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時尚女性範>家居>生活常識>

農村葬禮的習俗

生活常識 閲讀(4.99K)

農村葬禮的習俗,俗話説,“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婚喪嫁娶,各安天命。”葬禮在農村並不罕見,每逢村中有長者去世,總會舉行特殊的儀式,而在整個葬禮的過程中都有着嚴謹的程序,不容出錯,下面跟隨我具體瞭解農村葬禮的習俗。

農村葬禮的習俗1

1、農村死人風俗:停屍

病者臨死,在嚥氣前要把準備好的壽衣穿上,本地有“臨死連褲子都穿不上”之忌。死後,家人要替死者擦臉,梳頭,穿鞋,戴帽子後,搭一停屍牀將屍體移上,蓋以黃布單。

2、農村死人風俗:靈棚

本地出殯一般要等3天后,人死後要搭一座靈棚,棚門貼上輓聯,掛上槨頭紙,以示鄰里。

3、農村死人風俗:報喪

報喪既是將死者之親友,前來奔喪的親友,有帶紙的,有的向死者家捐款。奔喪者有的.給死者磕頭,其守靈之子要陪前來奔喪者同磕。

戴孝近年來為死者戴孝已較舊時從簡,重孝以一幅寬,7尺長的白布戴在頭上,一般孝用半幅寬,7尺長的白布系在腰上,戴孝如果是孫輩者,一般在孝布上一寸左右縫上紅布條。出殯後,其子女戴長孝者,將白布換下,每人用黑布做成袖標狀,按死者的性別,分男左女右戴孝。

4、農村死人風俗:入殮

將棺木移入靈棚內,將屍體安放棺內,稱“入殮”。死者入殮時,家屬及親朋皆於兩側相送。

5、農村死人風俗:守靈

屍體入棺後,孝子輪流侍守棺側,朝夕不離。靈前擺一供桌,中間供奉死者靈牌,兩側擺供品,供品主要是死者生前喜歡吃的饅頭、米飯、各種水果等。死者如生前會吸煙、會喝酒,也要供上煙酒之類。也有供桌中間不擺靈牌的,以材頭所書靈位牌代之。孝子守靈用一瓦盆燒紙,親朋好友弔孝,由孝子跪拜迎送。到夜間,守靈者一般為親朋好友代替。

農村葬禮的習俗
  

6、農村死人風俗:送盤纏

出殯前一天晚上半夜12點,喪家為死者舉行送行儀式,俗稱“送盤纏”。選一個寬敞的十字路口,燒死者生前穿過、用過的衣服、被子、鞋帽等。燒用紙製作的車、馬或牛、樓房、電視機等,兒女們哭號着向火中奔,以示對死者挽留,由死者長子站在高處,手執一扁擔,指向西南,意為死者指路。

7、農村死人風俗:舉哀

死者入殮時不舉哀。舉哀是在第三天早晨臨出殯前,將棺蓋打開,讓死者兒女、家屬、好友最後瞻仰一下遺容,然後封棺,此時子女、家屬以哭代言,囑咐死者莫要掛念世事,好好安息。

8、農村死人風俗:開光

開光是舉哀前,有侍者給死者最後整容,稱開光。用一隻筷子裹上棉球,沾酒精擦死者五官,擦者説:“開眼光、亮堂堂”其孝子面對死者重複一變:“開眼光、亮堂堂”。以下如此:“開耳光、聽遠方”、“開鼻光、聞芳香”、“開嘴光、吃八方”、“開臉光、淨光光”。

9、農村死人風俗:封棺

瞻仰完遺容後,由木工左手執鐵釘,右手握斧將棺材天(蓋釘死。當木工釘左邊時,由孝子在嚎喊爸(媽向右躲釘,釘右邊時喊向左躲釘。

10、農村死人風俗:出殯

本地出殯一般早晨8點左右,出殯時先將靈棚拆掉,本地棺木較大,一般不用人抬,用大繩將棺木捆住,吊車將棺木吊上汽車,棺木離地時,長子開始摔喪盆,(燒紙用的瓦盆孝子們哭喊爸(媽一路走好。出殯隊伍一般是靈車在前,孝子站在靈車上,後面是裝沙土的翻斗車,送葬車,出殯用車按規矩要交一定費用。

11、農村死人風俗:安葬

棺至墓地,再用吊車將棺木放入坑內擺正,用塑料布將棺木裹嚴,在靈頭點上長命燈,然後將車上土傾卸棺上,送葬人用鐵鍬將棺木培嚴,在墳的周圍擺放親友送的花圈。入葬後每人喝一口酒,吃一塊餅乾,乘車返回。先洗手再喝一口酒,吃一塊餅乾,然後到飯店就餐。

農村葬禮的習俗2

農村喪葬習俗之一(臨終)

人臨終時,應將其移至正廳中臨時鋪設的板牀上,謂之“搬鋪”。成年人,有配偶且有子嗣的,均謂之壽終。舊俗認為,亡者在牀上死,冥魂將被吊在牀上,不能超度,且在死後是不能過樑的。

農村喪葬習俗之二(報喪)

一般為家中男丁前去報喪,見面後,説明事情的緣由。如為病者,應講明何時何病復發,經過怎樣的搶救無效而亡;如為突發事件,也應講明何時何事引起,經過怎樣的補救措施無效而亡。其他的普通親屬朋友,可根據情況,有其他人員前去,或者打電話通知即可。

農村喪葬習俗之三(算日子)

待重要親屬到來之後,請一位知名的懂風水和算日子的陰陽先生,確定入殮、出殯、落葬的`日期時辰及方位,這對於農村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農村喪葬習俗之四(入殮)

按照陰陽先生算好的時辰。將棺木放一旁,先在底部撒一層石灰,接着按北斗七星的形狀放入7枚銅錢,是謂墊背。最後把一條棉被鋪入棺底。一切準備就緒後,將亡者移至棺木,擦拭遺體並穿壽衣。一般由子女進行。棺材上方擺放紙白鶴。

農村葬禮的習俗 第2張
  

農村喪葬習俗之五(守靈)

守靈基本上以三天為限,守在靈位或者棺位旁,不可睡着,除了上廁所,守靈人基本不再出靈堂,也可替換守靈人。古人認為人死後三天內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靈堂內,等他的靈魂歸來。演變到現在,守靈便是親人們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發緬懷之情。

農村喪葬習俗之六(哭喪)

入殮同時,院子裏的靈棚要搭好。靈位前左右擺放五穀、烙餅,中間放置陶瓷罐,還要擺放燃燒的香、燭,靈位下襬放用於燃燒紙錢的火盆。靈位周邊鋪上稻草,子女親人面朝棺木,跪在稻草上,一定要哭出聲來,不能小聲抽泣。

農村喪葬習俗之七(請樂隊)

其實之前是沒有請樂隊一説的,而是村裏都會有幾個固定的老人會大梆子,敲銅鑼,吹嗩吶等,很有儀式感的那種。不知道是現在少有人繼承這些樂器,還是説時代潮流變化或是人們的攀比心裏,現在都是流行請樂隊。若是專業負責任的樂隊也算襯托的住場面,但也有些樂隊唱着俗曲,跳着鶯歌燕舞。這裏暫時只做描述,不去過多評價。樂隊聲音一響,喪葬的流程算是走了三分之一。

農村喪葬習俗之八(弔孝)

報喪之後,陸續會有親戚和同事朋友們前來弔孝,通常是先去送禮搭賬或是帶有火紙及花圈交由管事之人,然後主家會敬奉孝布,隨後賓客帶上孝布到靈位前領取按照規格進行一系列流程之後,燒紙添香,跪拜磕頭,然後主家長子進行孝子還禮。

農村葬禮的習俗3

農村喪葬都有什麼講究

一、“忌”死前無親人相伴

在農村,雖説如今經濟文化發展了,但是在一些老人眼裏,“傳宗接代”的思想依然存在!在過去村裏老人去世前,兒孫晚輩大多都會在場,以免老人走的孤單,這其實也隱喻着“兒孫滿堂,無愧行走一生”的含義。

二、“忌”光着身子走

在農村很多地方,家中老人身體不好或到了一定的歲數,子女多會提前準備好“壽衣”,而這些“壽衣”多是準備單數件,一般以棉綢居多,忌諱使用“緞子”或“皮具”等材質做成的服飾!

三、“忌”棺木為柳木

在過去那個封建的社會,老人去世多采用土葬的方式,因而在棺木的選擇上,多采用柏樹、松樹等寓意長壽的樹木製作棺材,但是柳木是不能使用的,主要因為柳木“花而不實”,寓意不好!

農村葬禮的習俗 第3張
  

四、報喪時的忌諱

在農村,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家中老人“故去”孝子要報喪,以示家中老人過世,請親戚出席葬禮,在報喪時,孝子需要謹記,不可直接進房告訴喪葬舉行的'日期,必須在室外行禮,否則容易鬧笑話!

五、“忌”守孝之時,着華麗鮮豔的衣服!

在過去的那個年代,守孝多是三年,而隨着農村移風易俗的改變,但一般都是一年!這一年內,守孝之人不可過度飲酒行樂,而女性更不可濃粧豔抹。在一些地方的農村,百日之內不理髮也是對“先人”的一種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