生命。要救鄉親們,只有犧牲自己。他想到這裏,就鎮定地對大家説:“今天晚上,這裏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沒大地。你們看,鳥都飛走了。”接着,他就把怎麼得到寶石,怎麼聽見一羣鳥商量避難,以及為什麼不能把聽來的消息告訴別人,都原原本本照實説了。海力布剛剛説完,就變成了一塊僵硬的石頭。

大家看見海力布變成了石頭,都非常後悔,非常悲痛。他們含着眼淚,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領着孩子,趕着牛羊,搬到很遠的地方。他們走在路上,忽然烏雲密佈,狂風怒號,接着下起了傾(qīng)盆大雨。半夜裏,聽見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大山崩塌了,地下湧出洪水,把他們住的村子淹沒了。

人們世世代代紀念海力布。據説現在還能找到那塊叫做“海力布”的石頭呢。

民間故事2:貪婪的女人的故事

有個人有兩個妻子,第一個有錢,第二個貧窮。她窮得連一根布條也沒有,只好用樹皮把孩子背在背上。她每天掃樹葉賣掉來維持生活。

有一大,她像往常一樣,揹着孩子到樹林裏去掃樹葉,她把孩子放到地上,自己走到林子深處去了。她走了不久,一隻猴子抱起小孩,爬到樹上,逗着他玩。女人迴轉來,不見了小孩,便放聲大哭。

這時猴子正抱着小孩,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鬧着玩。

小孩聽見母親的哭聲,他也哭了,女人抬頭一看,看見樹上的猴子抱着她的小孩。

女人便唱起一首歌,猴子聽見歌聲,便跳起舞來,慢慢從樹上下來,把孩子交給他母親。

猴子問這女人:“你怎麼落到這個地步?你是這樣一個美妙的歌手,可每天還到這裏來掃樹葉。”

女人回答説:“我太窮了,只能靠這個來餬口。”

這時猴子便説:

“沿着這條路走,你會看見左邊有條小路,再沿着小路走,不久就會看見一棵樹結滿了果子,一些果子會朝你喊叫:‘摘下我!摘下我!’你不要摘它們,而要去摘下那些不作聲的果子。”

女人按照猴子説的那樣做了。

她走到了那棵結滿果子的樹旁,一些果子請求:“摘下我吧,摘下我吧!”

但是她沒有摘它們,只摘下那些不作聲的果子。然後她回來,把一切講給猴子聽,並且把摘的果子給她看。

猴子吩咐她:“你回到家裏,關上門,把果子切開。”

女人回到家,把果子切開,果子裏面盡是金子和銀子。她把金子銀子分成三份:她自己、她丈夫、她丈夫的第一個老婆各人一份。

可那個女人嫌少了,並且説:“我自己知道怎樣去拿的。”

第二天,她也帶上孩子,走到叢林深處,扔掉揹帶,用根樹枝繫上孩子,像窮女人做的那樣。然後把孩子放到地上,自己便到處閒逛去了,開頭猴子不在,後來回來了,看見了孩子,覺得很奇怪,他心想:“難道這個女人是這樣的忘恩負義,或者是那樣貪得無厭?總之要弄清楚,她為什麼又來了。”

猴子抱起孩子,爬到樹上,逗着他玩。女人看見孩子不見了,就像前一個一樣唱起歌,猴子也像那次一樣跳着舞,來到地上。

隨後猴子把小孩交給女人,問她:

“昨天給你的東西你嫌少了嗎!”

有錢的女人不想承認昨天來的是另一個女人,便回答説:

“是的,太少了,我還想要多一些。”

於是猴子便像上次對那個女人講的那樣,叫她只拿那些不作聲的果子。

但是女人來到樹前,她想:“我才不呢,這猴子把我看成什麼人了!我沒有這樣笨!”

她就把那些喊“摘我,摘我”的果子摘下來,然後回來拿給猴子看,猴子叫她回去把果子切開。

女人照猴子説的做了。但果子切開以後,那裏面不是金子和銀子,而是各種各樣的爬蟲和猛獸,它們把女人一塊一塊撕碎吃掉了。

所以別人給你的東西,總是應該感到滿足。

民間故事3:四大民間故事

中國古代民間四大傳説故事:《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講給小朋友聽。

1、梁山伯與祝英台

從前有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的女兒祝英台不僅美麗大方,而且非常的聰明好學。但由於古時候女子不能進學堂讀書,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欄上,望着大街上身揹着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心裏羨慕極了!難道女子只能在家裏繡花嗎?為什麼我不能去上學?她突然反問自己:對啊!我為什麼就不能上學呢?

想到這兒,祝英台趕緊回到房間,鼓起勇氣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讀書。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樣子,一定不讓別人認出來,你們就答應我吧!”祝員外夫婦開始不同意,但經不住英台撒嬌哀求,只好答應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剛矇矇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裝,辭別父母,帶着書箱,興高采烈地出發去杭州了。

到了學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見了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同學,學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秀。她想:這麼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會學到很多東西,也一定會很開心的。而梁山伯也覺得與她很投緣,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於是,他們常常一起詩呀文呀談得情投意合,冷呀熱呀相互關心體貼,促膝並肩,兩小無猜。後來,兩人結拜為兄弟,更是時時刻刻,形影不離。

春去秋來,一晃三年過去了,學年期滿,該是打點行裝、拜別老師、返回家鄉的時候了。同窗共燭整三載,祝英台已經深深愛上了她的樑兄,而梁山伯雖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對她十分傾慕。他倆戀戀不捨地分了手,回到家後,都日夜思念着對方。幾個月後,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訪,結果令他又驚又喜。原來這時,他見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個清秀的小書生,而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大姑娘。再見的那一刻,他們都明白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後,梁山伯請人到祝家去求親。可祝員外哪會看得上這窮書生呢,他早已把女兒許配給了有錢人家的少爺馬公子。梁山伯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去了。

聽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與父母抗爭以反對包辦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變得異常鎮靜。她套上紅衣紅裙,走進了迎親的花轎。迎親的隊伍一路敲鑼打鼓,好不熱鬧!路過樑山伯的墳前時,忽然間飛沙走石,花轎不得不停了下來。只見祝英台走出轎來,脱去紅裝,一身素服,緩緩地走到墳前,跪下來放聲大哭,霎時間風雨飄搖,雷聲大作,“轟”的一聲,墳墓裂開了,祝英台似乎又見到了她的樑兄那温柔的面龐,她微笑着縱身跳了進去。接着又是一聲巨響,墳墓合上了。這時風消雲散,雨過天晴,各種野花在風中輕柔地搖曳,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飛出來,在陽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2、牛郎織女

牛郎只有一頭老牛、一張犁,他每天剛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後還要自己做飯洗衣,日子過得十分辛苦。誰料有一天,奇蹟發生了!牛郎幹完活回到家,一進家門,就看見屋子裏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還擺着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牛郎吃驚得瞪大了眼睛,心想:這是怎麼回事?神仙下凡了嗎?不管了,先吃飯吧。

此後,一連幾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這天,牛郎象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出了門,其實,他走了幾步就轉身回來了,沒進家門,而是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躲了起來,偷偷地觀察着。果然,沒過多久,來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進門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飯,甭提多勤勞了!牛郎實在忍不住了,站了出來道:“姑娘,請問你為什麼要來幫我做家務呢?”那姑娘吃了一驚,臉紅了,小聲説道:“我叫織女,看你日子過得辛苦,就來幫幫你。”牛郎聽得心花怒放,趕忙接着説:“那你就留下來吧,我們同甘共苦,一起用雙手建設幸福的生活!”織女紅着臉點了點頭,他們就此結為夫妻,男耕女織,生活得很美滿。

過了幾年,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過得開心極了。一天,突然間天空烏雲密佈,狂風大作,雷電交加,織女不見了,兩個孩子哭個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時,烏雲又突然全散了,天氣又變得風和日麗,織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臉上卻滿是愁雲。只見她輕輕地拉住牛郎,又把兩個孩子攬入懷中,説道:“其實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現在,天宮來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們自己多多保重!”説罷,淚如雨下,騰雲而去。

牛郎摟着兩個年幼的孩子,欲哭無淚,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讓妻子就這樣離我而去,我不能讓孩子就這樣失去母親,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織女找回來!這時,那頭老牛突然開口了:“別難過!你把我殺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編兩個籮筐裝着兩個孩子,就可以上天宮去找織女了。”牛郎説什麼也不願意這樣對待這個陪伴了自己數十年的夥伴,但拗不過它,又沒有別的辦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淚照它的話去做了。

到了天宮,王母娘娘不願認牛郎這個人間的外孫女婿,不讓織女出來見他,而是找來七個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樣的女子,對牛郎説:“你認吧,認對了就讓你們見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懷中兩個孩子卻歡蹦亂跳地奔向自己的媽媽,原來,母子之間的血親是什麼也無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沒辦法了,但她還是不甘心織女再回到人間,於是就下令把織女帶走。牛郎急了,牽着兩個孩子趕緊追上去。他們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來,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頭上的金簪一劃,在他們中間劃出了一道寬寬的銀河。從此,牛郎和織女只能站在銀河的兩端,遙遙相望。而到了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萬的喜鵲飛來,在銀河上架起一座長長的鵲橋,讓牛郎織女一家再次團聚。

3、白蛇傳

清明時分,西湖岸邊花紅柳綠,斷橋上面遊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麗畫面。突然,從西湖底悄悄升上來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怎麼回事?人怎麼會從水裏升出來呢?原來,她們是兩條修煉成了人形的蛇精,雖然如此,但她們並無害人之心,只因羨慕世間的多彩人生,才一個化名叫白素貞,一個化名叫小青,來到西湖邊遊玩。

偏偏老天爺忽然發起脾氣來,霎時間下起了傾盆大雨,白素貞和小青被淋得無處藏身,正發愁呢,突然只覺頭頂多了一把傘,轉身一看,只見一位温文爾雅、白淨秀氣的年輕書生撐着傘在為她們遮雨。白素貞和這小書生四目相交,都不約而同地紅了紅臉,相互產生了愛慕之情。小青看在眼裏,忙説:“多謝!請問客官尊姓大名。”那小書生道:“我叫許仙,就住在這斷橋邊。”白素貞和小青也趕忙作了自我介紹。從此,他們三人常常見面,白素貞和許仙的感情越來越好,過了不久,他們就結為夫妻,並開了一間“保和堂”藥店,小日子過得可美了!

由於“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難病症,而且給窮人看病配藥還分文不收,所以藥店的生意越來越紅火,遠近來找白素貞治病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將白素貞親切地稱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興隆、許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卻惹惱了一個人,誰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為人們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燒香求菩薩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興不起來了。這天,他又來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給人治病,不禁心內妒火中燒,再定睛一瞧,哎呀!原來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條白蛇變的!

法海雖有點小法術,但他的心術卻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後,他就整日想拆散許仙白娘子夫婦、搞垮“保和堂”。於是,他偷偷把許仙叫到寺中,對他説:“你娘子是蛇精變的,你快點和她分手吧,不然,她會吃掉你的!”許仙一聽,非常氣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對我的情意比海還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會害我,何況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離棄她呢!法海見許仙不上他的當,惱羞成怒,便把許仙關在了寺裏。

“保和堂”裏,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許仙回來。一天、兩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終於打聽到原來許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給“留”住了,白娘子趕緊帶着小青來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請法海放回許仙。法海見了白娘子,一陣冷笑,説道:“大膽妖蛇,我勸你還是快點離開人間,否則別怪我不客氣了!”白娘子見法海拒不放人,無奈,只得拔下頭上的金釵,迎風一搖,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過去。法海眼見水漫金山寺,連忙脱下袈裟,變成一道長堤,攔在寺門外。大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大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再大,也漫不過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實在鬥不過法海,後來,法海使出欺詐的手法,將白娘子收進金缽,壓在了雷峯塔下,把許仙和白娘子這對恩愛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離金山寺後,數十載深山練功,最終打敗了法海,將他逼進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從此,她和許仙以及他們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離了。

4、孟姜女哭長城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裏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範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為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範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而範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徵得了父母的同意後,就準備結為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綵,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後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説,用鐵鏈一鎖,硬把範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裏乾着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麼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於,憑着頑強的毅力,憑着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牆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範喜良嗎?”民工説:“有這麼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説:“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範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於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為他已經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民間故事4:華佗發明麻沸散的故事

華佗是我國東漢時期的名醫,他最早發明了麻醉藥,當時的藥名叫麻沸散。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你爭我奪,戰爭連續不斷,經常打仗;再加天災人禍,軍隊和老百姓受傷得病的很多。這一帶當時屬譙郡(今亳縣),歸曹操管轄,打仗多在長江兩岸,這裏是後方,因而傷病員大都運到這裏。華佗是有名的外科醫生,當然都要請他去治療。

華佗是惜貧憐苦、有求必應的人,不管是兵是民,只要找到他,他都給醫治。經他治好的病傷員,有鋸腿的,有截手的,有剖腹的,有縫補的,啥樣的傷病都有。可是,那時沒有麻醉藥,每當進行剖腹、截肢等大的手術時,病傷員忍受不了手術的痛苦,有的暈厥了,有的痙攣了,呼爹喊孃的慘狀真使人目不忍睹啊!

華佗看了也很心疼,咋辦呢?為了治他們的病,為了救他們的命,只有咬着牙、含着淚為他們精心治療。傷病員看到華佗那種不怕髒、不怕累,認真為人治病的精神,無不感動地流下淚來。

華佗為了減輕傷病員的痛苦,想了許多辦法,做了不少試驗,總是收不到預期的效果,一次一次地失敗了。但華佗並不灰心,在治療中繼續摸索和試驗,他定要悟出個減輕病者痛苦的辦法來。

有一次,華佗為一個患爛腸的病人剖腹開刀,由於病情嚴重,腸道壞死太多,前後忙了幾個時辰,才把手術做好,病人得救了。手術做好後,華倫卻累得筋疲力盡。為了解除疲勞,他便叫老婆打了一斤酒,炒了兩個菜,自斟自飲地喝了起來。誰知,華倫因勞累過度又加上空腹多飲了幾杯,一下子喝了個大醉,弄得人事不知。他老婆可嚇壞了!她知道華佗是個謹慎的人,從來沒有喝醉過,今天為什麼突然喝醉了呢?莫非他是得了什麼急症?!她當時很害怕,就用扎銀針的辦法進行搶救。人中穴、百會穴、足三裏都紮了,可是華佗仍沒有什麼反應,好像失去了知覺似的。他老婆看了更是着急,隨手摸摸脈搏,按按心窩,跳動的還都正常,這才放了心,知道他是真的喝醉了。

過了兩個時辰,華佗醒了過來。他老婆就把剛才他醉後給他扎針的經過講了一遍,華佗聽了甚為驚奇!為什麼給我扎針我不知道呢?難道説,喝醉酒能使人麻醉失去知覺嗎?

第二天,華佗就對他老婆説:“今天我再喝醉酒試驗一下,你再給我扎針,看看我有沒有感覺?”試驗結果,開始扎針時還是沒知覺,後來肌肉打哆嗦,最後才知道有點痛了。就這樣,又反覆地試驗多次,得出結論,酒也有麻醉人的作用。華佗後來給人動手術時,就叫病人先喝些酒來減輕痛苦。可是由於手術時間長,刀口大,流血多,光用酒來麻醉還是不能解決問題。

有一次,華佗到鄉下行醫,碰到一個奇怪的病症:病者牙關緊閉,瞪着眼,口吐白沫,睡在地上不動彈。華佗上前看看神態,按按脈搏,摸摸額頭體温,一切正常;又問問病者過去有過什麼疾病?病者家裏的人説:“他身體非常健壯,什麼疾病都沒有,就是今天他誤吃了幾朵臭麻子花(又名洋金花),才得了這種病症的。”

華佗從病者家人的介紹中,得到了一些線索,他説道:“快找些臭麻子花拿來我看!”

病者的家人就連忙把一棵連花帶果的臭麻子花送到華佗面前,華佗接過臭麻子花聞了聞,看了看,又摘朵花放在嘴裏嚐了嚐,頓時覺得頭暈目眩,滿嘴發麻:“啊,好大的毒性呀!”

華佗摸清了病人得病的原因,就對症下藥,用清涼解毒的辦法把病者救了過來。華佗臨走時什麼也沒要,就要了一捆連花帶果的臭麻子花。

華佗把臭麻子花背到家,高興地對老婆子説:“這回我找到能麻醉人的藥物了。”

他老婆一看説:“嘿,我還以為你得了什麼寶貝呢,原來是臭麻子花!有什麼稀罕,這東西我孃家莊前屋後到處都是。”

華佗説:“那好呀,你趕快到你孃家去,儘快地再多收一些臭麻子花來,讓我配製麻醉藥。”

他老婆聽了把嘴一撇説:“你今個試驗,明個配製,也不知你哪一天能把麻醉藥配製好!”

華佗聽了笑笑説:“‘世上無難事,就怕有心人。’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要把麻醉藥配製出來。”

從那天起,華佗開始對臭麻子花進行試驗,他先嚐葉,後嘗花,然後再把果根嚼。試驗結果,臭麻子果的效力最好。華倫又到處走訪了好多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性的藥物,經過多次不同配方泡製,終於把麻醉藥試製成功了!最後他又把麻醉藥和熱酒配製,麻醉效果更好。因此,華佗就給它起個名字——麻沸散。

華佗製成麻沸散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各地,“有了麻沸散,治病如神仙”,這話可一點也不假。華佗自從製成麻沸散以後,不論是開刀,還是剖腹,他先讓病人喝麻沸散,失去知覺後,再開刀動手術,這樣病人就減少了痛苦。手術動好後,在刀口上敷些金瘡膏,病人的傷口就癒合得快多了。真是妙手回春呀!直到現在,這一帶的人們都很懷念華佗,都説他是神醫。只可惜,華佗沒有把他的麻沸散配方流傳下來。

民間故事5:一幅壯錦的故事

從前,在大山腳下住着一位老媽媽和她的三個兒子。老媽媽織得一手好壯錦,靠賣壯錦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有一天,老媽媽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麗的畫,那畫上有田園、房屋、花園、池塘和成羣的雞鴨牛羊。老媽媽滿心喜歡,就買下了這幅畫。她決心把畫上那美麗的村莊織成一幅壯錦。

老媽媽不分畫夜地織錦,松油燈把眼睛都薰壞了。眼淚淌到了錦上,老媽媽就在上面織成小河和池塘。鮮血滴在了錦上,老媽媽就在上面織成太陽。一連織了三年,美麗的壯錦終於織成了。老媽媽真高興啊!

忽然,一陣大風把壯錦捲上了天空,向東方飛去,一轉眼就不見了。

老媽媽着急地對大兒子説:“快去東方尋找壯錦,那是我的命根啊!”

大兒子出發了。走了一個月,來到一個大山口,那裏有一座石頭房子,門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旁邊有一匹石馬。

老奶奶説:“是東方太陽山的仙女把你媽媽的壯錦借去作樣子了。你要去找,先要打落兩顆牙齒,放在石馬嘴裏,等石馬吃到第十顆楊梅果時,你就跨到它的背上,然後要經過烈焰熊熊的發火山和漂浮着冰塊的大海,才能到達太陽山。如果不能堅持,就會喪命。我勸你還是不要去了,給你一盒金子,回家去吧。”

大兒子害怕了,拿了金子,跑到大城市享樂去了。

老媽媽病倒在牀上,不見大兒子回來,又讓二兒子去尋找。二兒子也是個貪心怕死的人,他拿了老奶奶的金子,也到大城市享樂去了。

老媽媽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三兒子決心去把壯錦找回來。

三兒子來到大山口,見到了老奶奶。他照老奶奶的話打落了兩顆牙齒,然後跨上馬。他咬緊牙關,忍着疼痛,翻過了烈焰熊熊的發火山,渡過了漂浮着冰塊的大海。終於到達了大海對面的太陽山。

三兒子看見仙女們正在織錦,媽媽的那幅壯錦就擺在中央。三兒子説明了來意,仙女們答應織完後馬上還給他。

三兒子收好壯錦,馬上往回趕。他沒有想到,一位紅衣仙女因為喜歡壯錦中的美景,把自己的像也織到了壯錦上。

三兒子回到家裏,媽媽已經奄奄一息了。他趕緊拿出壯錦,那耀眼的光彩把媽媽的眼睛都照亮了。

一陣香風吹來,老媽媽住的茅草屋不見了,只見眼前是漂亮的房子、美麗的田園,和壯錦上織的一模一樣。

花園裏有個紅衣姑娘正在看花,原來她就是那個紅衣仙女。

三兒子和美麗的仙女結了婚,從此和媽媽一起過着幸福的生活。

大兒子和二兒子用完了老奶奶給的金子,變成了兩個叫花子。他們沒臉去見媽媽和弟弟,只得到處去乞討。

民間故事6:老二行醫的故事

從前,有這麼兄弟二人,老大是個醫生,老二隻會種地。

哥哥一天到晚給人治病,回來總是喝得醉醺醺的。弟弟呢,終日粗茶淡飯,愛吃不吃。

老二覺得不公平,就對哥哥抱怨道:“你不用出力,卻淨吃香、喝辣的。我呢?天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累個半死,也混不上口好吃的。”

哥哥説:“你眼饞,下次再有人求醫,你去。”老二説:“去就去。”

第二天,果然有個人家的媳婦難產,來求醫生。哥哥也打怵扎古難產,就“鋼”他弟弟:“你去?”

弟弟一聲不吭,跟了來人就走。

老二到了病人家,看了產婦一眼,説道:“這個好治。”

病人的婆婆説:“快請先生開方。”

老二説:“你們去拿一面鑼來就行了。”

弟弟拿着鑼,悄悄來到那產婦的窗外,冷不防“噹噹”地敲起來。產婦受了驚,一抽搐。嬰兒竟生了下來。

主人家大喜,連忙燙酒炒菜,讓老二吃了個酒醉飯飽。

再説老大在家中,心想老二去了也是白搭,人家過一會兒肯定還得回來另請他。

誰知等到日落西山,只見兄弟騎在馬上,由人家送了回來,而且喝得紅光滿面,心中又驚又納悶兒,連忙問弟弟是怎麼看的病。老二從頭到尾説了一遍。

老大不明白:“敲幾聲鑼能治了難產?”

老二洋洋得意地説:“你想想,連大人聽到熱鬧都想往外跑,何況是小孩!”

民間故事7:祖師魯班的故事

魯班,姓公輸,名般,魯國人,由於“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因此人們常稱他為魯班。魯班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前507),約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前444)左右。

傳説,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很大的任務——建築一座大宮殿。這需要很多的木料,但是工程限期很緊。魯班的徒弟們每天都上山砍伐木材,但是因為當時還沒有鋸子,只有用斧子砍,效率實在是太低了,而且徒弟們每天累得精疲力竭,可是木料還是遠遠不夠,耽誤了工程的進度。

在那個年代,完成不了奴隸主的任務是要受重罰的,魯班心裏非常着急,就親自上山察看。上山的時候,他偶爾拉了一把長在山上的一種野草,一下子手就被劃破了。

魯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為什麼這樣鋒利?於是,他把草折下來細心觀察,發現草的兩邊都長有許多小細齒,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既然小草的齒可以劃破我的手,那帶有很多小齒的鐵條應該可以鋸斷大樹吧。

於是,依照他的想法,再加上金屬工匠的幫助,魯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鋸——一條帶有許多小齒的鐵條。他用這個簡陋的鋸去鋸樹,果然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這為後代的木匠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現在,木匠彈墨線用的小鈎又被稱為“班母”,刨木料時頂住木頭的卡口又叫做“班妻”,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魯班的母親和妻子也都從事生產勞動,並對魯班 有很大的幫助。據説“班母”的由來是這樣的:魯班正在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線的時候,原來是由他母親拉住墨線的另一頭的。後來經過多次實驗,母子倆想了一個 辦法,他們在墨線頭上拴了一個小鈎。這樣,放線的時候,小鈎就能鈎住木料的一端,如此就代替了用手拉線,從此,魯班不再要母親的幫助,一個人就可以操作 了。後世的木工為了紀念魯班的母親,便把這個小鈎取名為“班母”,也用來紀念這個創造。至於“班妻”,説的是魯班刨木料時,起初總是要由他的妻子來扶着木 料,他才能刨木條。後來,魯班改用了卡口,並把它釘在一塊很大的墊木上,用來頂住要刨的木條。這樣,這個卡口就被人們稱為“班妻”。

魯班一年到頭,都在外面四處奔波,給別人幹活。這一天,他忙了一上午,坐下來休息。旁邊,有一家人正準備做麪條,可是卻沒有面粉了。

他們拿來一些麥子,放在石臼裏,用沉重的石杵去搗。搗麥的人累得滿頭大汗,才搗碎了很少一點兒。因為麥粒是橢圓形的,用勁小了,砸不碎;勁大了,又把麥粒砸跑了。可是在當時,人們都是用的這種辦法,根本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魯班於是決心改革它,為人們解決困難。

又一天,魯班來到另一個地方幹活,恰巧看到一個老太太正在搗麥子。老太太年歲大了,舉不起石杵了。她扶着石杵,在石臼裏研磨着麥粒。

魯班不一會兒,魯班走過去一看,見石臼裏的麥粒有不少已經磨成了粉。魯班從這裏得到了啟發。

回到家裏後,魯班叫他的妻子云氏找來兩塊石料。他把石料鑿成兩個大圓盤,又在每個圓盤的一面鑿出一道道的槽。其中的一個圓盤,他還安上了一個木把。鄰居 們都很奇怪,不知道魯班做的是什麼?大家都圍過來看。只見魯班把兩個圓盤摞在一起,鑿槽的兩面相合,有木把的放在上面,中心還裝了個軸。他在圓盤中間放上 麥粒,然後轉動上面的石盤,麥粒很快就磨成了麪粉。大家都高興得很,都稱讚魯班真是為人們立了大功啊!這就是兩千多年來,在我國廣大農村曾經普遍使用過的 石磨。

魯班不僅是一個能為人民製造出各種生活用具的能工巧匠,而且是一個傑出的機械發明家。

當時,魯班生活的年代,正值諸侯爭霸,戰爭連年不斷。那時,每個城市都修有很高很厚的城牆。守城的將士們關上城門,站在城牆上守衞着。而攻城者呢,手中的武器不過是弓箭、長矛之類,很難將城攻下。常常是把城圍了幾個月,還是乾着急,攻不下來。

魯國國王命令魯班製造攻城的器械。魯班想來想去,想起了自己蓋房子時用過的短梯。踏着短梯,能登上房頂,要是造一個長梯,不就可以爬上高高的城牆了嗎? 如果在梯子上還能射箭,不就可以打退守城的人了嗎?於是,魯班造出了“雲梯”這種雲梯能在平地上架起來,夠上高高的城牆,上面還可以站人射箭。現代消防器 材中的雲梯,就是從這個雲梯發展演變而來的。

還有一個有趣的關於魯班造木鳶和木仙人的故事。

話説魯班成婚後不 久,就被涼州(今武威)的一位高僧請去修造佛塔,兩年後才完工。他人雖在涼州,但對家中父母卻放心不下,更想念新婚的妻子。他天天想,怎樣既不誤造塔又能 回家呢?他在天空飛旋的禽鳥的啟發下,造出了一隻精巧的木鳶,安上機關,騎上一試,果然能夠飛行很遠。於是,每天收工吃過晚飯後,魯班就乘上木鳶,在機關 上擊打三下,不一會兒就能飛回敦煌的家中。妻子看到他回來,自然十分高興,但怕驚動父母,他們就悄悄地沒有告訴父母。第二天大清早,魯班就又乘上木鳶飛回 涼州。這樣,過不了多長時間,妻子便懷孕了。

魯班的父母早睡晚起,根本不知兒子回家的事。他們見兒媳有孕了,還以為她行為不軌。婆婆一再查問,媳婦這才將丈夫乘木鳶每晚回家的事情説了,誰知,二老聽了不信,晚上要親自看個究竟。

掌燈時分,魯班果然騎着木鳶回到了家中。這才解除他們父母的疑慮。老父親高興地説:“兒呀,你明天就別去涼州工地了,在家歇上一天,讓我騎上木鳶,去開 開眼界吧。”第二天清早,老父親騎上木鳶,兒子把怎樣使用機關作了交待,他告訴父親:“要是隻飛到近處看看,就將機關木楔少擊幾下;要是飛到遠處去,就多 擊幾下。早去早回,別擔誤了我明天的工期。”

老父親將魯班的話記下後,就騎着木鳶上了天,心想飛到遠處玩一趟吧。就把木楔擊了十多 下,只聽耳邊呼呼的風響,嚇得他趕緊閉上了眼睛,就抱緊木鳶任憑飛翔。等到木鳶落地後,他睜開眼睛一看,自己已經飛到了吳地。吳地的人見天上落下一個怪 物,上面騎着一個白鬍子老頭,還以為是什麼妖怪,就圍了上去,不由分説,一陣亂棒就把老頭打死了,還把木鳶砍壞了。

魯班在家等了好多 天,不見父親返回。他怕父親出事,就又趕做了一隻木鳶,飛到各處去尋找。他找到吳地以後,一打聽,才知父親已經身亡了。他氣憤不過,回到肅州之後,就雕了 一個木頭仙人,讓他手指東南方。這個木仙人神通廣大,手指吳地,吳地就大旱無雨,這樣,吳地當年顆粒無收。

三年以後,吳地百姓從西來 的商人口中得知,吳地之所以久旱無雨,原是魯班為父報仇使的法術。於是,便帶着厚禮來到肅州向魯班賠罪,並講了誤殺他父親的經過。魯班知道了真情後,對自 己進行報復的做法深感內疚,立即將這木仙人的手臂砍斷了。這樣,吳地沒幾天,就降下了一場大雨,解除了旱災。

這之後,魯班左思右想,認為造木鳶,使父亡;造木仙人,使天下大旱,百姓苦,這兩件都是自己乾的蠢事。便將這兩樣東西扔進火裏燒了。木鳶和木仙人便就此失傳了。

每年的六月十三日是魯班師傅的生日,木藝工人十分注重這個節日,他們都要在這一天奉上“師傅飯”,供一代先師魯班享用。

民間故事8:哪吒鬧海的故事

從前有一位大將軍,叫做李靖,他的夫人生孩子,生下來一個圓圓的肉球,在地上滾來滾去,李靖説:“這一定是個妖怪。”拿出寶劍來,朝着那肉球一劈,真怪,那肉球一裂開,從裏面跳出一個男娃娃來,胖胖的臉,可逗人喜歡了。

李靖看呆了,正不知道該怎麼好,一位神仙找他來了。這位神仙説:“恭喜,恭喜!我知道你生了個男娃娃。這娃娃很了不起,讓我收他當徒弟吧。”説着,拿出一個鐲子,一塊手帕,交給李靖,“這是我送給徒弟的禮物,這鐲子叫做乾坤圈,這手帕叫混天綾。”

這娃娃就是哪吒。七歲那年,一天天氣熱極了,他到大海里去洗澡,拿着混天綾在水裏一晃,就掀起大浪,大浪把東海龍王的水晶宮震得東搖西晃。龍王嚇了一大跳,就派了一個夜叉上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夜叉鑽出水面一看,原來是個娃娃在洗澡,舉起斧頭就砍。哪吒可機靈啦,連忙把身於一閃,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別看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還重,正好打中夜叉的腦袋,一下就把他打死了。

龍玉聽説夜又給打死了,氣得一個勁地吹鬍子,就叫他的兒子三太子帶上兵,去把哪吒捉來。他的兵是什麼呀,是蝦、魚、蚌、螃蟹,哩哩啦啦的一大串。

三太子衝出水面,對哪吒説:“打死我家夜叉的是你嗎?”

哪吒説。“是我,是我。我好好兒的在洗澡,你家夜叉話不問一句,就拿斧頭劈我,我用乾坤圈碰了他一下,他就死了。他那麼大的個兒,怎麼一點兒也挨不起打呀?”

三太子蠻不講理,舉起槍就刺,哪吒讓了他好幾次,可是三太子就是不放過他。哪吒急了,就把混天綾一扔,這混天綾馬上噴出一團團火焰,把三太子緊緊裹住,怎麼也逃不掉。哪呢又拿乾坤圈一打,把三太子也打死了,嚇得那些蝦兵蟹將連滾帶爬地鑽到水裏去。

三太子一死,就現出原形來了,原來是一條小龍。哪吒把他拖到岸上,心想:爸爸少一根腰帶,我把這小龍的龍筋抽出來,搓一根腰帶送給爸爸不好嗎?他就把小龍的龍筋一根根的抽了出來,帶回家去。

龍王聽説自己的兒子也被哪吒打死了,又是傷心,又是生氣,就變成一個讀書人的樣子,離開水晶宮,來找李靖了。龍王氣沖沖地對李靖説;“你生的好兒子,打死了我家夜叉,又打肥我的三太子!”

李靖説;“你弄錯了吧,我的兒子哪吒才七歲,能打死人嗎?”

龍王説:“你不信,就把他找來問一問。”

李靖找了前屋我後屋,又找到花園裏,哪兒也沒找着哪吒。原來哪吒躲在一間小屋子裏,在搓龍筋呢。李娟好容易才找到他:“你在這小屋子裏做什麼?”

哪旺説:“爸爸,我今天打死了一條小龍,抽了他的筋,正在給你搓腰帶呢。”

李靖這才知道哪吒真的闖了大禍。只好帶了他去見龍王。哪吒看見龍王就説:“老伯伯,請您別生氣。我不是故意打死你家三太子的。他用槍刺我,我讓了他好幾次,可是他還一個勁地追着打我。我沒法兒了,才還了手,不小心把他打死了。您瞧,這是從他身上抽下來的龍筋,還給您就是了。”

龍王看見兒子的龍筋,更加傷心了,就説:“我的兒子能讓你白白打死嗎?我要到天宮去告你的狀。”説完,就乘着雲彩上天宮去了。

民間故事9:農民智鬥魔鬼的故事

在遠古時候,當時還是奴隸制時期,有個在老爺家做工的農人,做事勤勞吃苦,因此,老爺非常喜歡他。

有一次老爺對他説:“你若能給我兩把銀子,或是能把泥沼地裏的魔鬼攆走,我就給你自由。”

農人心裏尋思:“要銀子難辦,可是攆走魔鬼倒能行。”

他去找鐵匠,求鐵匠替他拿鐵絲擰根短馬鞭。鐵匠替他做好了。他拿着這根馬鞭到湖邊去。到了那裏,用爛泥捏成小柱子。忽然魔鬼從水裏鑽出來問他:“人哪,你在這兒做什麼?”

農人回答:“哦,我打算在這兒造一座神廟,你瞧,柱子都做好了。”指指爛泥粘的柱子。

魔鬼對他説:“你決不會在這兒把神廟蓋成功的,我們要掐死你!”

話一説完,馬上鑽到湖底,報告魔王。

魔王對長鬼説:“去對那個打算在此地蓋神廟的農人説:要是他打得過你,我們就離開這個湖,如果你戰勝他,他就該離開此地。”

長鬼鑽出湖心,對農人説:“我們大王説了,咱倆較量較量,誰贏,這湖就屬於誰。”

可是農人説:“我有把握,你比不過我,你還不如和我爺爺去比武呢,他已經老得全身長滿青苔了,他正在林子裏躺着呢。”湖邊是一片樹林。長鬼居然相信他的話。他倆走進樹林,瞧見一隻熊在灌木下面躺着。農人對長鬼説:“我的爺爺躺在那兒呢,你去跟他較量一下,你要是能比過他的話,再來和我比武好了。”

魔鬼走到熊身旁,用爪子碰碰他:“喂,起來,咱倆來較量較量!”

大熊跳起來,抓住長鬼又抓又咬,魔鬼好不容易才掙脱。他跳進湖心,對魔王説:“糟啦!怎麼也打不過他呀——!我和他爺爺打了一架,他爺爺老得一身長滿青苔,可是我還打不過呢,——要是我跟他比武的話,他決不會饒我活命!”

這時,魔王就派另一個駝背鬼,去找那個農人比武。駝背鬼走出湖來,對他説:“這麼着吧,誰吹哨吹得響,湖就屬於誰。”“好吧!”農人説,“不過你先吹,你吹了我再來。”魔鬼一吹口哨,吹得樹葉籟籟落地。這時農人説:“喂,我要吹啦,不過你先用手絹把眼睛蒙上,要不然,我只要一吹,你的眼珠就怕要彈出來。”

駝背鬼用手絹把眼蒙上。農人舉起馬鞭對準他脖子一抽,抽得小鬼三滾兩滾滾進湖心,然後對魔王説:“簡直拿他沒法辦,我吹口哨的時候,他滿不在乎;可是他一吹,我的眼珠差點沒掉出來。”

魔王又派第三個鬼去,這是個胖得像只肥野豬的胖鬼,魔王還把自己五百斤重的鐵錘給他,對他説:“跟他比比:誰丟錘丟得高。”

胖鬼舉着鐵錘走到農人跟前,説:“我們大王説啦:看誰把鐵錘丟得高,誰就得到這座湖。”魔王把鐵錘交給胖鬼的時候,叮囑過他:“當心!別把鐵錘掉了,鐵錘一毀,咱們大家全完嘍。”

胖鬼把鐵錘朝天上丟去的時候正是清晨,可是直到傍晚它才落地。農人拿不動這個鐵錘,拿着柄舉不起來。他拿着鐵錘柄,兩眼直望天,胖鬼問他:“你朝天上看什麼呀?”農人説:“我等着雲彩飛來呢,我要把鐵錘丟上雲霄,讓你永生永世再也看不見它。”胖鬼一聽這話,趕快抱住鐵錘,一頭鑽入湖心,對魔王説:“他要把鐵錘丟上天去,我沒讓他丟。”

大王另外派了一個鬼去見農人,問他收不收租費,什麼都成,只要別攆走他們。小鬼走到農人身旁,對他説:“給你什麼東西,你才不攆走我們呢?這座湖呀,我們祖祖輩輩都在這裏安家落户的。”農人對他説:“我不多要你們的,給我滿滿一帽子白銀就成。”他指指自己的氈帽説。

魔鬼對他説:“現在就給你嗎?”“不,晚上替我送到烘谷房去。”

小鬼説:“哦,哦,好吧,我送去,只要你別來打攪我們就成啦!”

農人到家以後,在烘谷房裏挖了一個坑,坑口卻只有氈帽大,然後在帽子上開個洞,把帽子放在上面,遮住坑口。夜晚小鬼搬來一袋銀子。搬來之後,倒在帽子裏,一瞧,帽子裏還是空空的;後來又搬來三袋,可是帽子還裝不滿。小鬼不知道帽子底下還有個大坑,一直不斷地搬銀子,搬到帽子裏堆滿銀錢為止。老爺看到農人給他送來兩把白花花的銀子,高興得手舞足蹈。

機智的農人獲得自由,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民間故事10:兩個懶漢的故事

傳説在古埃及有一個懶人村,村裏的老老少少都特別懶,村裏最懶的人叫劉大毛,他有個姑父住在旁邊的勤勞村裏,有一日他決定去投奔姑父,姑父熱情地接待了他,可時間一長,姑父有點討厭他了。

因為這個人實在懶得什麼事也不肯幹,他姑父忍無可忍了,把他趕出了家門,臨走時,給他拿了三張大餅。

“上哪兒去呢?”

懶漢不知去哪兒才好,沒辦法,就把裝有三張大餅兒的包裹吊在脖子上,毫無目標、漫不經心地走着。

可是走着走着,肚子餓起來了。

“啊,肚子娥了,真想吃大餅啊,可是要取出來吃,可太麻煩了!”

真是一個少見的懶漢,他為此忍着飢餓。

“怎麼沒人來啊,要是有人來的話,就請他幫忙解開包裹。”

他邊走邊想着,這時,從對面走來了一個頭戴斗笠,張大嘴巴的男人。

“嘿嘿,莫非他餓慌了,才把嘴張得這麼大?”

他這麼想着,等他走過來。

“喂,能不能替我解下吊在脖子上的包裹啊?裏面還有三張大餅呢,讓一張給你怎麼樣?”

於是,那男人回答説:“你説什麼呀,我的老弟,我真愁斗笠的繩子鬆了,而系起來又是那樣的麻煩,所以才張開大嘴,好讓下巴去繃緊那繩帶啊!”

後來,兩個懶漢一個餓死了,另一個因為嘴張得太大累死了。

民間故事11:武夷山酒罈峯的傳説

很久以前,九曲溪畔有一位老農夫,他釀造的米酒醇美甘冽,只要酒罈一開,武夷山就三天三夜都飄逸着濃濃的酒香。種田的鄉親喝了老農夫釀造的米酒,幹三百六十五天活都不勞累;趕路的喝了老農夫釀造的米酒,走九千九百里都不覺得辛苦。

人們對老農夫,從心底裏喜歡,尊敬地稱他為“田父”。田父的名字,隨着他的酒香飄蕩,傳遍了四面八方。

那時節,下八洞的八仙,各顯神通過了東海,遊玩了不少名山大川。這一天,聞到武夷山的酒香,暗暗稱奇。鐵枴李忍不住垂涎欲滴,對同伴嚷道:“錯過這等好酒不喝,真枉為一世神仙,我老拐可要到武夷山走一遭了。”其它仙人一聽正合心意,於是,有的打扮成販茶商客,有的打扮成雲遊道士,一齊尋到九曲溪畔田父家裏來喝酒。

田父象往常一樣,舀出自己的美酒,熱情款待這些客人。八仙喝了田父的美酒,連聲稱好,讚不絕口。他們雖然嘗過仙家玉液,也嘗過人間佳釀,卻從來沒有喝過武夷山農家如此香濃味美的米酒,真是上品。

打這以後,八仙就不願到別的地方遊山玩水了。尤其是鐵枴李,自喝過田父的米酒以後,可算找到“親家”了,天天柱着枴杖,一瘸一瘸,到田父家買酒喝,喝完還要裝一葫帶走。日子久了,倒和田父交上了朋友。

那天,鐵枴李在田父家喝酒,三杯落肚,面泛紅光,晃着腦袋問田父:“你怎麼能釀造出如此奇妙的上等美酒呢?”

田父指着遠處的丹山回答:“這酒是武夷山下良田裏長出的稻米釀造的。”

鐵枴李點點頭:“還有呢?”

田父指着門前的碧水回答:“這酒是取九曲溪裏的甜美溪水釀造的。”

鐵枴李又點點頭:“還有呢?”

田父指着桌旁酒罈回答:“這酒是用遇林窯燒製的瓷壇釀造的。”

鐵枴李眼睛亮了,興奮地叫起來:“好啊!這三件都是武夷山的奇珍,難怪你能釀出這麼絕好的美酒!”他連連誇讚田父,高興地手舞足蹈,竟忘記了還要和其它七仙一道去赴瑤池的蟠桃宴會呢!

等七仙找到田父家中,拉走鐵枴李,趕到瑤池的時候,蟠桃宴會已經開始了。只見一排排桌面上,擺着老大老大的仙桃,一位位客人面前,斟滿了噴香噴香的仙酒。眾仙雲集,杯觥交錯,好一派熱鬧景象。那鐵枴李趕忙坐入席中,舉杯便喝,酒剛入口,卻“哇”一聲吐出來,筵席上的眾仙都看懵了。

王母見了覺得奇怪,便問八仙。鐵枴李是個直性子的人,搶先答道:“你這瑤池瓊釀算什麼酒,還不如武夷山田父家的米酒好喝!”

正在這時,從武夷山飄來一陣酒香,縈繞在瑤池之上,宴會上眾仙聞到,饞涎欲滴,那王母也禁不住直咂嘴巴,責備釀酒大仙,竟不如人間的一個農夫。釀酒大仙羞紅了臉,半天説不出話來。

鐵枴李眼睛眨眨,對王母説:他願與釀酒大仙一同去向田父買回一罈米酒,讓眾仙也嚐嚐人間佳釀,享享口福。王母這才轉怒為喜,吩咐二人快去快回。

二仙人飄然來到田父家中,鐵枴李一五一十説明來意。田父聽説仙人要喝凡酒,心裏也樂了。

田父説:“行,我送你一罈米酒就是了。”

二仙大喜,鐵枴李連聲稱謝,釀酒大仙抱起田父送的一罈美酒,辭別田父,急着趕回瑤池。

那鐵枴李腿腳不方便,又這樣來回奔波,累得夠嗆。半路上,他只好叫釀酒大仙把酒先送回去,自己慢慢地走,但他再三交代:“這酒好,你千萬要給我留幾碗!”釀酒大仙一口答應,抱着酒罈先走了。

王母見了武夷山田父的米酒,一嘗果然美極了,真是名不虛傳,非常高興,命釀酒大仙斟給席上的眾仙品嚐。釀酒大仙只顧給大家斟酒,忘記了鐵枴李的交代,等鐵枴李到了,酒罈裏的酒已經不多了。

鐵枴李回來,累得氣喘吁吁,早想喝上幾碗米酒解乏,一看他的酒碗空空的,再看釀酒大仙抱着酒罈給眾仙斟酒的樣子,知道壇裏沒剩多少酒了,頓時怒從心起,火冒三丈,舉起枴杖就打釀酒大仙。釀酒大仙慌忙躲閃,只聽“噹啷”一聲,人沒打到,倒打中了田父的酒罈。釀酒大仙抱不住,手一鬆,酒罈骨碌碌滾出瑤池,落到人間。

真是巧,那酒罈不偏不倚,竟落到武夷山五曲南岸的山中。只是被鐵枴李打裂了一道口子,剩下的米酒從裂縫涓涓流入九曲溪。

後來這隻酒罈化成了武夷山的一座奇峯,象根擎天柱,也象個石壇子,壯觀極了。人們便叫它天柱峯,知道它的來歷的人,都稱它為酒罈峯。

人們説,那酒罈裏剩下的米酒,至今還日夜向九曲溪流淌,那酒香便也飄逸不盡。因此,用九曲溪水造的佳釀,美味芬芳,大家給它取了一個很美的名字“武夷流香”。

民間故事12:機智木匠捉弄富人

木匠和一個富人門對門。富人經常欺負木匠。

一天,木匠為了報復,悄悄把富人家的大門砸壞了。富人沒看見是誰砸的,只好叫木匠來重新做一扇大門。木匠説:“做大門需要好木料。”富人拿出一堆木料,剛剛夠做一扇門。

富人整天在家裏算帳。

木匠進來問:“門做好了,還要做什麼?”富人以為還有剩餘的木料,説:“做一扇窗户”。

木匠把剛打好的門拆掉,做了一扇窗户,然後去問富人還要做什麼,富人以為還有剩餘的木料,説:“再做一個鍋蓋。”

木匠把窗户拆了,做了一個鍋蓋。又去問富人還要做什麼,富人説:“再做一個砂壺蓋。”

木匠把鍋蓋拆了,做了一個砂壺蓋。最後,富人問剩餘的木料還夠做什麼,木匠説:“可以做一個鼻煙蓋。”

他把砂壺蓋拆散,做了一個小小的鼻煙筒蓋。

一天,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木匠拿着鼻煙壺蓋對富人説:“木料全部用完了,我們是好鄰居,工錢我就不要了。”富人咧開大嘴笑着説:“我今後會考慮給你工錢的。你真是個好木匠,沒有浪費一點木料。現在,你把大門、窗户、鍋蓋、砂壺蓋、鼻煙蓋全部交給我的管家吧。”

木匠好象十分驚訝,“主人啊,你説什麼,我用那些木料做好了門,問你還要做什麼,你説做一扇窗户,但沒再給我木料,我只好把門拆了做窗户,然後又把窗户拆了做鍋蓋;把鍋蓋拆了做砂壺蓋;把砂壺蓋拆了做鼻煙蓋。瞧,鼻煙蓋在這裏。”

木匠説完,把小小的鼻煙蓋交給了富人。

民間故事13:除夕守歲的傳説故事

人們把每年農曆最後一天的夜晚叫除夕,“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

“除夕”合起來就是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

古人認為除夕這一天是一個人長一歲的界日(指虛歲),而這個晚上又是舊歲已過、新年到來的一夜。人們舉家歡慶,徹夜不眠,圍坐守歲,辭舊迎新,以求新的一年裏大吉大利,這一習俗即謂除夕“守歲”。

關於守歲,有一個遙遠的傳説:

傳説遠古時代有一個被稱為“祟”的小妖怪,它長着黑黑的身子,但手卻是雪白的。每年春節除夕夜,它都要到人間害人,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腦門。

凡是被“祟”的雪白小手摸過的小孩就會生病,莫名其妙地發高燒,整夜説胡話,等到十幾天高燒退去後,小孩就會變成痴呆瘋癲的傻子。

所以,每年到了除夕這一天,家長們都怕“祟”來傷害自己的孩子,就整夜亮着燈,陪孩子一起玩,不讓他們睡覺。這在當時叫做“守祟”。

後來,人們覺得説“祟”這個怪物有些晦氣,又因為“歲”與“祟”諧音,於是人們就慢慢改“守祟”為現在所説的“守歲”了。

如今,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個家庭的除夕之夜都有了新的內容,特別是春節電視文藝晚會(即“春晚”)的興起等,使除夕之夜過得更開心、更熱鬧。

民間故事14:華佗學藝的故事

現在,人們稱讚醫生的高超技術經常用“華佗再世”這個詞語,充分體現出華佗的醫術的高明,下面講述一個華佗學藝的故事。

華佗的師傅是個老郎中,這人脾氣古怪,與眾不同。那時候,各行各業師傅收徒弟,是把徒弟當奴僕使喚,洗衣煮飯,掃地倒尿,什麼累活髒活都做。這老郎中不是這樣,他在書房門口貼了一副對聯:

不倒尿,看水穿石悟訣竅

莫洗衣,見病如親學功夫

誰要是來學藝,就先到書房門口對聯下來“考”一下。

這天,華佗來投師,老郎中還是不改老規矩,把華佗帶到門口,讓華佗看了對聯,問道:“華佗,你記住嗎?”

華佗説:“記住了:不倒尿,看水穿石悟訣竅;莫洗衣,見病如親學功夫!”

“好。你懂這個意思嗎?”

“我不懂。我慢慢學吧!”

“好!”

老郎中高興了,因為好多年輕人來投師時,都説:“懂。”一懂就壞了,老郎中就不收了。因為講起來簡單,做起來複雜啊!於是,老郎中帶着華佗到後園,指指水檐下一塊青石説:“什麼時候,水滴石穿,你就學好了。”“嗯!”

第二天,老郎中開始門診了。一天下來,老郎中看了五個病人,全要華佗把病例記下來。記一個,老郎中問一下:“華佗,你怕麻煩嗎?”“不怕。”“華佗,你怕辛苦嗎?”“不怕。”吃了晚飯,老郎中把華佗叫到跟前,説:“華佗,你把今天五個病例,查對一下醫書,看看用藥有無差錯處。”

華佗在燈下,對着病例,翻着醫書,一行一行地看着。五個病例弄好,也差不多二更鼓盡。華佗伸個懶腰,打着呵欠,感到疲勞。於是脱衣上牀。剛好上牀,老郎中來了,他説:“華佗,我來給你講課。”華佗只得起來。講完課,老郎中説:“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你自己看吧!”於是,老郎中向外踱着,學着老夫子的腔調,哼着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用功時……”華佗聽着老郎中的詩,不覺舌頭一伸:“好嚴的老頭兒,這比洗衣倒尿難多啦!”又用心地看下去……

日復一日,月復一月。老郎中都這樣要求着,華佗勤奮學習,毫不鬆懈。

一年下來,華佗的病例已記了一千五百多個。這日,老郎中問道:“華佗,一千五百多個病例中,有多少黃疽病?”華佗説:“三十二個。”老郎中又問:“這三十二個用藥都相同嗎?”“沒有一個相同。”“為啥!”“根據老師教導,因為病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初患和復發等不同情況,因此用藥各不相同。”

華佗像背書一樣地回答,老郎中高興得直點頭。直到晚年,他才收了這麼一個稱意的徒弟。華佗的功夫過細、過深,使他佩服,老郎中戲謔地説:“看樣子,快水滴石穿快了!”華佗謙虛地説:“早咧!”

一天,一個產婦難產,去請老郎中和華佗。老郎中到了產婦家,沒費多大工夫,孩子就生下來了,可是落地沒有聲音。老郎中招呼華佗説:“這是羊水悶的……”華佗沒等老郎中説完,就彎下腰,用嘴吮吸着胎兒嘴裏的羊水,孩子“哇”的一聲哭了。產婦全家高興極了,熱情地款待了師徒倆。

師徒倆高高興興地回到家,走到檐下,老郎中指着青石説:“細水滴穿青石,全靠功夫深啊!”華佗點點頭!走到書房門口,老郎中指着那對聯説:“華佗,如今你領會了吧?”

華佗望着老郎中,懇求他説:“老師啊,我還是領會不深。”老郎中高興地説:“你的話對啊,學無止境嘛!當初我行醫時,就遵循兩條:一是多熟讀醫書,多臨症;二是對病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你如今兩條都已具備,就出師去闖吧!常言説得好,‘只有狀元的學生,沒有狀元的老師’,我相信你將來會大有作為的。”

華佗牢記老郎中的話,依依不捨地告別了師傅。果然,他後來行醫出了名,名氣比他的師傅還響,還大,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民間故事15:神醫扁鵲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名醫生名叫扁鵲,他醫術高明,妙手回春,被人們稱作“神醫”。

有一年,齊國的國王生了一種怪病,終日昏昏沉沉,矇頭大睡,叫也不醒。皇宮裏的御醫用了不少好藥,仍不見好轉,文武大臣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皇后和太子也愁得日夜啼哭。

大家都想不出好辦法時,有個太監説:“聽説扁鵲是個神醫,何不請他來看看,也許可以治好。”

皇后和太子立即派人把扁鵲請來。扁鵲看了看齊王,搭了搭脈,對皇后和太子説:“大王的病可以治好。不過,我治好了大王的病,大王會處死我的。”

皇后和太子連聲説:“哪有這個道理,你治好了大王的病,感謝還來不及呢,哪會處死你呢!”

扁鵲説:“既是這樣,隔幾天我再來。”

一天,天下大雨,扁鵲來給齊王看病。一路上,扁鵲既不坐轎,也不打傘,冒雨步行,弄得一身是泥水。

扁鵲走進皇宮,來到齊王寢宮,只見齊王仍然悶頭大睡,叫了幾次也沒叫醒。扁鵲既不脱鞋,也不脱衣,就爬到了齊王牀上,把齊王推過去翻過來地折騰開了。齊王睜開眼睛一看,見一個渾身泥水的人趴在牀上擺弄他,頓時怒火中燒,坐起來指着扁鵲破口大罵。外面的文武大臣聽了,連忙趕進寢宮,齊王見了,再望望濕淋淋的扁鵲,覺得有失威嚴,更加生氣,大喝道:“來人哪!快把這無禮野人拉出去斬首示眾!”皇后和太子上前前求情,齊王根本不聽。

武士把扁鵲推了出去,扁鵲對皇后和太子道:“大王今日發了此番大火,病已不治自愈,不必再服藥了。我犯了辱君之罪,大王要處死我,我早就想到了。不過,我有個請求,不要殺我的頭,把我罩在大鐘內悶死好了。”皇后和太子把扁鵲的要求回報了齊王,齊王同意了。

扁鵲被罩在鍾內,知道時間一長就要悶死,就用手在鍾邊挖泥土,掏露出一個通氣孔道,自己就端坐在鍾內靜氣養神。

三天以後,齊王的病徹底痊癒。他想起被他下令處死的扁鵲,心中十分後悔,便同皇后和太子一同來到鍾前,叫人把大鐘吊起來,只見扁鵲正端坐養神,面孔紅潤,平安無事。

齊王見了很是驚訝,皇后和太子問扁鵲為什麼要用那樣粗野沒禮貌的辦法給大王治病,扁鵲説:“大王之病,乃因操勞國事過度,把許多煩惱之事悶在心頭。積鬱成疾,名為‘鬱症’。這種病只有激發他生氣狂怒,把胸中積鬱發泄出來才會好。”

齊王和文武百官聽了點頭稱是,讚口不絕,大擺宴席,款待扁鵲,並且賞賜了他許多金銀財寶。

民間故事16:李時珍的傳説故事

傳説,李時珍剛開始行醫時,出過一次很大的差錯,還差點鬧出人命來。

有一天,有一個病人,高燒不出汗,頭痛得厲害,請李時珍去診斷。李時珍趕到他家,茶不喝,水不飲,就坐在病人牀沿上切脈看病。他診斷病人患的是傷風病,首先應該發汗,於是他就叫病人在藥抓回來之前先煎些生薑水喝,然後裹緊被子睡一覺,出出汗,病就會減輕。

李時珍開好處方準備走了,病人問他:“傷風病能不能吃魚?”李時珍一抬頭看見病人家裏掛着一條烏鱧魚,就笑着説:“用生薑煮烏鱧魚吃無妨,只要發了汗就行。”

李時珍辭別了傷風病人就到別處去診病,等他忙了半天回到家裏,剛坐在板凳上,病人的兒子就喘着粗氣趕來説,他老子吃了生薑煮的烏鱧魚後,眼眶子變大,臉色變白,舌頭打結,喘氣不勻。

李時珍一聽急了,心想:不好,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幸好這時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老先生挖藥回來,一聽説這件事,抓起幾樣草藥就和李時珍一起心急火燎地趕到了傷風病人家中。

李老先生也是個老中醫,他讓病人煎服了解毒的草藥,等病情好轉些再煎服治傷風病的草藥,只三天工夫,病人就能起牀幹活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李時珍問他父親。父親告訴他,生薑煮烏鱧魚能使人中毒。這件事對李時珍震動很大,他一連幾夜都沒睡好覺,傷風病人中毒的情景總是在他的頭腦裏打轉轉。他暗下決心,為了替天下人治病,弄懂所有中草藥的藥性,他一邊採藥行醫,一邊四處求拜名師。工夫不負苦心人,他後來終於成了“醫聖”,寫出了《本草綱目》。

直到現在,還有些地方不用生薑煮烏鱧魚吃。

民間故事17:吃年夜飯要關門的傳説

在我國江南一帶,每到吃年夜飯的時候,家家户户都要關起大門,不能大聲説話,不能敲擊碗筷。吃完年夜飯的碗筷收拾乾淨後,再打開大門。這叫做閉門生財,開門大吉。

相傳,這種做法是為了哄騙鐵枴李。

據説到了每年的最後一天,玉皇大帝都要了解民間的生活狀況,於是就派鐵枴李下凡查看民情。鐵枴李為八仙之一,是個跛腳叫化仙,因此便在人間吃年夜飯的時候,提着要飯的籃子跛着腳沿街到各處各家乞討。

討完飯後,鐵枴李把討來的東西帶給玉帝老爺子看,誰家窮。誰家富,一看就知道了。據此,玉帝老爺子就讓富人一年遭幾次災,不要太富;窮的則讓他發幾次財,不要太窮了。

這事兒慢慢傳到了人世間,一個精明的商人知道了這個情況後,很快就想到了應對辦法。到吃年夜飯的時候,這户人家把大門關的嚴嚴緊緊,家人誰也不許大聲説話。等鐵枴李來討飯時,打開門,桌上什麼也沒有。

鐵枴李一看,認為這户人家窮得連年夜飯都吃不起,於是就大發慈悲,悄悄在這户人家的門口放上幾個金元寶就走了。就這樣,這家人越來越有錢了。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別家也看到了他家發財的原因,便都紛紛跟着學起來。後來,鐵枴李見家家户户都關着門吃年夜飯,便知自己下凡探察之事已被人們覺察,就不再到人間來討飯察貧富了。

但是,關起大門吃年夜飯的習慣,卻據此流傳了下來並延續至今。

民間故事18:農夫的三個忠告

從前,在一個村莊里居住着一位體弱多病的老人和他的三個兒子。

老人在快死的時候把三個兒子叫到自己面前對他們説:“我親愛的孩子,我把它留給你們,但遺產並不能使你們發財致富。因此我要留給你們三個忠告,它們要比金錢、和財富更為珍貴。你們記住這些忠告一生都會富裕的。

下面就是我的忠告,你們可要記住。第一:不要首先向任何人彎腰,只能讓別人向你們彎腰。第二:吃任何食物都要加上蜜。第三:要永遠睡在羽絨褥子上。”

説完,老人便與世長辭了。可兒子們把父親的忠告忘得一乾二淨,過着放蕩不羈的生活——遊手好閒,吃喝玩樂,無所不為。頭一年就揮霍光了父親的金錢;第二年賣光了全部家畜;第三年家裏一切器物全部賣光了。他們沒吃沒喝了。

大哥説道:“除了遺產之外,父親不是還給我們留下三個忠告嗎?他説,靠這三個忠告,我們就可以生活得富足。”

小弟弟笑着説道:“我記得這些忠告,可又有什麼用處呢?父親説:‘首先不要向任何人彎腰,而要讓別人向你們彎腰。’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成為富人。可在周圍地區,現在沒有比我們更貧窮的人了。

他還説:‘吃任何食物都要加上蜜。’你聽,還加上蜜!我們現在連黑麥餅也吃不上,還談什麼蜜!

他又説:‘要永遠睡在羽絨褥子上。’睡在羽絨褥子上當然好!可我們家裏空空如洗,連一片破毛氈也沒剩下。‘”

大哥反覆思考了很久,然後説道:“小弟,當時我們沒有理解父親教誨的含意。原來,他的話裏充滿了智慧。他的意思是讓我們在天剛亮的時候就比別人先下地幹活,當別人下地幹活從我們旁邊經過時,他們定會首先向我們問候。我們勞動一整天后到家又累又餓,這時吃上一塊黑麥餅也比吃蜜還要甜。在這種情況下,躺在任何褥子上你都會感到舒服、愜意,因此就像睡在在羽絨褥子上一樣,十分香甜。”

第二天天剛亮,弟兄三人便下地了,他們到得比別人都早。晚來的人便首先向他們問候,預祝他們白天好,活幹得好。

弟兄三人幹了一整天活,連腰都沒直。晚上回到家裏,就着茶水吃黑麥餅,覺得比吃蜜還甜。吃飽喝足,他們便躺在地上睡着了,彷彿睡在羽絨褥子上一樣舒服。

他們每天都這樣幹着,秋後獲得了豐收,他們又富裕起來了,鄰里們又向他們投去尊敬的目光。

從那以後,他們一直牢記父親的三個忠告,過着富裕的生活。

你知道的關於民間故事有哪些?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中的重要門類之一,下面給大家講述30個精選流傳深遠的民間傳説故事,廣泛而又充滿幻想的敍事體故事。

30個民間傳説故事目錄:獵人海力布的故事、貪婪的女人的故事、四大民間故事(包含: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華佗發明麻沸散的故事、一幅壯錦的故事、老二行醫的故事、祖師魯班的故事、哪吒鬧海的故事、農民智鬥魔鬼的故事、兩個懶漢的故事、武夷山酒罈峯的傳説、機智木匠捉弄富人、除夕守歲的傳説故事、華佗學藝的故事、神醫扁鵲的故事、李時珍的傳説故事、吃年夜飯要關門的傳説、農夫的三個忠告、嫦娥奔月的故事、天師鍾馗的故事、吳剛伐桂的故事、穆王西遊的故事、李冰鎖龍的故事、項羽與虞姬的悽美愛情故事、田螺姑娘、戒指的故事、兵士智斗大臣、少爺喝墨水、阿詩瑪的故事、雞毛信的故事等。

關於民間故事有哪些:講述30個民間傳説故事 第2張

民間故事1:獵人海力布的故事

內蒙古自治區流傳着一個動人的民間故事。

從前有一個獵人,名叫海力布。他熱心幫助別人,每次打獵回來,總是把獵物分給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敬重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獵,忽然聽見天空中有喊救命的聲音。他抬頭一看,一隻老鷹抓着一條小白蛇正從頭上飛過。他急忙搭箭開弓,對準老鷹射去。老鷹受了傷,丟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對小白蛇説:“可憐的小東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説:“敬愛的獵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報答您。我是龍王的女兒,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會重重地酬謝您。我爸爸的寶庫裏有許多珍寶,您要什麼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歡,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裏的那顆寶石。嘴裏含着那顆寶石,能聽懂各種動物説的話。”海力布想,珍寶倒不在乎,能聽懂動物的話,對一個獵人來説,那太好了。他問小白蛇:“真有這樣一顆寶石嗎?”小白蛇説:“真的。但是動物説什麼話,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對別人説了,您就會變成一塊僵硬的石頭。”

海力布點點頭,跟着小白蛇到了龍宮。老龍王十分感激海力布,要重重地酬謝他。老龍王把他領進寶庫,讓他自己挑選珍寶,愛什麼就拿什麼。海力布什麼珍寶也不要,他對龍王説:“如果您真想給我一點兒東西作紀念,請把您含着的那顆寶石給我吧。”龍王低頭想了一會兒,就把嘴裏含的寶石吐出來,送給了海力布。

海力布臨走的時候,小白蛇跟了出來,再三叮囑他説:“敬愛的獵人,您要記住,動物説的什麼話,千萬不要對別人説。如果説了,就會馬上變成石頭,永遠不能復活了!”海力布謝過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這顆寶石,打獵方便極了。他把寶石含在嘴裏,就能聽懂野禽野獸(shòu)説的話。哪座山上有什麼動物,他全知道。從此以後,他每次打獵回來,分給大家的獵物更多了。

這樣過了幾年。有一天,海力布正在深山裏打獵,忽然聽見一羣鳥在商量着什麼。仔細一聽,那隻帶頭的鳥説:“咱們趕快飛到別處去吧!今天晚上,這裏的大山要崩(bēng)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沒,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聽到這個消息,大吃一驚。他急忙跑回來對大家説:“咱們趕快搬到別處去吧!這個地方不能住了!”大家聽了很奇怪,住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搬家呢?儘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誰也不相信。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淚説:“我可以發誓,我説的話千真萬確。相信我的話吧,趕快搬走!再晚就來不及了!”有個老人對海力布説:“海力布,你是我們的好鄰居,我們知道你從來不説謊話。可是今天你讓我們搬家,你總得説清楚呀。咱們在這山下住了好幾代啦,老老小小這麼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沒有用,不把為什麼要搬家説清楚,大家是不會相信的。再一遲延,災難就要奪去鄉親們的生命。要救鄉親們,只有犧牲自己。他想到這裏,就鎮定地對大家説:“今天晚上,這裏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沒大地。你們看,鳥都飛走了。”接着,他就把怎麼得到寶石,怎麼聽見一羣鳥商量避難,以及為什麼不能把聽來的消息告訴別人,都原原本本照實説了。海力布剛剛説完,就變成了一塊僵硬的石頭。

大家看見海力布變成了石頭,都非常後悔,非常悲痛。他們含着眼淚,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領着孩子,趕着牛羊,搬到很遠的地方。他們走在路上,忽然烏雲密佈,狂風怒號,接着下起了傾(qīng)盆大雨。半夜裏,聽見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大山崩塌了,地下湧出洪水,把他們住的村子淹沒了。

人們世世代代紀念海力布。據説現在還能找到那塊叫做“海力布”的石頭呢。

民間故事2:貪婪的女人的故事

有個人有兩個妻子,第一個有錢,第二個貧窮。她窮得連一根布條也沒有,只好用樹皮把孩子背在背上。她每天掃樹葉賣掉來維持生活。

有一大,她像往常一樣,揹着孩子到樹林裏去掃樹葉,她把孩子放到地上,自己走到林子深處去了。她走了不久,一隻猴子抱起小孩,爬到樹上,逗着他玩。女人迴轉來,不見了小孩,便放聲大哭。

這時猴子正抱着小孩,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鬧着玩。

小孩聽見母親的哭聲,他也哭了,女人抬頭一看,看見樹上的猴子抱着她的小孩。

女人便唱起一首歌,猴子聽見歌聲,便跳起舞來,慢慢從樹上下來,把孩子交給他母親。

猴子問這女人:“你怎麼落到這個地步?你是這樣一個美妙的歌手,可每天還到這裏來掃樹葉。”

女人回答説:“我太窮了,只能靠這個來餬口。”

這時猴子便説:

“沿着這條路走,你會看見左邊有條小路,再沿着小路走,不久就會看見一棵樹結滿了果子,一些果子會朝你喊叫:‘摘下我!摘下我!’你不要摘它們,而要去摘下那些不作聲的果子。”

女人按照猴子説的那樣做了。

她走到了那棵結滿果子的樹旁,一些果子請求:“摘下我吧,摘下我吧!”

但是她沒有摘它們,只摘下那些不作聲的果子。然後她回來,把一切講給猴子聽,並且把摘的果子給她看。

猴子吩咐她:“你回到家裏,關上門,把果子切開。”

女人回到家,把果子切開,果子裏面盡是金子和銀子。她把金子銀子分成三份:她自己、她丈夫、她丈夫的第一個老婆各人一份。

可那個女人嫌少了,並且説:“我自己知道怎樣去拿的。”

第二天,她也帶上孩子,走到叢林深處,扔掉揹帶,用根樹枝繫上孩子,像窮女人做的那樣。然後把孩子放到地上,自己便到處閒逛去了,開頭猴子不在,後來回來了,看見了孩子,覺得很奇怪,他心想:“難道這個女人是這樣的忘恩負義,或者是那樣貪得無厭?總之要弄清楚,她為什麼又來了。”

猴子抱起孩子,爬到樹上,逗着他玩。女人看見孩子不見了,就像前一個一樣唱起歌,猴子也像那次一樣跳着舞,來到地上。

隨後猴子把小孩交給女人,問她:

“昨天給你的東西你嫌少了嗎!”

有錢的女人不想承認昨天來的是另一個女人,便回答説:

“是的,太少了,我還想要多一些。”

於是猴子便像上次對那個女人講的那樣,叫她只拿那些不作聲的果子。

但是女人來到樹前,她想:“我才不呢,這猴子把我看成什麼人了!我沒有這樣笨!”

她就把那些喊“摘我,摘我”的果子摘下來,然後回來拿給猴子看,猴子叫她回去把果子切開。

女人照猴子説的做了。但果子切開以後,那裏面不是金子和銀子,而是各種各樣的爬蟲和猛獸,它們把女人一塊一塊撕碎吃掉了。

所以別人給你的東西,總是應該感到滿足。

民間故事19: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是月亮神,她的丈夫后羿是一位勇猛善戰的戰神,他的神弓和神箭百發百中。當時人間出現了許多猛禽野獸,殘害人民。天帝得知這一情況後就派后羿下凡去消滅這些害人的東西。

后羿奉天帝之命,攜同美麗的妻子嫦娥來到人間。因為后羿勇猛無比,所以他用不了多少功夫,就消滅了陸地上許多害人的動物。當任務就要完成時,無法預料的事情出現了:天空中同時出現了十個太陽!

后羿后羿看到太陽兄弟為非作歹,多次勸告都沒有效果,人民已經死傷無數,實在無法忍耐了,便彎起他的神弓,搭上神箭,向太陽射去,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最後一個太陽認罪討饒,后羿才息怒收弓。

后羿為人間除了大害,卻得罪了天帝,天帝因為他射殺自己九個兒子而大發雷霆,不許他們夫婦再回到天上來。

既然無法迴天,后羿便決定留在人間,為人民做更多的好事。可是他的妻子嫦娥卻日漸對充滿苦難的人間生活感到不滿,責怪后羿糊里糊塗地射殺了天帝的兒子們。

嫦娥后羿也沒有辦法,後來當他聽説崑崙山上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她那裏有神藥,吃了這種藥就可以昇天,於是他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爬上崑崙山,向西 王母討神藥,遺憾的是,西王母的神藥只夠一個人使用。后羿既捨不得拋下自己心愛的妻子自己一個人上天,也不願妻子一個人上天而把自己留在人間。所以他把神 藥帶回家後就悄悄藏了起來。

后羿討得神藥的祕密還是被嫦娥發現了,儘管她非常愛自己的丈夫,但還是禁不住天上極樂世界的誘惑。在八月 十五中秋節月亮最明的時候,趁后羿不在家,嫦娥偷偷吃下神藥,頓時覺得身體越來越輕,緩緩向天上飄去,最後來到了月亮上,住進了廣寒宮。正好后羿回來了, 他知道妻子離開自己獨自昇天去了,很傷心,但又絕對不能用神箭傷害她,只好跟她告別。

后羿現在是孤單一個人了,他繼續為人民做好事,並且教徒弟學習射箭。他的徒弟當中有一個叫逢蒙的人,進步很快,不久射箭的本領就非常高明瞭,但他覺得只要后羿存在,自己就不能算天下第一,所以有一次趁老師喝醉酒,從背後把后羿射死了。

再説嫦娥雖然到了月亮上,但這裏十分冷清,只有一個搗藥的小兔子和一位砍樹的吳剛,所以她整天悶悶不樂地呆在月宮裏,特別是每年八月十五月光最美好的時候,嫦娥就想起他們從前的幸福生活。

還有另一個關於嫦娥奔月的故事:話説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很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説,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

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粧枱的百寶匣裏,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去了,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就留了下來。

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眷戀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民間故事20:天師鍾馗的故事

唐朝開元盛世時期,國泰民安。在那時的終南山下,住着一個人稱“鍾學究”的秀才,鍾秀才雖然勤學苦讀,無奈仕途不順,到了五十多歲還未曾中得舉人,所 以也沒有什麼功名。但是他的妻子因夢見天上的魁星下凡,而生下一個兒子。鍾秀才極為疼愛兒子,並依照妻子的夢給兒子取名為鍾馗,這取名的寓意也很明顯,就 是把自己畢生的希望都寄託在兒子身上,期望他日後獨佔花魁,考中狀元,以實現自己一生的抱負。

鍾馗生下後不久,父母就先後謝世了,只留下他和年紀更小的妹妹媚兒相依為命。兄妹倆過着非常窮苦的日子。然而,鍾馗雖然很窮困,但是志氣很高,從小就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刻苦攻讀,學得了滿腹的文才和武略,一心想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幹一番大事業。

鍾馗嫁妹十年過去了,鍾馗已經長大成人了,秀才和舉人都輕而易舉地取得了,這年就可以進京參加進士殿試了。可是,鍾馗家貧如洗,沒有絲毫的盤纏,眼看就 快要耽誤考期了。這時正好得到一個好心人杜平的慷慨救助,杜平給了鍾馗二十兩銀子。鍾馗非常感激,拿了盤纏就立即趕考去了,決心不考取進士決不回家。由於 趕路太急,加上天氣暑熱,鍾馗不小心在途中染上了寒熱病。他不敢誤了考期,辜負杜平和妹妹對他的期望,就跌跌撞撞往前趕。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他來到一個 破廟裏過夜,夜深時被一羣野鬼碰上了。野鬼看到他氣宇不凡,文才武略,非常嫉恨,就圍着鍾馗一頓亂打,把鍾馗打得人不人鬼不鬼的,鍾馗自己卻一點沒覺察 到,只感到渾身劇烈的疼痛,但是他還硬是撐着來到了京城參加殿試。

鍾馗鍾馗鍾馗畢竟是天上的天魁星下凡,文章做得極好,終於名列榜首,得中狀元。但等到皇帝殿試完召見狀元時,看到鍾馗面目醜陋,猙獰難看,就不肯點他為狀元。大臣們努力進諫,極力為之爭取。鍾馗也向皇帝講述了途中的奇遇。然而,皇帝龍口已開,決不肯更改。

鍾馗是個性子很急的人,他看到皇上因為自己長得面目難看而不肯點為狀元,氣得連聲大叫:“屈死我了!屈死我了!”説完就一頭往旁邊的一口大銅鼎拼命撞去,一下就喪了性命。皇上見到如此剛烈的場面,心中有些後悔,如是下令把鍾馗厚葬了。

再説,鍾馗的冤魂帶着滿腔的怨氣,飄飄悠悠地來到了陰曹地府。他一進閻王的森羅殿就指着閻王的鼻子破口大罵:“你是陰間的青天,本應公正無私,為什麼縱 使惡鬼來毀我容貌,害我丟了功名,讓我沒有臉面見我那可憐的妹妹和救助我的杜平。人間的皇上不講情面,怎麼你也這樣昏庸!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世道啊!”

閻王還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只見鍾馗不容分説,在森羅殿上隨手操起一根金光閃閃的狼牙大棒,在森羅殿上亂舞起來。這可不得了,這狼牙大棒可不是一般的木 棒,這是森羅殿上的鎮殿的寶貝,是天上的玉皇授予閻王的,只要把它拿在手中,一切陰間的大鬼小鬼,包括閻王也都會不敢攏身。

鍾馗拿着這根鎮殿的神棒,在森羅殿上左揮右舞,到處追打大鬼小鬼。連閻王也被他嚇得急急退朝,躲藏了起來。後來,鍾馗看到殿上有一座大鐘,衝過去就轟隆隆地敲打起來。這一敲不要緊,這本是通天鍾,一敲就驚動了天上的玉帝。

玉帝忙問身邊的太白金星。太白金星掐指一算,便對玉帝説:“這是有人在森羅殿鬧事,這人本是天上的天魁星,現在在冥界叫冤。”於是又把鍾馗的事從頭到尾 説了一遍。玉帝轉念一想,當年孫猴子因為不服天庭管束,鬧得雞犬不寧,如今鍾馗又在鬧事,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好。便馬上將閻王召來,吩咐道:“這鐘 馗本是天上的天魁星下凡,因在人間遭受了很多的冤屈,才鬧到這步田地,也是情有可原的。你回去之後,照我的意思,封他為驅鬼將軍,專管人間的大小妖魔,這 裏有一把青鋒寶劍,你就代為轉交給他吧!”

閻王領了玉帝的旨意,急忙回到地府。把鍾馗叫到跟前,傳達了玉帝的旨意,並把寶劍交給了他,自己還送給他一個化鬼的葫蘆,作為他的隨身法寶。

就這樣,鍾馗便成了人間的專管驅鬼和捉鬼的神。但是,真正使他名聲顯赫還得歸功於他替唐明皇捉鬼和一代畫聖吳道子為他作畫這兩件事。話説天元年間,唐明 皇在驪山巡察完校武后回到宮中,一直悶悶不樂,一會兒就昏昏睡去了。睡下之後,唐明皇就夢見一個小鬼:一隻腳光着,另一隻腳穿着草鞋,腰上又還吊着一隻 鞋,同時還彆着一把破扇子。他看到這個鬼走到龍牀邊偷走了貴妃的香袋和自己的玉笛。明皇見此,大着膽子斥罵。小鬼卻笑嘻嘻地説:“我是名叫虛耗的小鬼,虛 就是説偷人家的財物來取樂,耗就是要使人減喜添憂,把人的好事變成壞事。”明皇見它説話如此無理,怒不可遏,正想叫武士前來捉拿這個小鬼。忽然,看見一巨 大的鬼,手持一把寶劍,腰間掛着一個葫蘆,蹬着黑靴,不費吹灰之力,一把抓住小鬼,就折成了兩段,並把小鬼塞進了腰間的一個葫蘆裏。明皇大驚失色,問他是 何人。那大鬼恭敬地説道:“我就是鍾馗,現已被封為人間的驅鬼神,因感激皇上的厚葬之恩,特來報答皇上的。”唐明皇聽了,感到很羞愧,就加封了鍾馗。

這樣,等到唐明皇醒來的時候,他的心情就全好了,並興致極高地召吳道子上殿,要吳道子依照他的夢境把鍾馗的像畫出來。吳道子身為畫聖,自然手筆不凡,一 會兒就如親歷了夢境一般,把鍾馗的像惟妙惟肖地畫了出來。明皇看着畫像,讚不絕口,並賞給他黃金一百兩。明皇還立即下旨,誥喻天下:往後,每到除夕之夜, 家家必須掛上驅鬼大神鍾馗的畫像。

從此以後,鍾馗名聲大震,成為了家喻户曉的驅鬼神。

民間故事21:吳剛伐桂的故事

吳剛又叫吳權,是西漢河西人。這是一個非常庸俗的人,整天無所事事,到處遊手好閒。但是,有時候,因為天天都吃喝玩樂,就也覺得十分無聊,閒得難受,所以又常常異想天開。

有一天,他從外面鬼混回來,忽然就把自己獨自關在一間屋子裏,茶飯不思,累了就順便倒在牀上呼呼大睡。家裏人也不知道他怎麼了,可是他又將房門從裏邊拴 了,進不去,就只好由着他。到第三天的時候,吳剛突然從房裏衝了出來,還揹着一個收拾好的包袱。他與妻子道別道:“我要尋師學道去了。”説完這樣簡簡單單 的一句話,便跨上馬背,揚長而去。

吳剛離家之後,他走訪了不少的名山大川,到處去尋求高士名僧。可是因為他生性懶散慣了,不願遵循太 多的禮數,結果每到一處,學不了三五天就又離開,另找他處。有的修道高僧乾脆就不肯收他為徒。這樣,吳剛在外面晃悠了三年,還是一事無成。接着,他又有些 懷念家裏的妻子了,於是不顧長途的跋涉回家了。

但是吳剛的妻子緣婦,在家裏苦苦等了這麼多年,見吳剛一個口信都從未捎回過家,覺到吳 剛是沒有什麼盼頭了,就和鄉里的伯陵好上了。兩個人結成夫婦,住在了一起,並且在吳剛外出學仙的時間裏,還生了三個兒子。一家五口美滿地生活在一起。這時 候吳剛回來,對這個家來説完全是多餘的了。

等到吳剛推開自家的門,他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馬上就感到無比的憤慨和深深的侮辱。三個孩 童在院子裏嘰嘰喳喳地玩耍遊戲。這是誰家的孩子呢?當他還在納悶,就一眼看到妻子正在屋檐下的織布機前織布。他剛要過去跟妻子打過招呼,忽然看到在不遠處 的葡萄架下,一個陌生的男人在劈柴,他仔細一瞧,原來是同鄉的伯陵。吳剛一切都明白了,他知道妻子在他走後,跟伯陵結了婚,還生了幾個孩子!

吳剛怒火沖天,一股無名的力量支撐着他,讓他不顧一切地奔到伯陵的身後,拿起一根碗口粗的大木棍,對着伯陵的後腦就是一陣猛打。直打到伯陵頭破血流,栽 到地上再也爬不起來為止。吳剛還不肯罷手,把他平時的地痞脾性全拿了出來,提起雙腳對着伯陵的頭部亂踢,邊踢邊罵。在一旁的妻子緣婦,嚇得驚呆了,早就停 下了手裏的織布機。可是她也覺得自己做了對不起丈夫的事,不敢上前去勸,又沒有去叫左鄰右舍,只是站在那裏一個勁地哆嗦。三個孩子,看到這樣一個蠻橫的 “乞丐”衝進家門就打自己的父親,立刻哇哇大哭起來。

孩子的哭驚動鄰里的鄉親,吳剛家裏一下就圍滿了人。可是,對於這事,各人褒貶不一,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大家議論紛紛。

亂轟轟的場面很快就吵到了已上天成仙的炎帝的耳朵裏,炎帝就再也按忍不住了。原來,伯陵是炎帝子孫。吳剛殺了他的子孫,炎帝當然要責罰吳剛。後來,當他 知道自己的子孫伯陵有不可輕恕的錯誤後,也就減輕了對吳剛的處罰。吳剛不是想成仙嗎?那就讓他到孤寂的月亮上去吧。於是炎帝就把吳剛趕到了寒冷、荒涼的月 宮。

月亮上果然很冷,吳剛一到上面就立刻感到寒意徹骨。在他的身邊有一棵高有五百丈的桂樹,樹幹大得一百個人也合抱不過來。樹上結滿了數不清的很小很小的花朵,花雖然小,可是異香撲鼻,特別濃郁。這桂樹是天上獨有的樹,地上的後來也有了桂樹,這是吳剛從天上偷到凡間來的。

吳剛還如醉如痴地嗅着這花香,忽地看到不遠處有一座宮殿,寫着“廣寒宮”三個字。宮殿建得很華麗,但是,寒氣逼人,好像這月亮上的寒氣都是從那裏迸放出 來的。宮殿裏還有一個異常美貌的嫦娥。吳剛正想走到近處看看嫦娥,不知一位什麼天神飛了過來——這是炎帝派來監管他的天神辛。辛對他説:“吳剛,我是炎帝 派來監督你的,給你一把斧子,你若是把這桂樹砍倒了,就能回到你的妻子身邊,要不然就永遠也回不去了。”説完就扔下一把斧吳剛伐桂子給他。

“這麼粗的樹幹,叫我怎麼砍得倒?”吳剛心裏只有埋怨,埋怨炎帝的不公。也就不理這位天神的話,他把斧子踢到一邊,就找個地方睡覺去了。

吳剛這一睡就睡了七天,等到他醒來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有用不完的力氣,渾身都是勁,就是無事可做。後來,他轉念想:我這樣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呢?這樹 雖然巨粗無比,但是隻要我每天砍一點點,還是有出頭之日的。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桂樹剛被砍開一個小口,立馬就又合上了。無論他怎能樣拼命地砍,樹幹都 能一下就回到原來的樣子。但是吳剛並沒有因此放棄,他把對炎帝的不滿全部發泄在這棵樹上,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無休無止地砍,砍下來的木屑都堆出了好 幾座山。

在地上的吳剛的妻子緣婦也深感負疚,就叫她的三個兒子:一個叫鼓、一個叫延、一個叫殳,等他們稍大的時候,就要他們到月亮上 面去陪伴吳剛。又有人説,大兒子鼓變成了蟾蜍,二兒子變成了兔子,還有一個不知道變成了什麼。又有的説,殳製作出了箭靶,鼓和延他們兩卻對樂具特別感興 趣,並自行研製成功了鍾、磬等樂器,而且還創作了樂章,時常在月宮裏演奏,所以有時候,當我們靜靜地在月下駐聽時,還能聽到仙樂飄飄。到了後來的唐明皇漫 遊月宮的廣寒宮,聽到他們的樂曲,就把它記了下來,當他回到了地上,就叫人又譜了出來,就成了歷史上很有名的《霓裳羽衣曲》的由來。

民間故事22:穆王西遊的故事

周穆王是西周的第五個君王,是昭王的兒子。據説周穆王是堯不孝的兒子丹朱神託夢而生的。丹朱本來就是一個放蕩不羈,四處遊樂的不孝之子,這樣即使只是他託夢而生的周穆王也是一個尚好神遊的君王,他最大的願望是幻想有一天能像黃帝一樣,騎神馬、駕雲車遊遍凡間仙界。

在西方一個極遠的國度,有一樣叫化人的方術之士。聽説周穆王非常喜歡神遊,於是就來到了神州西周。化人本事高超,道術非凡,他能從熊熊的大火中走來走去 而毫髮不傷;他能飄在天上,久久不掉下來;他有神奇的力量,能把一座宮殿搬到任意一個地方;他還能穿牆過壁,走得無影無蹤。

穆王呆呆 地看着化人施展各項本領,瞠目結舌。他把化人當作神明,待若上賓。可是化人卻把穆王給他的一切榮華富貴看作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根本就沒放在眼裏。有一次, 穆王又設盛宴招待化人。化人連筷子都沒有動一下,後來,他走到穆王的身邊,拉起穆王的手,一竄地就飛騰起來了,一直升到半空中。這時,化人指定了一朵飄來 的浮雲,又拉着穆五站到了雲層上,然後就朝西天飛去。他們來到一座宏偉的宮殿的面前停了下來。這座宮殿金光閃閃,華麗而又莊嚴,整座宮殿都是用璀璨的美玉 和絢麗的珍珠裝砌而成的,四射的光芒炫耀無比,直照得人的眼睛撲朔迷離。看到這樣的殿宇之後,穆王不覺自慚形穢。

穆王看着這閃閃的金光,一會就有些頭暈目眩了,他不敢久留,於是請求化人帶他回去。化人答應了他的要求,把穆王一推,穆王就摔下了雲端。

穆王從半空中跌落下來,即刻就醒過來了。他張開眼睛,原來自己仍然好好地坐在席間。化人也就在身旁,對着穆王微微點頭不語。穆見化人這樣,就悄聲問他:我剛才好像跟隨你到了某處,後來就從雲端掉下來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化人告訴穆王,我們剛才到了崑崙山的西王母殿外邊遊覽了一番,但是實際上你我的身體卻並沒有動,地上的時間也過得很慢,也就一個盹的工夫。

穆王聽了化人的話,更是遊興大發,就極力請求化人指引。化人被穆王纏得沒法,於是就説:“要想能夠像黃帝那樣暢遊神州,就要有極好的駿馬和善於駕車的能 人。現在你們神州國有個叫造父的能人,他能幫你實現這個夢想,你去找找他吧。”説完就不顧穆王的再三拘留,直接穿過對面的牆壁就不見了。

穆王下令,尋遍天下的駕車能者,最後,在夸父山下找到了造父。造父進獻給穆王八匹神馬。這八匹神馬合稱“八龍之駿”:一匹叫“絕地”,奔跑起來,蹄不沾 塵;一匹名“翻羽”,飛奔的速度超過天上的飛鳥;一匹名“奔霄”,一夜之間能奔走萬里之遠;一匹名“超影”,奔跑走來賽過太陽;一匹稱“逾輝”,毛色閃 亮;一匹曰“超光”,狂奔起來,竟會出現十個重疊的影子;一匹為“騰霧”,能乘雲駕霧而奔跑;一匹名“挾翼”,前腿的兩側長着翅膀,行走起來,就像飛起來 一樣。

穆王得到寶馬之後,就叫人不遠萬里到東海的海中之島龍川附近,採集一種叫“龍芻”的神草,專門用來飼養這些神馬。這種草,普天下只有龍川這個地方才有,普通的馬只要吃了這種草就能日行八百。這八匹神馬吃了這些草之後,就更是神力大增。

西王母穆王為自己神遊天下,還叫人特地為他造了一駕“龍輦”,由這八匹神馬拉着。於是穆王就叫造父趕車,自東向西暢遊神州。他先是渡過了黃河,沿太行山 北麓,直達陰山腳下;轉而又向西折行,經河西,登上祁連山;最後一直向西行到他曾夢遊到過的崑崙之顛的西王母宮殿。他在西王母的宮殿裏拜見了西王母,目睹 了她那高貴的尊容,絕世的美貌。穆王這次也是有備而來,他雙手捧着白圭玄璧進獻給西王母,並且還贈送了彩錦絲絛一千匹。西王母也盛情款待了周穆王,讓穆王 留連忘返。

穆王過了崑崙山繼續西遊。可是他的國家,因為他很久沒有回去,朝政疏漫,一些糊塗的官吏把國家搞得亂糟糟的。這時西周的一 個諸侯國徐國,在徐偃王的統治時期,施行仁政,結交睦鄰,漸漸地強大起來。後來,有一次,徐偃王外出打獵得到一把紅色的弓和一束紅色的箭,他認為這是上天 賜給他的祥瑞,於是就起了取周而代的野心。穆王聽到徐偃王反亂的消息,他召集所有的軍隊,親自駕起“龍輦”,日行萬里而來。

徐偃王見 穆王來勢洶洶,如果抵抗,一定會使生靈塗炭,百姓遭殃。這與偃王仁愛的天性背道而馳,徐偃王當然是不忍看到的。於是,在穆王的軍隊還沒來到來時,徐偃就引 兵退到了彭城武原的東山腳下,後來他又逃竄到了深山窮谷裏面,躲着再也沒有出來。但是,雖然徐偃王不再作徐國的國君,還是有很多人擁戴他,一些人跟他住進 的深山裏,這座山也因為徐偃王的到來,而被人們稱作“徐山”。

後人有的説,西王母和周穆王在崑崙山以北的天山腳下,還演繹過一段纏綿 的愛情故事。但是,周穆王畢竟是丹朱轉世,放浪形骸,一生都只顧西遊,把對西王母的承諾拋到了腦後。後來還有人寫了一首極為動情的愛情輓歌來記述這段情 戀:“瑤池阿姆倚窗開,黃竹絃歌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裏,穆王何事不重來。”西王母也深恨穆王的無情無義,同時也嫉妒其他所有人真情相愛。結果,她心狠手 毒地拆散了牛郎和織女,讓他們只能隔河相望;她又不許真情相戀的董永和七仙女在一起,致使《天仙配》最終只能是一個悲劇。

民間故事23:李冰鎖龍的故事

秦朝的時候,四川的成都平原附近經常發大水。秦昭王於是任命很有治水才能的李冰到蜀郡去擔任郡守,主持治理那裏的水患。

原來,這 岷江裏面有一個江神,是一條作惡多端的孽龍。它稍有一點不高興,就會興風作浪,下起大暴雨,淹沒兩岸的莊稼和村莊,禍害百姓。它要求當地的老百姓在每年的 六月二十三日,選出一個最漂亮的童女給它作媳婦,並且還要每家每户集結巨資給它舉行熱熱鬧鬧的婚禮。要是哪裏有一點不遂它的心意,它就會發大水危害百姓。 當地的老百姓每年為了給江神辦婚禮的事,弄得家家户户,一個個人心惶惶。深怕自己的女兒會受到江神的殘害,同時也承擔不起那給江神辦婚禮用的資費。許多的 人家為了躲避江神的悲慘迫害,不得不拖兒帶女遠走他鄉,這樣,致使岷江一帶漸漸土地荒蕪,人煙漸漸稀少了很多。

李冰到蜀郡上任後不久,他就弄清楚了這裏的情況,並且決定不惜自己的性命也要治一治這條孽龍。

眼看一年一度為江神娶媳婦的日子又到了。那些替江神主辦婚事的人正在商量着如何給江神籌集錢財,以及選定誰家的姑娘時,李冰找到了他們,對這些人説: “今年的錢資就不用籌集了,新娘就選定我家的小女,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你們就不要再多費什麼心思了。”百姓聽説李冰郡守如此的舍已為人,都感激涕零,同 時也為李冰擔心。他們擔心李冰會出什麼事,他們也不願失去這樣的好郡守,都希冀他們的郡守能夠戰勝這條孽龍,消除禍患。

到了六月二十 三日這一天,李冰把自己的女兒打扮得風姿綽約、美豔絕倫,一同來到江邊。主祭人登上祭江神壇祭奠完之後,壇下鑼鼓沖天,鐘樂齊鳴。三鼓過後,江面上突然波 濤湧起,水柱沖天有十餘丈高,這就是江神來迎接新娘的儀式。這個時候,人們本應把新娘送入水中。可是,李冰連忙制止了他們,説:“不用着急。我這次能與江 神結為姻親,真是榮幸萬分,然而江神的尊顏,我李冰很想能夠目睹為快,還請江神早點現身,不要誤了這好時辰。”説完,親自斟滿了一杯酒,走上祭壇舉起奉 上。

可是過了很久,就是不見江神的影子。李冰見到如此情景,知道江神在戲弄百姓,不由勃然大怒道:“你這作惡多端的孽龍,殘害百姓, 致使民不聊生,今天我李某為了使百姓的能夠安居樂業,情願以性命與你拼搏,你就快點現形吧!”説着,就提上寶劍,奮身跳入江中。這時,江上的水柱不見了, 好像變得風平浪靜的樣子,只是隱隱覺得有些地動山搖的感覺。

過了大約一個時辰,狂風大作,煙塵蔽日,恍恍惚惚之中,人們看到江邊有兩 條青黑色的犀牛在拼命地激烈爭鬥,甚是難解難分。不一會兒,這兩條犀牛便消失了。當在岸邊觀戰的老百姓正在疑惑時,只見李冰氣喘吁吁地從水中跑上來。他對 自己隨從的武士説:“這條孽龍本事很高,尤其是力氣特別大,我跟它戰了很久也不能取勝。現在上岸來,是要求你們助我一臂之力。”

龍李 冰手下的武士説:“我們剛才看到兩頭犀牛在河邊搏鬥,知道是您跟孽龍在激戰,只是兩頭犀牛一模一樣,我們也分不清哪一頭是您變化,也就不好來助戰。”李冰 於是就把一條雪白的綬帶纏在腰間,對他們説:“現在我腰間繫有白色的絲帶,這樣,我再去跟它爭鬥時,那頭腰間是白色的犀牛就是我變的,你們記住這點就行 了。”説罷,就又跳到水裏去與孽龍激鬥。這樣一來,當兩頭犀牛再出現的時候,李冰手下的武士就一個個手執兵器,紛紛擁上前去,幫着李冰一同戰鬥。這些武士 拿來起手裏的武器對着那頭身上沒有白色的犀牛一陣奮力砍殺,最終把那頭孽龍變成的犀牛殺翻在地。

孽龍倒在地上之後,很快顯出了自己的原形。李冰趕緊吩咐百姓將早已準備好的粗大的鐵鏈,嚴嚴實實地把這條孽龍捆縛起來,牢牢地鎖在江中的一個深水潭中。

可是,李冰在用鐵鏈鎖這條孽龍的時候,他的身邊有人擔心這樣還會鎖不住,就向李冰問道:“李大人,孽龍還會逃脱嗎?”李冰隨口説道:“它要想逃脱掉,除 非鐵樹開花!”可是事情又太湊巧了,後來有幾個小孩在李冰鎖孽龍的潭裏洗澡,有一個調皮的孩子,把紅帽子掛到了鎖孽龍的鐵柱上,遠遠看去,就真像是鐵樹開 花一樣。孽龍於是抓住這個機會,掙脱了鐵鏈,又逃到水裏去作怪。

李冰和他的兒子二郎很快知道了這件事,在眾百姓的幫助下,再一次套住了孽龍,並且把它再次押回到伏龍潭鎖了起來。為防止它再把鐵鏈扯斷,李冰就發動百姓在伏龍潭的旁邊修起一座鎖龍橋。這樣,孽龍徹底被鎖住,再也沒有逃走。當地的百姓也再不受水患的禍害了。

在以後的幾年裏,李冰雙帶領蜀中的老百姓,在灌縣南面的玉壘山下一帶,修建了分水魚嘴、金剛堤、飛沙堰、平水槽等到多處水利工程,這些水利工程統稱為都 江堰。李冰修築的這一創世的偉大水利工程,不僅從根本上治住了水患,還變患為福,這項水利工程灌溉良田萬頃,澤被世世代代的蜀中人們。從此,蜀郡沃野千 裏,富饒豐足,被稱為“天府之國”。李冰也因此被後人尊稱為“川祖”,受到世代蜀人的愛戴和敬仰。

後代的人們為了更進一步紀念李冰,在李冰降伏孽龍的地方建了一座觀,取名為伏龍觀。進了觀,抬眼便見一尊李冰石像,它氣宇軒昂,鬚髮微微飄動,深邃的目光中透出一種大志和才氣,這種非凡的氣質,讓人們不得不為之震撼!

民間故事24:項羽與虞姬的悽美愛情故事

虞姬什麼品格讓現今人依然傳誦:堅守婦道的虞美人

在古代,弄權的女人都美麗,而一些美麗的女人卻不都弄權。她們默默無聞,堅守婦道,無私奉獻,光彩照人。虞美人就屬後一種。

虞美人即虞姬,是項羽畢生鍾愛的一個女人。

有人説項羽和虞姬的愛情是天生一對,地配一雙。這項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國貴族,秦始皇滅楚後,遷移到今江蘇省宿遷縣過隱居生活。項羽和虞薇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這兩家於是結為秦晉之好。

虞姬嫁給項羽之後不久,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開始了。項羽和叔叔項梁帶着八千子弟兵也樹起了義旗,項羽從此戎馬倥傯,開始了緊張的軍旅生活,南征北戰,晝夜廝殺。作為妻子的虞姬,隨軍行動,項羽戰到哪裏,她就跟到那裏。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先是陳勝、吳廣的義軍發展迅速,所向無敵,主力部隊都進入了關中,打到距秦國都城咸陽只有幾十裏的地方。咸陽城兵臨城下,情況萬分危急;可不久秦軍在張酣帶領下反撲,迅速扭轉了戰局,吳廣在滎陽失敗,陳勝在陳縣被殺,項梁也在定陶戰死。

每當項羽在外苦戰,虞姬就守在帳中等項羽回來,時刻掛念着前線的戰事,心裏七上八下。有一天項羽回來,虞姬連忙把他迎入帳內,但見項羽形容疲憊,神色倉皇,精神狼狽,不像從前得勝回來雄赳赳、氣昂昂的大英雄氣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項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帶着笑臉,輕聲細語,小心翼翼地問起前方的戰事。當她聽到項梁戰死的消息時也不禁失色,悲傷萬分,可臉上又不敢現出驚慌的神色,怕惹起項羽的煩惱。她連忙命人擺上早已準備的酒餚,藉着美酒,替項羽解悶消愁。這種時候她只能把悲傷的淚水偷偷嚥下去。

就這樣,在項羽領兵出戰時,她給他鼓勵,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歸來;在項羽凱旋歸營時,她以翩躚舞姿,千般柔情,萬般嫵媚,歡歌娛曲給他祝賀;在項羽遇到挫折的時候,她便以“勝敗乃兵家之常事”的話給他撫慰;甚至她還會穿了戰靴,披上繡甲,騎馬跟着項羽在陣上衝鋒,作他堅強的後盾。有了這一強大的精神支柱,項羽越戰越勇,所向披靡。

鉅鹿之戰,楚懷王派宋義和項羽帶一支大軍去援救陳餘。俗話説,救兵如救火。然而主將宋義害怕秦國勢力,拖拖拉拉,逗留不前,項羽怒而殺死宋義,帶領軍隊渡河進軍。項羽破釜沉舟,揚言只准備三天的糧食,以向全軍表示此次作戰有死無生、誓死一拼。在鉅鹿與秦軍的大戰中,項羽的人馬無不以一當十,奮勇廝殺,呼聲動天,殺聲震地,項羽大破秦軍。鉅鹿之戰後,項羽已成為各路諸侯軍的領導者,成為諸侯上將軍,凡是參加鉅鹿之戰的諸侯軍無一不歸其麾下,甘心情願聽從他的號令,一直隨他西征。接着他坑殺投降過來的20萬秦軍,帶領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咸陽。

秦滅亡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為王,或為侯,虞姬也被封為美人。當時皇帝的內宮分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八等,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於皇帝,以“美人”封虞薇已經是比較高的名號了。自此虞美人的名字傳揚開來。

項羽是一個性格暴躁的男子,卻也是個用情專一的人。他始終愛着虞美人,成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劉邦進入咸陽後,項羽跟着進來,一把火燒了阿房宮,收集秦朝宮殿中的金銀財寶,全部運到他的根據地彭城,卻將阿房宮內成百上千的美女盡數遣散,純粹就是為了討好虞美人。

劉邦和項羽作為起義軍的兩支展開了龍虎之爭。戰爭開始的時候,項羽佔有絕對優勢,後因他內心仁弱,對敵人也講仁慈,漸漸地處於不利的地位。在楚漢相爭的第4年,項羽和劉邦的大將韓信在垓下展開激戰,就是歷史上着名的“垓下之戰”。虞美人在帳篷中心驚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着項羽的歸來。項羽回來了,這一回他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計,他雖然靠着一支畫戟,有鍾離昧、季布在左右奮力相幫,殺散一層又一層的漢兵,殺出一條血路,逃了出來,但自己的人馬,已丟了八成。他自起兵以來,像這樣的失敗,尚是破題兒第一回。漢軍把項羽的營地圍得水泄不通,而且漢營中的韓信,還編出一曲楚歌,教軍士在楚營外四面唱和。其歌詞無句不哀,無字不慘,使那些殘敗的楚兵,無不懷念起遙遠的家鄉,一時間鬥志全無,一個個在夜色掩護下陸續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煩悶地坐在軍帳中飲酒。當時,面對他寵幸的美人虞姬,面對多年伴他馳騁戰場的駿馬,楚霸王撫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難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知道自己的滅亡已經無法避免,他的事業就要煙消雲散,他沒有留戀,沒有悔恨,沒有歎息。他惟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經常陪伴他東征西討的虞美人的命運和前途。毫無疑問,在他死後,虞美人的命運將會十分悲慘,於是無限哀傷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聽了,泣不成聲,若斷若續地吟道: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親信和侍臣,在旁見了,個個情不自禁,大放悲聲。這時,營中更鼓敲了五下,項羽回頭對虞美人説:“天將明瞭,我當冒死衝出重圍,你將怎麼樣!”這時的項羽,竟然説不出讓虞美人一起突圍的話。虞姬雖然得到項羽寵愛,與項羽難捨難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項羽的。為了不使項羽為難,便對項羽説:“賤妾生隨大王,死亦隨大王,願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轉身,突然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就這樣香消玉殞。項羽撫屍大哭一聲,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戰馬,殺出重圍。但終究沒有逃出漢兵的追擊,到了烏江邊無處可逃,自刎於江邊,這年項羽才31歲。

劉邦後來以禮埋葬了虞美人。後來,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長出了一種罕見的豔美花草,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多情又柔骨俠腸的虞姬,就把這種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這名稱就一直流傳到今天。

橋林民間傳説:項羽北征並未帶虞姬隨軍,後虞美人思夫心切由江北順江而上在行至“石磧鎮”(今橋林),驚聞“籍(項羽)兵敗烏江,寶馬贈亭長,頭臚送故人”,虞姬傷痛欲絕,拔劍自刎於石磧橋頭。後人感憐其與霸王之情誼改“石磧鎮”為“失姬鎮”。

民間故事25:田螺姑娘

從前,有一個勤勞的小夥子在地裏撿到一隻大田螺,他高興地拿回家,養在水缸裏,細心照顧它。

一天,小夥子給水缸裏換了水,就鎖上門下地幹活去了。地裏的活很多,小夥子忙活了一天,直到星星都出來了,他才筋疲力盡地朝家走。他實在太累了,全身一點力氣都沒有,小夥子想,他今天一定又要餓肚子了。

小夥子來到家門口,一股飯菜的香味飄了過來,把他饞得直流口水。他歎口氣,無精打采地打開房門:“哎呀,這是怎麼一回事?”他趕緊揉揉眼睛“真是怪事啊,我的桌子上怎麼會有香噴噴的飯菜呢?我是在做夢嗎?還是我走錯了家門?”小夥子又趕緊跑出門外一看,沒錯,這就是自己的那間草房。他再推門進去,飯菜依然在桌子上,香噴噴地誘惑着他的腸胃。“不管了,也許是隔壁大娘幫我做的!”小夥子衝過去大口吃了起來。這頓飯是他吃過的最香、最豐盛的飯菜。

第二天,小夥兒又像往常一樣鎖好房門,下地去了。忙碌了一天後,他跟着落山的太陽回來了,沒想到剛走到草房附近,他又聞到了一股飯菜的香味。

“不會又有人給我做好飯了吧?”小夥兒想。他急切地打開房門,嘿,飯桌上真的又擺滿了一桌豐盛的飯菜,連茶壺裏的開水都燒好了呢。

就這樣,一連幾天,小夥子下地回來都能吃到可口的飯菜。小夥子一直以為是隔壁大娘給他做的。這天他特地到集市上買了一隻雞,送給大娘,感謝她這些天來照顧他。

“我沒給你做飯啊?”大娘竟然比他還吃驚。

小夥子聽了,吃驚地張大了嘴巴。附近除了大娘再沒人可能給他做飯了,他發誓一定要把事情查個水落石出,報答這個恩人。

第二天,小夥子早早起牀,鎖好房門下地去了。不過,今天小夥子多了個心眼,他早早就收工,比往常早半個時辰回了家。大老遠就看到自家屋頂的煙囱裏冒出炊煙,他趕緊跑到屋旁,從窗户偷偷向屋裏張望,只見鍋裏的水煮得沸騰,可屋裏連一個人影也沒有。小夥兒什麼都沒有查到,他更加好奇了。

過了幾天,小夥子又早早起牀下地幹活去了。這回他比上次又早了一個時辰回了家,躲在屋外的稻草堆裏朝屋裏張望。

屋子裏靜悄悄的,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廚房水缸的蓋子忽然打開了,從裏面走出一位美麗的姑娘。小夥子在窗外看到了,又是害怕又是吃驚,呆呆地望着姑娘發愣。那姑娘走到灶台邊,唱着動聽的歌,做起飯來。煮飯、炒菜,不一會兒,香噴噴的飯菜就做好了。姑娘看看時間還早,她又去給小夥子打掃房間了。

小夥子趕緊趁機偷偷溜進廚房,小心翼翼地把水缸的蓋子掀開一看,水缸裏的那個大田螺只剩下了一個空殼!

這下小夥子完全明白了,這個姑娘是田螺精。不過,小夥子一點都不害怕,因為他已經喜歡上了這個善良體貼的巧手姑娘。他拿着田螺殼,藏在背後朝姑娘走去:“謝謝你姑娘,謝謝你天天都給我做飯。”

小夥子的突然出現把姑娘嚇了一跳,她又着急又害羞,急忙捂着臉跑進廚房,要往水缸裏跳,可是她跑到水缸跟前一看,田螺殼沒了,姑娘急得哭了起來。

“你在找這個嗎?”小夥走過來問。

姑娘看到田螺殼,一下破涕為笑了,這田螺殼可是她的命根子,她要依賴這個螺殼生存呢。小夥子輕聲説:“我把螺殼還給你,你留下來好嗎?”

“我是一個田螺精,你不害怕嗎?”姑娘害羞地問。

“我不怕!”小夥子説。田螺姑娘羞答答地點點頭,留了下來,不再躲進螺殼裏了。

不久,小夥子和美麗的田螺姑娘成親了。田螺姑娘做飯、織布樣樣在行,周圍的人都誇小夥兒娶了一位勤勞善良的好妻子。

“氣死我了,這個窮小子竟然娶走了我的田螺姑娘!”螞蟥精得知田螺姑娘嫁給一個農民小夥子的消息後,氣得暴跳如雷。螞蟥精早就看上了田螺姑娘,可是田螺姑娘一點都不喜歡它,總是躲着它。

螞蟥精找了很多地方,終於找到了田螺姑娘,它搖身變成一位算命先生,來到小夥子家,從他手中騙走了田螺。

田螺姑娘沒辦法離開田螺殼,螞蟥精把她關了起來,逼着她和自己成親。

小夥子看不到田螺姑娘,急得到處找,見人就問有沒有見過田螺姑娘。終於,他得到了消息,原來這一切都是螞蟥精在搗鬼!

小夥子後悔極了,他求農民朋友們幫忙去救田螺姑娘。可他們哪是螞蟥精的對手啊,沒幾下,就被螞蟥精給打敗了。

這可怎麼辦啊,小夥兒難過地哭了起來。這時,一個老農民在他耳邊悄悄説了幾句話,小夥子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他又把老人的話悄悄告訴夥伴們,大家都捂着嘴笑了。

於是,小夥兒又領着他的農民朋友們帶着鋤頭來找螞蟥精了。

“快把田螺姑娘放了!”小夥兒喊。

“哈哈,你們又來找死!”螞蟥精狂笑着喊,“你們根本打不過我,快點回去吧!美麗的田螺姑娘是我的!”

“胡扯!”他們又打了起來,早有準備的夥伴們把帶來的一大袋鹽猛然往螞蟥精身上灑去。“哎呀呀!疼死我了!”螞蟥精痛苦地哀號着,在地上直打滾兒,不一會兒,螞蟥精身上滋滋冒煙,化成一攤水,死掉了。

小夥兒趕緊找到田螺殼,救出了美麗的田螺姑娘。

“勝利了!勝利了!”農民們舉着鋤頭歡呼。

小夥兒和田螺姑娘幸福地擁抱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民間故事26:戒指的故事

古代的時候,淮河北岸住着一家姓王的窮人,老夫妻倆過活。本來生的兒女不少,但由於窮,一個也沒養活。年輕時還好,種着一片菜園,王老漢還幫人家乾點活,王大娘給人家洗洗漿漿,日子過得還可以。老兩口喜歡養家畜、家禽。他家養的這些小牲靈都很温順,從不打架。

別看這兩個老人很窮,可心眼很好,常拿出一些東西給鄰居。他的侄子王二,就是吃他家的東西長大的。過了幾年,兩口兒年紀大了,也不能再給人家打短工了,只靠一片菜園的出產過日子。

小王二倒是很精明,嘴很會説,大娘、大爺地喊得很甜,有時還幫着乾點園裏的活,這樣也好跟着吃呀。

春天到了,老兩口又該刨園了。俗話説:“人老難比當年,窮了別説方便。”幹起活來手腳就不靈活了,刨一會歇一歇。刨着刨着,大娘的钁頭輕輕響了一下,一個戒指被翻上來,她也沒當個好東西,就戴在手上。日子長了,變得金閃閃的,怪喜人的。

秋去冬來,老頭子受了寒,得了病,想吃點好的,大娘就殺了一隻雞,煮給老頭子吃。吃後,還剩半碗放在了鍋裏。大娘放碗時,不巧戒指掉在了鍋裏。中午大娘做飯,掀開鍋一看,她驚住了,鍋裏放着一隻做好的整雞,還有幾個饃饃。沒見人來呀!這是怎麼回事呢?她馬上告訴了老頭,老頭還不相信,就撐着身子走到鍋前,見飯菜都熱騰騰的,對大娘説:“俺一輩子很少吃過這樣現成的好飯,不管它怎麼來的,吃了再説。

就這樣,老兩口美口香甜地吃了這頓飯。可還沒吃光,把剩下的又放在鍋裏。到了晚上,見又是如此,端出菜飯細看時,發現戒指在鍋裏。老兩口明白了,原來戒指是個寶貝呀!他們把戒指放在糧囤,糧囤滿了;放在錢櫃裏,錢櫃也滿了。老兩口還照常種菜園,不過手頭寬裕了,救濟的窮人也比從前更多了。

王二經常在大娘家吃飯,後來知道了戒指的事,就起了不良的心。瞅空子偷了戒指逃跑了。逃到哪裏去了,誰也不知道。為這事,老兩口很傷心。每到吃飯時,小雞、小鴨、小狗、小貓也都上來要吃的,大娘就嘮叨着:你們這些小東西光會吃,也不幫我找找小二,他偷走了戒指,你們別想吃點好的了。她這一説,小牲靈們就安靜了些,好像在聽。

第二天,小黃狗不見了,老兩口也沒在意。半個多月以後,小黃狗又回來了,只是瘦了許多。過了幾天,小黃狗和小貓都不見了。大約又過了半個月,小貓突然回來了,緊接着小狗也回來了。

原來,狗的鼻子靈,王二經常出入王老頭的家,小黃狗當然認得他,對王二的去向,他憑着聞的本事能夠找到,當大娘嘮叨王二偷戒指的事,小黃狗記在心裏,到天黑就跑出來泅過淮水,找到了王二。因為王二有了戒指,已娶了親,日子過得挺不錯。見到小黃狗,好像又見到故人。這真是時來運轉,連黃狗也偎我來了,就叫妻子好好招待小黃狗。

小黃狗有它的心思,整天在屋裏院裏遛來逛去。後來知道了戒指藏在箱子裏,它,是沒法把戒指盜出,只好回到老家邀走小貓。小狗和小貓又來到王二家。王二夫妻更是高興,連小貓也偎來了,這是興旺景象呀!原來小狗只能在屋裏轉來轉去,晚上也不能住在正屋裏,所以小狗無法盜出戒指。小貓就不同了,晚上可以和主人住在一起,可是到底怎樣才能銜出戒指呢?它終於想出了辦法。

一天夜裏,趁王二夫妻睡熟,小貓抓住一隻大老鼠,並不咬死,只是銜住它的尾巴,把老鼠的嘴對着箱子。老鼠害怕,拼命地啃箱子,不大一會就啃了個大窟窿,小貓鑽進箱子,找到了戒指,銜住戒指鑽出屋外,狗馱起小貓一溜煙地跑了,晚上餓了,小貓吐出戒指,進村找回東西它倆在一塊吃,吃飽了小狗馱貓走。

這天傍晚,小狗馱着小貓泅過淮水,小貓很快跑到家裏,爬到主人面前吐出了戒指,咪咪地叫了幾聲。隨後小狗也到了主人面前。大娘一見大喜,把小貓抱在懷裏,嬌兒長嬌兒短地叫個不停,又是魚又是肉的喂小貓。小狗一看受冷落,就搖頭擺尾地依偎着主人,意思是説,功勞也有我一半呀!大娘怎麼能夠知道呢?見小狗上頭撲面的,就罵起小狗來,説它無用光會吃,也不幫着找戒指,小狗那個氣呀!就再也忍不住了,認為都是貓冒了它的功,使它受氣,就向小貓撲去。小貓立刻藏到主人的懷裏。大娘一見,拿起火棍就打小狗。

從此,狗和貓結下了冤仇。現在狗還是咬貓呢。

民間故事27:兵士智斗大臣

從前,有一個皇帝很愛戴戒指,他還在他最喜歡的一枚戒指上刻了名字。有一次,他戴着這枚戒指到國內遊玩,可是不知怎麼搞的,竟把它給丟失了。

他回到京城,立刻命令通告全國臣民:誰要是找到了皇帝的刻名戒指,並且送到他手裏,皇帝絕不吝惜金銀,賞給來人一筆巨大的獎金。

有個兵士很走運地找到了那枚戒指,他揀起戒指放在手中,站在那兒暗自思量:“現在我該怎麼辦?如果拿到部隊裏去宣佈,事情會傳到長官那兒;戒指就會從下級長官傳到中級長官,又從中級長官傳到高級長官,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才會到皇帝手裏?而且,決不會就這樣完了的,説不定戒指在路上還會從別人手上轉來轉去,那麼,我豈不是落了一場空!還是我親自到皇帝那兒去一趟好些。”

於是,兵士直接到皇宮去了。

宮門的衞兵用刺刀擋住了他,問道:“上哪兒去?”“是這麼回事,老兄,我找到了皇帝的刻名戒指,想親手交給他。”

衞兵收起刺刀讓他進去了。

兵士走到衞兵隊長跟前,又不許他往前走了。“你幹什麼去?”

兵士回答説:“我找到了皇帝的戒指,送還給他。”

衞兵隊長也讓他進去了。

兵士走到皇帝的宮殿跟前,被一個自尊自大,滿身掛着金光閃閃的勛章,穿着華麗衣服的大臣看見了。

“你怎麼敢跑到這兒來呢?”大臣問道。

“是這麼回事,我找到了皇帝的刻名戒指。”

“把它拿來,我轉交上去。”

“不!”兵士説,“不行,我要自己親手交給皇帝本人!”

“我是他最寵信的大臣!”

“我不想和你爭論這點,只要能把戒指交給皇帝本人就行啦!”

大臣跳起腳罵了一頓。可是,兵士説什麼也不肯把戒指交給他。大臣看見恐嚇沒有用,就説:“好啦,我替你去呈報皇帝,不過有一個條件,皇帝給你的任何獎賞,要分一半給我!”

“獎賞不會太多吧?”

“很多。你沒見過皇帝就像沒見過自己的耳朵一樣!”

“嘿,這真是少有的運氣!”他想道,“那麼,分一半給他也行!”

“可以,”兵士對大臣説,“依你的辦吧,我把皇帝的獎賞分一半給你,不過請給一張兩人對半的字據。”

大臣很高興,十分滿意,自言自語地計算着,會有多少金子到他的口袋裏來。他拿起筆就寫了張字據交給兵士,寫完字據就到皇帝那兒去報告了。

皇帝走出來,從兵士手中取回了自己的刻名戒指,很感激兵士,説:“兵士,謝謝你揀到的東西,我皇帝説的話是神聖的,你將會從我這兒得到一筆巨大的獎賞。”

他把自己的司庫叫來,對他説:“賞給兵士一千盧布!”

司庫數好了錢,可是兵士拒絕收下,説:“我不需要這種獎賞。”

“你要什麼獎賞?”

“最好是朝我背上打一百棍。”

“兵士,你怎麼啦?莫非你瘋了不成?”

“我沒有瘋,反正別的獎賞我是不要的。”

皇帝見到這種情形,也不想和他爭論,就叫人把棍子拿來。

兵士開始脱衣服了,他先解開制服上所有的鈕釦,解完了鈕釦,説:“這恐怕不妥當……”“怎麼不妥當?”

“我先領皇帝這份獎賞不太妥當。”

皇帝很奇怪:“我一點也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你解釋一下!”

“我還有個夥計呢。”

“什麼夥計?”

“就是他!”兵士指着大臣説,“他向我勒索您的一半獎賞,要是不給他,他就不讓我見您。”大臣叫了起來:“兵士完全是胡説八道,我沒有向他勒索過任何東西!”

兵士拿出那張字據給皇帝看,問道:“這是什麼?”

皇帝笑了起來,説:“兵士,你想得真巧妙!把我的獎賞分給大臣一半吧!”

大臣不敢和皇帝爭辯,於是,人們把他按在地毯上,用棍子痛打,兵士在一旁替他計數。數到五十棍時,他説:“我不是一個貪心的人,而您的大臣應當分得更多一些。這樣吧,我把自己的一半也送給他。”

“嘿,你倒是個好心人!”皇帝説,“嗯,就照你説的辦吧。”

皇帝命令再打大臣五十棍。

打到最後幾棍時,兵士悄悄地從皇宮溜了出來,而貪婪的大臣卻被打得皮開肉綻,疼痛難忍。

民間故事28:少爺喝墨水

從前,一户有錢人家為了培養出一個讀書人來光宗耀祖,就把家中的獨生兒子送進一傢俬塾,十幾年過去了,這個有錢人家的少爺斗大的字還認不得幾個。

一天,他家來了一個有學問的客人。他父親把客人請到客廳,兩個人喝茶聊天。他聽説來了一位有學問的客人,想見一見。可是又一想:在有學問的人面前不能顯得自己沒有學問,於是隨手拿了一本書走進了客廳。

客人看到少爺進來,手中還拿本書,便恭維説:“少爺是喝墨水的人,想必學問也一定不淺了。”

他的父親聽後搖搖頭説:“讀書十載,胸無點墨,不堪造就。”

少爺聽了,心想:原來自己所以不會念書,是因為沒有喝墨水呀!於是他回屋磨了滿滿的一碗墨,“咕冬咕冬”地喝了下去。又覺得不夠,又磨了一碗,一仰脖又喝了下去,然後興沖沖地跑到了客廳,對他父親説:“爹爹,可不要再對別人説我胸無點墨了,我剛才喝了一肚子墨水,以後應該説我‘滿肚子墨水’了。”

民間故事29:阿詩瑪的故事

前有個叫阿着底的地方,貧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下了一個美麗的姑娘,阿爹阿媽希望女兒像金子一樣發光,因此給她起名叫阿詩瑪。她漸漸地長大了,像一朵豔麗的花。阿詩瑪“繡花包頭頭上戴,美麗的姑娘惹人愛,繡花圍腰亮閃閃,小夥子看她看花了眼”。她能歌善舞,那清脆響亮的歌聲,經常把小夥子招進公房。她繡花、織麻樣樣能幹,在小夥子身旁像石竹花一樣清香。喜歡他的小夥排起了長隊,不過在阿詩瑪的心裏頭,只有他的阿黑哥一個。

阿黑是個勇敢智慧的撒尼小夥子。他的父母在他十二歲時,被土司虐待,相繼死去。他被財主熱布巴拉抓去服勞役。一天,他為主人上山採摘鮮果迷了路,在深山密林裏挨凍受餓,受盡了折磨,因怕主人責罵,不敢回去。正在這時,他遇到了放羊的阿詩瑪,她把阿黑領回家,阿黑被阿詩瑪的阿爹阿媽收養為義子。從此,阿黑和阿詩瑪兩小無猜,相親相愛。漸漸地,阿黑長成了大小夥子,他的性格像高山上的青松——斷得彎不得,成了周圍撒尼小夥子的榜樣。人們唱歌誇讚他道:

圭山的樹木青松高,

撒尼小夥子阿黑最好,

萬丈青松不怕寒,

勇敢的阿黑吃過虎膽。

阿黑十分勤勞,很會種莊稼。他在石子地上開荒種苞谷,苞谷比別人家的長得旺,苞穀穗也比別人家的長得長。他上山砍柴,比別的小夥子砍得都多。他從小愛騎馬,而且不用馬鞍轡頭。他調理的馬,騎起來矯健如飛。他挽弓射箭,百發百中。他的義父格路日明,把神箭傳給了他,使他如虎添翼。阿黑喜歡唱歌,他的歌聲特別嘹亮。他還擅長吹笛子和彈三絃,他吹的笛聲格外悠揚,他彈的弦子格外動聽,不知吸引過多少姑娘。這年火把節,阿詩瑪與阿黑互相傾吐了愛慕之情以後,這對義兄妹便定了親。

有一天,阿詩瑪去趕街,被阿着底財主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看中了,他要娶阿詩瑪做媳婦。他回家央求父親熱布巴拉,要父親請媒人為他提親。熱布巴拉早就聽説過阿詩瑪的美名,他馬上答應了兒子的請求,請了有權有勢的媒人海熱,立即到阿詩瑪家説親。海熱到了阿詩瑪家,用他那麻蛇般的舌頭,誇熱布巴拉家富甲一方,阿詩瑪嫁過去會享受無盡的富貴榮華。阿詩瑪聽了之後説:“熱布巴拉家不是好人家,他家就是栽起鮮花引蜜蜂,蜜蜂也不理他,清水不和渾水一起流,綿羊不能伴豺狼。”阿詩瑪的回答,惹惱了海熱,他威脅説:“熱布巴拉家是阿着底有錢有勢的人家,熱布巴拉的腳跺兩跺,阿着底的山都要搖三搖。你想好了,要是不嫁過去,當心丟了家。哼哼!”阿詩瑪不管海熱怎樣威脅利誘,就是不嫁。

轉眼間,秋天到了,阿着底水冷草枯,羊兒吃不飽肚子,阿黑要趕着羊羣到很遠的滇南温暖的地方去放牧。臨走時,阿黑向阿詩瑪告別,他們互相勉勵,互相囑咐,依依不捨。阿黑走後,熱布巴拉便起了歹心,派打手和家丁如狼似虎地搶走了阿詩瑪。他心想,只要阿詩瑪磕了頭,吃了酒,來了客,生米做成熟飯,不嫁也得嫁。可是,堅貞的阿詩瑪牢牢忠於她與阿黑的愛情,她被搶到熱布巴拉家以後,在熱布巴拉夫婦的威逼利誘面前,始終不從,拒絕與阿支成親。財主捧出金銀財寶,指着滿滿的穀倉和成羣的牛羊對阿詩瑪説:“你只要依了阿支,這些都是你的。”阿詩瑪瞧也不瞧,輕蔑地説:“這些我不稀罕,我就是不嫁你們家。”阿支急得像只猴子上躥下跳,惡狠狠地罵道:“你不答應嫁給我,就把你家趕出阿着底!”阿詩瑪毫不畏懼:“大話嚇不了人,阿着底不是屬於你一家的。”熱布巴拉見阿詩瑪軟硬不吃,惱羞成怒,他命令家丁用皮鞭狠狠地抽打阿詩瑪,把她打得遍體鱗傷。阿詩瑪被關進了黑牢,但她堅信,只要阿黑知道她被關在熱布巴拉家,一定會來救她。

一天,阿黑正在牧羊,阿着底報信的人找到了他,向他報告了阿詩瑪被搶的消息。阿黑聞訊後,很為阿詩瑪的安危擔心,他立刻躍馬揚鞭,日夜兼程,跨山澗,過險崖,從遠方趕回家來搭救阿詩瑪。

他來到熱布巴拉家門口,阿支緊閉鐵門不準進,提出要與阿黑對歌,唱贏了才準進門。阿支坐在門樓上,阿黑坐在果樹下,兩人對歌對了三天三夜。那個阿支本來就愚蠢笨拙,越唱越沒詞,急得臉紅脖子粗,聲音也變得像瘸蛤膜叫似的,越來越難聽了;而有才有智的阿黑,越唱越起勁,臉泛笑容,歌聲響亮。阿黑終於唱贏了,阿支只得讓他進了大門。但阿支又提出種種刁難的條件,要和阿黑比賽砍樹、接樹、撒種。可是他哪裏是勤勞又聰明的阿黑的對手啊?每一項比賽,阿支都輸得一塌糊塗。

熱布巴拉眼看兒子難不住阿黑,只會丟醜,便想出一條毒計,皮笑肉不笑地假意説:“天已經不早了,你先好好睡一覺,明天再送你和阿詩瑪一起走吧!”阿黑答應住下,他被安排睡在一間沒有門的房屋裏。半夜,熱布巴拉指使他的家丁放出三隻猛虎,企圖咬死阿黑。阿黑早有準備,當老虎張開血盆大口向他撲來時,他拿出弓箭,對準老虎嗖嗖嗖連射三箭,射死了老虎。第二天,熱布巴拉父子見兇猛的老虎都被射死,又吃驚又害怕,只好答應放回阿詩瑪。可當阿黑走出大門等候時,熱布巴拉又立即關閉了大門,耍賴拒絕放出阿詩瑪。

阿黑忍無可忍,立刻張弓搭箭,接連射出三箭。第一箭射在大門上,大門立即被射穿;第二箭射在堂屋柱子上,房屋給震得嗡嗡響;第三支箭射在了供桌上,震得供桌搖搖晃晃。熱布巴拉嚇慌了神,連忙命令家丁拔下供桌上的箭。可是,那箭好像生了根,沒人能夠拔得下。他只好叫人打開黑牢門,放出了阿詩瑪,向她求情道:“只要你把箭拔下來,我馬上就放你回家。”阿詩瑪鄙夷地看了熱布巴拉一眼,走上前去,像摘花一樣,輕輕拔下箭,然後同阿黑一起,離開了熱布巴拉家。

熱布巴拉父子眼巴巴看着阿黑領走了阿詩瑪,心中很不服氣,但又不敢去阻攔。可心腸歹毒的父子倆是不肯罷休的,他們又想出喪盡天良的毒計。他們知道阿黑和阿詩瑪回家,要經過十二崖子腳,便打算勾結崖神,要把崖子腳下的小河變成大河,淹死阿黑和阿詩瑪。

熱布巴拉父子帶着家丁,趕在阿黑和阿詩瑪過河之前,來到崖子前,用重金乞求崖神把小河便成了大河,而且趁山洪暴發把小河上游的巖石扒開,本來舒緩寧靜的小河頓時巨浪滔天。正當阿黑和阿詩瑪過河時,洪水滾滾而來。阿詩瑪被捲進了湍急的水流裏,阿黑只聽到阿詩瑪喊了聲“阿黑哥來救我”,就再也沒聽見她的聲音,也看不見她的蹤影了。

阿詩瑪不見了!阿黑掙扎着上了岸,到處尋找阿詩瑪。他找啊找,找到天放晴,找到大河又變成小河,都沒有找到阿詩瑪。他大聲地呼喊:“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可是,只聽到那十二崖子頂回答同樣的聲音:“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

原來,十二崖子上的應山歌姑娘,見阿詩瑪被洪水捲走,便跳入漩渦,排開洪水,救出了阿詩瑪,一同在十二崖子住下,阿詩瑪變成了石峯,化成了回聲。從此,你怎樣喊她,她就怎樣回答。

阿黑失去了阿詩瑪,但他時時刻刻想念着她。每天吃飯時,他盛着苞谷飯,端着飯碗走出門,對石崖子喊:“阿詩瑪!阿詩瑪!”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詩瑪便應聲:“阿詩瑪!阿詩瑪”。

阿爹、阿媽出去做活的時候,對着石崖子喊:“爹媽的好?呀!好?阿詩瑪!”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詩瑪,同樣地應聲:“爹媽的好?呀!好?阿詩瑪!”

小伴們在阿詩瑪站的石崖子下,對着石崖子上的阿詩瑪彈三絃,吹笛子,唱山歌,那石崖子上的阿詩瑪也會應和着動聽的絃音和悠揚笛聲,唱起山歌。

阿詩瑪的聲音永遠迴盪在石林,她的身影,已經化成石頭,永遠和她的鄉親相伴。

“十二崖子上,站着一個姑娘,她是天空中一朵花,她是可愛的阿詩瑪。”阿詩瑪的故事是根據我國彝族地區流傳甚久的敍事長詩《阿詩瑪》改編的,阿詩瑪和阿黑真摯不渝的愛情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阿詩瑪是個漂亮聰慧又有氣節的姑娘,她不被財主的榮華富貴所利誘,也不屈從於財主的毒打恐嚇。阿黑是勇敢善良又機智的少年,他善勞作,會唱歌,在營救心上人的過程中表現得智勇雙全。而邪惡的熱布巴拉一家卻勾結崖神,最終拆散了阿詩瑪和阿黑現實的愛情。可即便如此,化為石頭、只能用回聲表達感情的阿詩瑪還是守望着故鄉,陪伴着她的阿黑哥,也陪伴着善良的鄉親,這是多麼令人感動啊!

阿詩瑪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勇於與邪惡的勢力作鬥爭,以爭取幸福的權利,雖然邪惡的勢力有時會很強大,但是隻有正義的力量才是不朽的。

民間故事30:雞毛信的故事

海娃十四歲,是龍門村的兒童。一天傍晚,海娃腰裏插着羊鞭,拿着一杆紅纓槍,在山上的一棵小樹底下放哨。

這時候,從陽坡的小路上爬上來一個人,他老遠就叫:“海娃!海娃!”海娃聽出是爸爸的聲音,連忙迎上去。爸爸從懷裏掏出一封信,對海娃説:“馬上到三王莊去,送給指揮部的張連長。”海娃接過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雞毛,知道是一封頂緊急的雞毛信。海娃揣好信,趕着羊羣轉過山崖,忽然看見西山頂上的“消息樹”倒了。糟糕!山那邊準是發現鬼子了。海娃想,這條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可是回頭一看,大山口外面來了一隊搶糧的鬼子。

鬼子越來越近。海娃着急了,把雞毛信往哪裏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頭一動,就搶到前面抱着那隻帶頭的老綿羊,把它尾巴根的長毛擰成兩根細毛繩,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底下。海娃什麼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響響的,朝着鬼子趕過去。“站住!”鬼子吆喝起來,嘩啦一聲舉起槍,對着海娃的小腦袋。一個穿黑軍裝的歪嘴黑狗跑過來,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個長着小鬍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點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腦袋,張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鬍子。小鬍子説聲“搜”,那個歪嘴黑狗馬上動起手來,摸補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連兩隻破鞋也沒放過,結果什麼也沒搜着。小鬍子只想早點進山去搶糧,就衝着海娃喊:“滾開!滾開!”

海娃回頭就跑,他攏住羊羣,使勁甩着羊鞭,恨不得飛起來。沒想到那個歪嘴黑狗又追上來了,他用槍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羣趕回山裏去,還擠着眼睛、歪着嘴巴獰笑者説:“皇軍還沒吃飯呢!這麼些羊,夠我們吃幾頓啦!”海娃沒法,只好跟着走。太陽落山了,鬼子的隊伍來到一座小山莊跟前,就在打穀場上宰了幾隻羊燒羊肉吃。海娃顧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綿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雞毛信還照樣吊着!他心裏叫起來“你還在這裏啊!”

鬼子吃飽了,一個個摸着肚皮,進屋裏睡覺去了。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趕進牲口圈裏,然後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進屋裏。鬼子和黑狗們抱着槍睡在乾草上,把海娃擠在儘裏頭。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還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雞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麼搞的,連一封雞毛信都不會送啊!……”忽然聽見外面的哨兵吼了一聲:“哪一個?”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氣了。不一會兒,遠處傳來一陣雞叫。

雞叫兩遍了。海娃哪兒還躺得住,他坐起來一看,門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了起來,踮着左腳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輕輕撥開,從小鬍子身邊跳過去,閃到了門邊,又輕輕地邁過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邊的路上。“哪一個?”街那頭的哨兵吼起來。“喂牲口的!”海娃裝着大人的聲音回答。那個哨兵就不理會他了。海娃走進牲口圈,一把抱住那隻老綿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雞毛信解下來,揣進口袋裏,撒開兩腿就跑,一口氣跑上了莊後的山樑。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邊,聽見前面有人吼叫。他抬頭一望,山樑那頭有個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海娃來回搖晃。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學着鬼子的樣子也來回搖晃。沒想到,真混過去了。海娃轉過山嘴,一口氣跑到對面山頂。前面就是三王莊啦。海娃高興極了,他一屁股坐在山頭上,把手伸進口袋一摸,不覺渾身哆嗦起來。雞毛信呢?口袋裏沒有,趕緊脱下小褂子來找,也沒有;把身邊的石頭縫都找遍了,還是沒有。海娃馬上往回跑,在來的路上找。他一口氣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邊,就在剛才搖晃褂子的地方,雞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兒。海娃高興極了,把信裝進口袋,剛想回頭跑,忽然背後有人喊叫,歪嘴黑狗追上來了。他抓住海娃,一連打了幾槍託,叫海娃回去給鬼子帶路。

小鬍子把洋刀一揮,鬼子和黑狗又出發了。海娃趕着羊羣夾在他們中間,過了大山,來到三王莊眼前。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樹”放倒了,不用説,張連長的隊伍已經知道鬼子來了。鬼子可什麼也不知道,他們在溝裏,又是抽煙,又是吃羊肉。休息夠了,一隊黑狗先走,想從中路走上峁去。山坡上忽然轟轟響了幾聲,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煙,黑狗踩上地雷了。小鬍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他指着小路對海娃説:“你在前面帶路,皇軍在後面。明白嗎?”

海娃遠遠地走在鬼子的前邊。樹林裏岔着兩條路,一條小路,一條羊道。他把羊趕上了羊道。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錯了!”海娃放開嗓子説:“沒錯!我走過的。走吧!”羊道越來越陡,越來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遠遠落在後面。小鬍子吼起來了:“慢慢的!”海娃裝作沒聽見,一步緊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勁喊:“站住!再不站住就開槍啦!”海娃不聽他的,甩了一響鞭,拼命往前跑。鬼子真的開槍了。海娃同羊羣一起飛跑,可是他實在跑不動了。就撲倒在亂草裏,放開嗓子叫:“鬼子上來啦!打呀!趕快打呀!”

峁上突然響起一陣排子槍聲,跟着又是一陣。海娃聽到了,這是自己人的槍聲。他的兩條腿又來了勁,爬起來拼命向峁上撲去。忽然他張開雙臂,“哎喲”尖叫一聲,暈倒在亂草堆裏了。一個游擊隊戰士跑過來,抱起了海娃。

等到海娃睜開眼睛,他看見蹲在他身邊的正是張連長,連忙説:“信……雞毛信……”他的傷口疼得厲害,説着又昏迷過去了、海娃又醒過來的時候,他已經躺在暖炕上,蓋着一牀軟綿綿的毯子。太陽從窗口射進來,照在炕上。張連長笑眯眯地問海娃:“好些嗎?還疼嗎?”海娃顧不得疼,他問張連長:“這是哪裏呀?”張連長哈哈大笑起來,他摸着海娃的腦袋,説:“你忘了嗎?昨天你不是送來一封雞毛信嗎?那是你爸爸讓你送來的情報。咱們的隊伍根據情報,砸了鬼子的炮樓。多虧你這個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這才記起送雞毛信這回事來。他臉紅了,連忙問:“繳了槍沒有?”張連長説:“繳了一大捆,都是嶄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槍!”海娃高興地説:“那就給我一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