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時尚女性範>家居>健康養生>

走路慢的人思維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健康養生 閲讀(2.44W)

走路慢的人思維也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據悉,科學家們説,基於一系列新的實驗,他們現在認為一個人的走路速度越慢,他們的大腦能力就越差。

走路慢的人思維慢是怎麼回事

你可以走多快以及你握手的力道有多大,可用來測試你年老後中風或有記憶力問題的機率。

波士頓醫學中心的神經學專家Erica C. Camargo博士表示,有個基本的官方測試方法可以證明失智症與中風的風險。走路的速度減緩可能顯示一個人的整體健康情況衰退,握手力道不夠則是上半身力氣較小的徵兆。

走路慢的人思維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們觀察約2400位平均62歲的男女,他們在研究開始時沒有中風或是智力衰退,除了測量參與者的握手力道以及走路速度以外,還做了大腦掃描與記憶力測試。在11年的追蹤期間,有79人中風或是短暫缺血性中風(小中風),34人有失智症。

走路速度較慢的男女,年老後的風險多了1.5倍,而且與腦容量較小以及記憶力、語言、判斷能力較差有關。65歲以上、握手力道最大的人,中風或短暫缺血性中風(TIA)風險低了42%,但對於65歲以下的人沒有影響。握手力道較強的人腦容量較大,在尋找相似物的測驗成績較好。

Camargo博士表示,雖然脆弱與體能表現較差的年長者失智症風險增加,但直到現在還不能確認是如何影響的。握力減弱和走路速度變慢,可能是需要另外做腦功能測試的徵兆。還需要做更多研究來了解為何人會走路速度慢與握力減弱,以及會如何增加未來精神衰弱與中風的風險。

走路快慢跟健康有多大關係?

網上到處都在傳一句話: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這並沒有錯,走路鍛鍊在防病、抗癌、長壽方面功效突出,也有許多的例子已經證明過,通過走路,能走出健康,比如新聞曾報道過:一位母親為了捐肝給孩子,7個月的健步走掉了“脂肪肝”。

走路慢的人思維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2張

但是走路也是要講方法的,不能隨便亂走,我們要了解到一些常見的誤區,避免出現負面影響,選擇最正確的走路方式,才能讓我們的身體變的更健壯。那麼走路鍛鍊的誤區都有哪些呢?

1、走路誤區:一路走走停停

很多人覺得走路鍛鍊很簡單,上廁所的時候走幾步,上下樓的時候走幾步,就算是走路鍛鍊了,雖然這樣比起久坐來説要強多了,但是不連續走到話,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健身價值。另外要強調的一點是,走路的時候不要急停,急停很容易傷害韌帶,造成拉傷,哪怕只是健走,最好也提前做好熱身準備。

2、走路誤區:速度一味求快

有些人認為運動的強度越大,效果越好,而在走路中,運動強度大一般就是指速度快。但是速度太快,很容易造成關節損害,而且快步的走路鍛鍊也不是適合所有人的,比如有明顯下肢關節疾病,大病初癒者或者存在腦血管疾病的人,應該選擇更温和的鍛鍊方面,比如慢走、太極等。

3、走路誤區:走路鍛鍊越多越好

經常有一些人的微信運動步數高達幾萬步,並且以此感到自豪,殊不知,鍛鍊也是需要適可而止的,幾萬步的運動量其實已經過量了,這樣做可能會出現全身發熱,出汗過多,引起脱水的現象,大家要多加註意。

那麼到底一天走多少步最適合呢?以我國健康指南為標準,成年人每天應達到相當於步行6000步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果體力充足,可以每天走1萬步,但是運動量要時時刻刻的跟自己的身體狀態匹配,偏胖、體能較差、有慢性疾病的人,需要適當的減少自己的運動量。

4、走路誤區:走路不講究姿勢

揹着手、腰背不直、挺着肚子、大幅度用力擺動手臂等,這些姿勢在老年人的行走鍛鍊中經常能看到。背手走路特別容易失去平衡,腰背不直易導致肩頸痠痛。而挺着肚子和大幅甩動手臂則會越走越累,越走越慢。

走路正確的姿勢應該是:抬頭、挺胸、目要平視,軀幹自然伸直,收腹且身體重心稍向前移,上肢與下肢配合協調,步伐適中,兩腳落地有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