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時尚女性範>旅遊>社會熱點>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社會熱點 閲讀(1.82W)

韓國出現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一件極為罕見的恐龍足跡化石,一起來看看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

在韓國發現一件極為罕見的恐龍足跡化石,其細節對於理解極小型獸腳類恐龍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義。該研究由韓國晉州國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部金景洙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教授、韓國國家文化遺產研究所負責人林鐘悳博士等共同完成。相關論文最新發表於自然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古生物學家經常會發現骨骼化石,偶爾還能找到足跡化石,但是像肌肉或皮膚這樣的軟組織殘留物則極為罕見,而且往往保存得不好。在過去幾年裏,中國與韓國、美國學者一直在積極尋找一種特殊的足跡——小龍足跡,這是世界上最袖珍的恐龍足跡。常見的恐龍足跡長度約20到30釐米,但小龍足跡卻只有2釐米左右,在野外不仔細辨認的話,很可能就會錯過。

這些精緻的小龍足跡一共有4個,組成了一道行跡,彷彿跨越了1億年的時空遇到人類。“小龍足跡僅在韓國和中國發現,是東亞白堊紀的特有足跡。這是世界上第10處發現有小龍足跡的化石點,也是首次發現這種足跡的皮膚印痕。”林鐘悳告訴記者。此前,古生物學家從未發現過有如此完美的皮膚印痕,足跡上的鱗片痕跡平均直徑還不到0.4毫米,而且不同於此前的鱗片印痕僅出現在足跡的部分區域,小龍足跡保存了整個腳底的皮膚。

為什麼這些皮膚印痕保存得如此完好?馬丁·洛克利解釋,足跡是在非常薄的一層細泥上留下的,當烏鴉大小的小龍踩在這個黏性地面時,腳底的鱗片紋理得到了完美複製。“證據還表明,在足跡形成之前,這個地方下過一場陣雨,因此在地面留下了雨滴的痕跡。在一個足跡上,我們觀察到小龍踩壞了一個雨痕,這證明先下雨,後有恐龍經過。”

古生物學家還發現,小龍足跡的鱗片模式與其他肉食性獸腳類恐龍的足跡相似,而明顯區別於古鳥類的腳底鱗片模式。此前發現的肉食性獸腳類恐龍足跡的鱗片要大得多,直徑可達2釐米左右,大約一個硬幣那麼大。“這表明所有的獸腳類恐龍都有類似的鱗片模式,小龍足跡上精緻的保存完好的鱗片模式,就像比它大得多的近親鱗片的縮小版。”邢立達説。

13種袖珍恐龍盤點

1、遙遠小馳龍(Parvicursor remotus)

遙遠小馳龍屬於獸腳亞目(Theropoda)阿瓦拉慈龍超科(Alvarezsauroidea),生活在晚白堊世的蒙古。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2張

遙遠小馳龍的體長不足四十釐米,股骨長度只有5.26釐米。阿瓦拉慈龍超科恐龍的前肢一般很短,第二指和第三指退化,只有一個發育的第一指,古生物學家推測遙遠小馳龍可能用指爪來挖掘堅硬的白蟻丘。

2、短羽始中國羽龍

短羽始中國羽龍(Eosinopteryx brevipenna)屬於獸腳亞目傷齒龍科(Troodontidae),生活在中侏羅世的中國遼寧省。短羽始中國羽龍的化石不僅保存了完整的骨骼化石,而且還保存了羽毛印痕。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3張

短羽始中國羽龍的體長僅有三十釐米,頭骨長度只有4.32釐米,股骨長度只有4.85釐米,是目前已知體型最小的非鳥類恐龍之一。古生物學家發現不同於同時期的其他基幹恐爪龍類恐龍,短羽始中國羽龍的後肢並沒有很長的飛羽,因此可能和它的同類相比更善於奔跑。

3、赫氏近鳥龍

赫氏近鳥龍(Anchiornis huxleyi)屬於獸腳亞目傷齒龍科,是短羽始中國羽龍的近親,同樣生活在中侏羅世的中國遼寧省。赫氏近鳥龍的體長只有不足四十釐米,股骨長度只有4.32釐米到6.62釐米,體重僅有110克。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4張

2010年,中國和美國不同領域的科學家組成研究團隊,對赫氏近鳥龍化石進行研究,最終通過對赫氏近鳥龍化石保存的黑素體大小、長度、形狀進行測量和統計復原了赫氏近鳥龍的羽毛顏色。

4、寧城樹息龍

寧城樹息龍(Epidendrosaurus ningchengensis)屬於獸腳亞目攀龍科(Scansoriopterygidae),生活在中侏羅世的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古生物學家推測這種恐龍可能一種棲息於樹上的動物。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5張

寧城樹息龍的體長不足二十釐米,但是古生物學家推測目前發現的化石可能還是幼體,因此成年的寧城樹息龍體長並不確定。大部分獸腳亞目恐龍的第二指是最長的手指,而寧城樹息龍的第三指則是最長的手指,而且長度達到第二指的兩倍。

寧城樹息龍由中國古生物學家在2002年命名,不久之後另一羣古生物學家根據其他標本命名了赫氏攀龍(Scansoriopteryx heilmanni),但是很快就有人指出赫氏攀龍其實是寧城樹息龍的次同物異名,應予以廢除。

5、胡氏耀龍

胡氏耀龍(Epidexipteryx hui)屬於獸腳亞目攀龍科,生活在中侏羅世的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胡氏耀龍和寧城樹息龍非常接近,但是二者的尾椎長度不同,胡氏耀龍的尾椎長度只有身體的70%,而寧城樹息龍則達到300%。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6張

胡氏耀龍的體長只有大約二十五釐米,但是長有四枚超過二十釐米的尾羽,古生物學家推測胡氏耀龍的只有164克。

6、巴塔哥尼亞鼠龍

巴塔哥尼亞鼠龍(Mussaurus patagonicus)屬於蜥腳形亞目(Sauropodomorpha)原蜥腳次亞目(Prosauropoda),生活在晚三疊世的阿根廷。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7張

古生物學家只發現了巴塔哥尼亞鼠龍的幼體和蛋化石,這些幼體的體長只有二十到四十釐米左右,但是古生物學家推測成年的巴塔哥尼亞鼠龍的體長可能超過三米。

7、豪氏歐羅巴龍

豪氏歐羅巴龍(Europasaurus holgeri)屬於蜥腳次亞目(Sauropoda)大鼻龍類(Macronaria),生活在晚侏羅世的德國北部。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8張

古生物學家發現的豪氏歐羅巴龍化石包括超過11個個體,屬於不同發育階段,體長範圍從1.7米到6.3米。因為豪氏歐羅巴龍的化石產於海相碳酸鹽地層中,因此這些恐龍可能居住在島嶼上,並且由於島嶼的隔離環境形成侏儒物種。

8、達契亞馬扎爾龍

達契亞馬扎爾龍(Magyarosaurus dacus)屬於蜥腳次亞目巨龍類(Titanosauria),生活在晚白堊世的羅馬尼亞。達契亞馬扎爾龍的體長只有六米,而其近親烏因庫爾阿根廷龍(Argentinosaurus huinculensis)和瑞氏普爾塔龍(Puertasaurus reuili)的體長則超過四十米。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9張

地質學家認為晚白堊世的歐洲被一片淺海覆蓋,而現在的羅馬尼亞剛好位於一個被稱為哈特茲哥島(Hatzeg Island)的島嶼。古生物學家認為由於島嶼的隔離環境,因此達契亞馬扎爾龍形成侏儒物種,比其在大陸上的近親體型小得多。

達契亞馬扎爾龍最早由Baron Franz Nopcsa發現,這位被稱為“恐龍男爵”的特蘭西瓦尼亞(今屬羅馬尼亞)貴族在第一次世界戰爭中曾經作為一名間諜為奧匈帝國工作,而且提出了重要的古生物學觀點。

9、哈嘉弗魯塔齒龍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10張

哈嘉弗魯塔齒龍(Fruitadens haagarorum)屬於鳥臀目(Ornithischia)異齒龍科(Heterodontosauridae),生活在晚侏羅世的美國科羅拉多州。

古生物學家推測哈嘉弗魯塔齒龍的體長只有六十五釐米到七十五釐米,體重500克到750克,是已知體型最小的鳥臀目恐龍之一。哈嘉弗魯塔齒龍和其他異齒龍科恐龍的上下頜都具有犬齒狀的牙齒,古生物學家認為犬齒狀的牙齒可以用於搏鬥和自衞。

10、奇異遼寧龍

奇異遼寧龍(Liaoningosaurus paradoxus)屬於甲龍亞目(Ankylosauria)結節龍科(Nodosauridae),生活在早白堊世的中國遼寧省。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11張

奇異遼寧龍的體長只有大約三十四釐米,但是古生物學家認為目前發現的化石可能屬於幼體,因此成年的奇異遼寧龍的體型可能更大。

11、吸蜜蜂鳥

吸蜜蜂鳥(Mellisuga helenae)屬於鳥綱(Aves)雨燕目(Apodiformes),生活於古巴。吸蜜蜂鳥每秒可以拍動翅膀80次,能夠通過快速拍打翅膀懸停在空中。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12張

吸蜜蜂鳥體長只有5到6釐米,體重1.8克。目前大部分古生物學家都同意鳥類起源於獸腳亞目中的手盜龍類恐龍,因此恐龍也包括鳥類,而吸蜜蜂鳥也就是體型最小的恐龍。

12、巖寺皖南龍

巖寺皖南龍(Wannanosaurus yansiensis)屬於腫頭龍亞目(Pachycephalosauria)腫頭龍科(Pachycephalosauridae),生活在晚白堊世的中國安徽省。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13張

巖寺皖南龍的體長可能只有六十釐米,股骨長度只有7到9釐米,因此古生物學家認為巖寺皖南龍可能是已知體型最小的腫頭龍亞目恐龍。

巖寺皖南龍和其他腫頭龍亞目恐龍都具有較厚的頭骨,並且頭骨邊緣具有小而密的骨質棘刺突起,古生物學家認為雄性腫頭龍亞目恐龍在繁殖季節可能通過彼此爭鬥來獲得和雌性交配的機會。

13、莫氏獅鷲角龍

莫氏獅鷲角龍(Gryphoceratops morrisoni)屬於角龍亞目(Ceratopsia)纖角龍科(Leptoceratopsidae),生活在晚白堊世的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目前僅發現了一件莫氏獅鷲角龍的下頜化石,古生物學家推測這種恐龍的長度只有五十釐米。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14張

古生物學家認為這件莫氏獅鷲角龍下頜化石的前齒骨關節面(predentary articular surface)達到下頜長度的一半,因此可能是一個成年個體。因此古生物學家認為莫氏獅鷲角龍不僅是已知體型最小的角龍亞目,而且是已知體型最小的鳥臀目恐龍之一。

韓國出現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一件極為罕見的恐龍足跡化石,一起來看看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

在韓國發現一件極為罕見的恐龍足跡化石,其細節對於理解極小型獸腳類恐龍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義。該研究由韓國晉州國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部金景洙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足跡博物館館長馬丁·洛克利教授、韓國國家文化遺產研究所負責人林鐘悳博士等共同完成。相關論文最新發表於自然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15張

古生物學家經常會發現骨骼化石,偶爾還能找到足跡化石,但是像肌肉或皮膚這樣的軟組織殘留物則極為罕見,而且往往保存得不好。在過去幾年裏,中國與韓國、美國學者一直在積極尋找一種特殊的足跡——小龍足跡,這是世界上最袖珍的恐龍足跡。常見的恐龍足跡長度約20到30釐米,但小龍足跡卻只有2釐米左右,在野外不仔細辨認的話,很可能就會錯過。

這些精緻的小龍足跡一共有4個,組成了一道行跡,彷彿跨越了1億年的時空遇到人類。“小龍足跡僅在韓國和中國發現,是東亞白堊紀的特有足跡。這是世界上第10處發現有小龍足跡的化石點,也是首次發現這種足跡的皮膚印痕。”林鐘悳告訴記者。此前,古生物學家從未發現過有如此完美的皮膚印痕,足跡上的鱗片痕跡平均直徑還不到0.4毫米,而且不同於此前的鱗片印痕僅出現在足跡的部分區域,小龍足跡保存了整個腳底的皮膚。

為什麼這些皮膚印痕保存得如此完好?馬丁·洛克利解釋,足跡是在非常薄的一層細泥上留下的,當烏鴉大小的小龍踩在這個黏性地面時,腳底的鱗片紋理得到了完美複製。“證據還表明,在足跡形成之前,這個地方下過一場陣雨,因此在地面留下了雨滴的痕跡。在一個足跡上,我們觀察到小龍踩壞了一個雨痕,這證明先下雨,後有恐龍經過。”

古生物學家還發現,小龍足跡的鱗片模式與其他肉食性獸腳類恐龍的足跡相似,而明顯區別於古鳥類的腳底鱗片模式。此前發現的肉食性獸腳類恐龍足跡的鱗片要大得多,直徑可達2釐米左右,大約一個硬幣那麼大。“這表明所有的獸腳類恐龍都有類似的鱗片模式,小龍足跡上精緻的保存完好的鱗片模式,就像比它大得多的近親鱗片的縮小版。”邢立達説。

13種袖珍恐龍盤點

1、遙遠小馳龍(Parvicursor remotus)

遙遠小馳龍屬於獸腳亞目(Theropoda)阿瓦拉慈龍超科(Alvarezsauroidea),生活在晚白堊世的蒙古。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16張

遙遠小馳龍的體長不足四十釐米,股骨長度只有5.26釐米。阿瓦拉慈龍超科恐龍的前肢一般很短,第二指和第三指退化,只有一個發育的第一指,古生物學家推測遙遠小馳龍可能用指爪來挖掘堅硬的白蟻丘。

2、短羽始中國羽龍

短羽始中國羽龍(Eosinopteryx brevipenna)屬於獸腳亞目傷齒龍科(Troodontidae),生活在中侏羅世的中國遼寧省。短羽始中國羽龍的化石不僅保存了完整的骨骼化石,而且還保存了羽毛印痕。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17張

短羽始中國羽龍的體長僅有三十釐米,頭骨長度只有4.32釐米,股骨長度只有4.85釐米,是目前已知體型最小的非鳥類恐龍之一。古生物學家發現不同於同時期的其他基幹恐爪龍類恐龍,短羽始中國羽龍的後肢並沒有很長的飛羽,因此可能和它的同類相比更善於奔跑。

3、赫氏近鳥龍

赫氏近鳥龍(Anchiornis huxleyi)屬於獸腳亞目傷齒龍科,是短羽始中國羽龍的近親,同樣生活在中侏羅世的中國遼寧省。赫氏近鳥龍的體長只有不足四十釐米,股骨長度只有4.32釐米到6.62釐米,體重僅有110克。

世上最袖珍恐龍足跡化石:13種袖珍恐龍盤點 第18張

2010年,中國和美國不同領域的科學家組成研究團隊,對赫氏近鳥龍化石進行研究,最終通過對赫氏近鳥龍化石保存的黑素體大小、長度、形狀進行測量和統計復原了赫氏近鳥龍的羽毛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