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時尚女性範>家居>美文閲讀>

教師教育隨筆

美文閲讀 閲讀(1.83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教育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教育隨筆

教師教育隨筆1

在這半年的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四年級正是過渡時期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但是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做到課堂以學生為主,讓學生主動自覺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主動接受和探索知識,而不是傳統的被動的填塞式的學習。貫徹"先學後教"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

對於優生中聰明好動的學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我們班的`小志同學他就是非常聰明,我經常在中午出題留給他做,由於他的不細心很少全做對,所以我就用這點來教育他不要總認為自己聰明就可以不虛心學習,如果打擊他一次上課就能好幾天,所以對於優生上課也應該多關注些。對於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有時你把他叫起來,他根本不知道你講哪,在教學中要適時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而對於後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讓他們跳一跳夠得着,這樣不止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而且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師教育隨筆2

今天我們上做花燈手工課,我先講解了一遍製作方法,又給幼兒示範了一遍做法,在準備讓幼兒自己操作時,後面的幾個小朋友就大聲喊:“老師,我不會”。我以為是在後面看不清就走過去想再示範一遍給他們看,誰知剛走到他們身邊這幾個小朋友就停止了動作,習慣性的將材料往我面前一推,大有要我幫他們做的架勢,而且動作是如此的熟練。

要在往常我會立馬去幫他們,但今天我沒有,只是又示範了一遍做法給他們看,我對他們説“別急,老師回來再幫你們,不過,你們要自己先動手做做試試”。説完我便走了。

我忙着幫別的小朋友,轉眼的空隙看到了這幾個嚷嚷不會的小朋友正在很認真的`做着,仔細一看,居然做的還不錯。仔細一想,我恍然大悟,他們不是不會而是依賴着我。以往為了提高速度,在孩子們説不會時我都給予幫助,孩子們便找到了省事的不用費功夫的捷徑。

今天孩子們也像往常一樣又要偷懶找捷徑,我很慶幸自己給他們多了一份選擇,讓我看到孩子們都很優秀,動手操作能力也很好,差點被我認為是“笨孩子”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失誤,看到了孩子們懶惰的一面,並及時給予糾正。

手工製作完以後,我刻意表揚了這幾個小朋友自己動手克服了困難,以激發他們的成就感,他們自豪的笑了。而我卻深深感悟到,老師要善於洞察孩子的真實心理,及時瞭解情況。如果今天我和往常一樣在孩子們喊不會時我就急於幫助,那我永遠也不會知道孩子們是如此的優秀,也不會知道孩子們也會找捷徑。那不僅使他們失去了動手操作的機會,而且容易養成懶惰的思想,久而久之,後果會很嚴重。

教師教育隨筆3

進入大班了,孩子們的活動能力越來越強,所以常常會發生一些碰撞之類的事情。一天,晨間活動在户外玩沙包,大家都玩得非常開心。這時,我突然聽到“哇”的一聲大哭,原來是軒軒把婷婷給撞倒了。軒軒不以為然地説了一句“對不起”就要離開。看到這一情景,我知道軒軒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後果。他認為自己説聲“對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沒關係了。所以,應該引導他用行動來道歉。於是我趕忙叫住了他,並伸手將婷婷小朋友輕輕扶起,一邊哄着一邊問:“你為什麼哭呀?”婷婷説:“疼。”“軒軒跟你説對不起了,你還疼嗎?”我故意又問到。“疼。”婷婷不解地答道。聽了婷婷的.話,我問軒軒:“你摔過跤嗎?”他點點頭。“你摔跤時有什麼感覺?”軒軒低頭説:“疼。”“那你疼時希望別人怎麼樣呢?”我又問。“揉揉。”他想了想,小聲説道。然後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給婷婷揉一揉,還把她身上拍打幹淨,嘴裏還説着“對不起,還疼不疼?”他這樣一來還真見效。剛才哭得很厲害的婷婷,竟然不哭了,嘴裏還説着:“沒關係,我不疼了。”看見軒軒認真地在做這件事,我摸着他的頭對他説:“你看,光説聲對不起,婷婷還在哭,説明她還疼、還委屈呢。你幫她拍一拍,揉一揉,這樣關心她,她的疼痛就減輕了。她也很快地原諒你了。所以,以後不小心碰了小朋友除了説對不起,還可以幫他減輕傷痛。這樣,小朋友就會原諒你的。”他點點頭。

看着他倆又開始開心地玩起來,我想,教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一些偶發的不愉快的事情時,光教育孩子説“對不起”是不夠的,還應該利用這個時機對他進行移情教育,讓他看到自己的行為給同伴造成的影響,使他們能夠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達歉意。

教師教育隨筆4

1、教師引導起大作用

有兩個小班的孩子,她們用手紙擦鼻涕時餘留一小塊,在老師不注意的情況下,放到嘴裏嚼一嚼,老師會告訴她們,吃衞生紙是不衞生的,吃了會生病,不能隨便亂嘗東西。在孩子的觀念裏,沒有“不衞生”的概念,所以他們當然是要“嚐嚐”;如果沒有老師的引導,他們會這樣反覆好幾次,直到確認不好吃才沒了興趣。老師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指導者,在一開始就指導學生,有許多東西是不能亂吃的,在幼兒的頭腦中形成這種意識,然後,孩子們良好的習慣才會慢慢養成。如此説來,老師的指導在幼兒的生活中起着的是多麼重要的作用。

2、培養良好的性格

吃飯時,老師都是讓小朋友坐好,把手放到膝蓋上。老師把飯菜盛到碗裏請他們涼一涼再吃。剛開始他們不理解,想用手去碰碗,很危險。因為在家裏,家人是喂或把涼好的食物給他們吃,吃到嘴裏的食物都是不涼不熱的。在幼兒的眼裏,任何食物都能馬上吃。所以在我們老師的保護下讓幼兒輕輕碰一下剛盛好飯菜的碗,讓他們直接感受冷、涼、熱、燙。這樣幼兒在吃飯時就不會輕易去碰碗了,即使碰,也會特別小心。同時,幼兒在等待進食的恰當温度的過程中,還逐步學會了“等待”,看起來等待似乎是一件不關重要的事情,其實,等待對幼兒養成良好的性格,是十分重要的。

3、好習慣成就一生

幼兒就是一張白紙,劃上什麼就是什麼。他們受到最重要的影響就是身邊的人,如:父母、親朋、老師等。他們的行為都是幼兒模仿的.對象。形成好的習慣,他們會影響好多孩子;形成不好的習慣,也會影響很多孩子。所以作為幼兒老師,應當十分關注孩子們是否在養成某些習慣。對一個孩子説來,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能是終身受益。

4、培養孩子的就餐習慣

剛來幼兒園的幼兒在吃飯時大吵大鬧,沒吃完的食物亂扔一氣;此時,講道理是沒用的。老師當然也得偶爾來點強制,把他單獨叫到一邊,告訴他:吃飯是不準亂説話,吃多少拿多少,不能浪費。教師要隨時控制,提醒幼兒,這樣幼兒就能安靜就餐,浪費就少了,後來浪費就沒了,逐步養成了文明就餐的習慣。

5、要學會因材施教

幼兒教育空間大,可塑性強。教育家孔子曾説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幼兒是純淨的、無邪的,我們教育者應給受教育者一個平等、和諧的教育平台,讓不同的孩子都受到最好的教育,讓他們成為國家、民族的有用之材,成為對社會、家庭負責任的人,這樣才無愧於教育的真諦。

教師教育隨筆5

有一次户外活動時,孩子們驚奇地發現草地上有許多枯樹枝,便紛紛停下腳步玩了起來。他們有的把樹枝插在泥土裏,有的把樹枝折成一根根小棒,有的乾脆把樹枝當成花束送給我……看着孩子們對樹枝這麼感興趣,我便帶他們去草地旁的小山坡撿更多的樹枝。

在撿樹枝的時候,孩子們忍不住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樹枝為什麼會斷呢?”“我知道,冬天來了,小樹葉離開了大樹媽媽,小樹枝捨不得小樹葉,就陪着他一起落了下來。”“快看,我撿了這麼多,待會兒插在泥土裏會變成一棵棵小樹。”……孩子們把撿到的樹枝帶回了活動室。這些樹枝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有的把樹枝折成小棒做起了排序遊戲;有的用綠色卡紙剪成樹葉裝飾樹枝;有的`在樹枝上掛上自己做的賀卡,變成了許願樹;有的用縐紋紙把樹枝裝飾成漂亮的花枝……瞧!瑤瑤畫了許多蘋果貼在枝丫上,一根乾枯的樹枝馬上變成了一棵果樹。傑傑、佳佳、思思用長短不一的樹枝拼成了三角形、長方形、桌子、椅子、電視機等……於是,我進一步順應幼兒的興趣,充分利用他們喜歡的樹枝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然物的美。如在數學活動“5以內的口編應用題”中,我利用樹枝和孩子們一起創編應用題;在科學活動“四季的變化”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探索樹枝從春天到冬天的變化過程;在美術活動“冬天多麼美”中,我請孩子們把樹枝粘貼在畫紙上進行創作……

幼兒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對新鮮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只要我們深入研讀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時刻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支持、提升幼兒的遊戲,就能滿足幼兒的探究慾望,促進幼兒的發展。

教師教育隨筆6

我深刻地明白,在教學中應運用多種策略,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外還要觀察學生是否全部參與學習、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情況、是否貫徹了生物新課標所提倡的自主、合作與探究性學習。鑑於上次聽課的經驗,我重新對該課進行了教學設計,並進行實戰。這次我是把課堂交給學生:

1、把兩種種子發到學生手中,提醒他們在用小

刀解剖時的注意事項,就由學生自己進行探究,教師只在旁邊指點一二;

2、複習前面講過的生物簡圖畫法,再由學生分組完成一幅種子結構簡圖。

3、教師利用多媒體準備一份練習題,在學生探究完成之後進行檢測,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後的檢測情況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在以自己為主體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識,比老師滿堂灌的效果好,之後經過階段性檢 測,我發現學生對該知識點記得特別牢固,反饋出探究性學習能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一特點。

感悟:傳統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以教師為中心,以教論教,沒有一個比較公正的、易於操作的體系,教師自己都不知道這樣的教學是不是符合教育事業的要求,又如何能夠進行改進?現在,新的課程理念告訴我們,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以多樣化的評價手段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本節課本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他們通過觀察、實驗、比較、概括,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的形成。我相信,通過更多的學習和實踐,在國培上學到的先進理念,對我今後提高教學質量會有巨大的影響。

教師教育隨筆7

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季節,是充滿着神祕變化的季節,是讓孩子積極參與探索,培養幼兒仔細觀察能力的好時機。

今天我就組織了一次在園內尋找春天,感受春天的氣息,尋找春天的小草、小花、小樹的細微變化。孩子們都積極地投入在探索中,“老師,快來看呀!這裏有許多小芽。”“老師這裏的桃花好美,紅紅的,香香的。”“老師小草變綠了,摸摸手濕的!”“老師,樹上開花了,小鳥唧唧喳喳在叫。”……小朋友高興地叫起來,不時的把自己發現的祕密來告訴我。觀察後,我就引導幼兒用畫來表現自己在哪裏找到的了春天,用橡皮泥來表現花草樹木的變化,還與同伴合作剪貼、繪畫春天的.花草呢!

從活動中發現,幼兒對外面活生生的事物非常感興趣,也很積極很仔細地觀察着,通過本次尋找活動,不但萌發了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了幼兒的觀察和表達能力,還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單靠半日活動是有侷限性的。在往後的主題中,我會結合日常生活,還會讓幼兒通過朗誦兒歌,閲讀故事,歌曲演唱,手工製作,春遊等多種活動形式來感受、體驗、表現春天的美麗與可愛。

俗話説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讓我們從春天開始,共同快樂學習每一天!

教師教育隨筆8

學生有受教育的權利,老師有進行教育的義務,在我的概念裏,每個學生在學校裏、在課堂上,都是一隻快樂的小鳥,他們盡情的吸允着、享受着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給予他們的知識和快樂。然而,一節音樂課上的意外發現,使我的概念受到了懷疑。

按照慣例,每學期的期中,我都要對學過的歌曲進行復習、檢測。這天,我懷着輕鬆的心情走進了教室,因為能和孩子們一起渡過一節快樂的複習課我很高興。宣佈了這節課的任務後,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上教室前演唱着歌曲。有的同學唱得很動聽,我們師生掌聲鼓勵,有的同學或者調錯了,或者節奏錯了,或者歌詞錯了,或者聲音很小,但我能看出,這樣的同學都已經盡力了,我在給他們糾正毛病的同時,還不住的鼓勵他們要勇敢,曾強他們的自信心。課堂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這時,走上來一個女同學(我對她的印象很深,班主任曾經和我説她學習不好,不着人喜歡):“我演唱的歌曲是……”“老師,你不用聽她唱歌了,我們班老師都不管她了。”很多同學都説。聽到了這樣的話,看到了這樣的場景,我心裏一陣震驚,更多的是難受。可想而知,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孩在班級裏受到的是怎樣的待遇呀。冷落、排斥、鄙視、拋棄……一起湧進我的腦海。如果這個女孩是我,我該怎麼辦呢?我頓時感到身邊的女孩是多麼的可憐、孤獨、無助呀!於是,我用手勢示意大家不要説話,帶着鼓勵的.目光對女孩説:“沒關係,老師相信你!”女孩剛才還緊張、暗淡、猶豫的目光一下堅定起來,她開始自信地演唱起來。教室慢慢的安靜下來,直到鴉雀無聲,唱完,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一個音樂老師的一句“沒關係,我相信你!”換來了女孩清脆、嘹亮的歌聲,那麼,班主任加上全班同學的愛能換來什麼呢?也許是女孩快樂、充滿美好回憶的童年,也許是將來的一位歌唱家、攝影家、企業家……為了祖國的花朵,為了祖國的明天,老師,請不要吝嗇你的愛!

教師教育隨筆9

每個孩子都處在逐漸成長的階段,對孩子們來説,生活中有太多未知的東西,他們需要認識和學習的東西非常多。在每個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發生一些小錯誤,有的錯誤是孩子自己沒有預料到的,有的錯誤是來的比較突然的。很多時候,孩子不太清楚自己所造成的後果。我們教師有必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對於孩子的某些行為一不能夠用遷就的態度,而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為自己造成的後果負責。

在《我心中的國小》這節美術課上,孩子們通過觀看國小的`圖片等,都開始畫“我心中的國小”,龐龐和佳佳一開始先用記號筆畫好國小的輪廓,他們兩個畫好輪廓以後在差不多的時間裏塗顏色。不一會,只看到佳佳跑過來向我告狀:“老師,你看,龐龐把我的畫塗得亂七八糟。”他一邊説,一邊很難過的樣子,還差點要哭出來。我仔細看了看他的畫,輪廓都畫得很好,就是有兩個地方被龐龐用金黃色的油畫棒畫了好多橢圓形的圈圈,把整個畫面都給破壞了。我看了也很生氣,看看旁龐的樣子他卻顯得很不在乎。我想:應該讓幼兒自己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我嚴肅地問旁旁:“你看,現在這副畫好看嗎?”他搖搖頭。為什麼不好看了?聽了這話,他沒有發出聲音,而是低下了頭。我又問:“現在你説怎麼辦?有沒有辦法讓畫變成原來的樣子?”他又搖搖頭,他也知道油畫棒是不能擦乾淨的。我嚴厲地説:“你得幫他重新畫一副。”接下來的遊戲活動時間,龐龐就在桌子上重新畫圖畫,他的遊戲的時間取消了。這是他亂塗亂畫的結果。

這件事情以後,龐龐每次畫畫的時候非常認真,再也沒有出現搗亂的現象。這件事情發生以後,我覺得我們應該去關注幼兒的行為,關注幼兒行為造成的後果,讓幼兒自己為自己做錯的事情去負責。

教師教育隨筆10

“風在哪裏?”在一次科學探索活動中我提出了這個問題。

“風在外面。”一個孩子搶先回答,然後得意洋洋地看着其他夥伴。

“很好。可以再具體一些嗎?”我鼓勵孩子們繼續往下説。

“風在隧道里,我每次經過隧道時都會聽到呼呼的風聲。”

“站在田野上,風會吹起我的頭髮。”

“山頂上也有風,吹得樹枝搖搖擺擺。”

“風在手上……”原原的聲音剛剛冒出來,就被一陣鬨笑聲打斷。“哈哈哈,風怎麼會在手上?”“是的,真可笑。”原原被嘲笑得手足無措,想了又想才鼓足勇氣走到我面前,兩個小手掌放在我的耳旁上下扇動起來,果然有風!其他孩子也學原原的動作用手扇風,“真的有風哦!”“原來原原説的沒錯!”孩子們開心地互相演示着交流着。我也被孩子們所感染,“原原真棒!風會在手上,風還會在哪裏呢?”接下來孩子們的答案更讓我驚喜

“風在腳底,爸爸帶我騎自行車的時候,風在腳下撓我的腳底,癢癢的。”

“當我吸氣呼氣的時候,有風從我的嘴巴里跑出來。”

孩子們海闊天空地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一臉的興奮和快樂。孩子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讓他們暢所欲言,他們總是會有奇思妙想。

從此以後,我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勵和支持孩子大膽地表達表現,我發現只要不簡單地以對與錯論英雄,孩子們便能充滿自信地表達表現,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進行創造。

在一次户外活動時,蛋蛋突然走過來問我:“老師,你知道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嗎?”看着他一臉認真的樣子,我用好奇的語氣反問他:“不是凍死的嗎?”“才不是呢!”他煞有其事地擺擺手,坐在攀爬架上向我講述了從恐龍誕生的三疊紀到滅亡時的白堊紀的故事。他時而輕聲細語,時而高亢激揚,還手舞足蹈地用肢體語言表達。故事講得非常精彩!我似乎看到了賊恐龍偷偷摸摸地偷蛋的`情形,看到了恐龍媽媽失去孩子時傷心的樣子,看到了大量的恐龍在遷徙中的場景……最後,蛋蛋鄭重其事地告訴我;“老師,恐龍是因為到了冬天到處都沒有食物吃,最後餓死了,很可憐的!”在我看來,蛋蛋講述的故事有價值的不是他最後的總結,也不是他了解了相關的知識,而是他自信而精彩的講述過程。

可見,只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時間,他們就會暢所欲言,想説、能説、會説,創編屬於自己的故事。作為教師,能給孩子們最大的獎勵就是:抱起他,轉個圈圈,親他一口,並且告訴他:“你講的故事太美妙了,我很喜歡,非常喜歡。”

跟孩子們相處的每一天,我總會有收穫,甚至有時收穫到的比我教給孩子的還要多。我喜歡和孩子們聊天,喜歡傾聽孩子們充滿想象的表達,喜歡參與他們熱烈而有趣的討論……

大家對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耳熟能詳,我很欣賞愛迪生的母親採用正面引導的方式來教育年幼的兒子,希望我也能成為一個有愛、有智慧的教師。

教師教育隨筆11

當年幼的孩子有點滴進步時,我們—定不要忘記誇獎他,這樣會給孩子增強自信心,讓孩子獲得成就感——這是在我工作以來給我觸動最大的一點。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擁有八種智能,每個孩子的優勢智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説每個孩子學習方式的差異是由其優勢智能決定的。比如,有的孩子語言智能突出,有的孩子空間視覺智能突出,有的運動智能突出,所以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通過鼓勵、表揚、引導克服不足,盡力彌補他的短處。

記得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女孩子——不敢看着老師的眼睛説話;當老師一靠近她時她就會緊張,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因此,語言表達、音樂表現等方面的能力也都比其他孩子發展的要慢一些,看到這樣的孩子,我很心疼、糾結。是什麼造成了現在的她,我們已無從去追究,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給她新的教育,新的起點。於是,我們關注她的一舉一動,希望捕捉到她的亮點和進步的地方,給她鼓勵,給她讚美,給她機會和希望。當我們發現她在繪畫和運動方面很出色時,就在全體孩子前面表揚她,並讓她做示範。當她在老師的引導下和老師打招呼的時候,我們會抹抹他的頭,給他一個讚許的微笑;當她在老師的要求下能簡單地回答老師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給她鼓勵的'掌聲以及一個小粘紙……在這些不同的讚許、鼓勵下,她漸漸大方起來,眼睛也敢正視老師了,這些進步就是簡簡單單的鼓勵與誇獎就能改變的。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對未來的希望。”而我們給孩子希望的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斷的誇誇他們,鼓勵他們——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教師教育隨筆12

離園時間馬上到了,和往常一樣,我們先讓孩子們去上廁所,然後換上自己的鞋子,再拿着自己的衣服坐在小椅子上。一邊和孩子們聊天,一邊給寶寶們整理衣服和褲子,我們和孩子一起,忙碌地做着離園準備。

終於都整理好了!我再一次到衣帽櫃檢查,卻發現還有一件綠色的衣服掛在那裏。匆忙間,我沒有細看究竟是誰的衣服,只是憑印象,把衣服套在了堯堯的身上:“堯堯,這還有你的一件衣服,你怎麼忘拿了?”説話間,堯堯就被送車的老師接走了。

送完乘車的孩子,我們再回過來為其他孩子整理衣服。這個時候,我發現辰辰的衣服不見了。辰辰的衣服哪去了?不好,辰辰好像穿的是綠色的衣服!我一下子緊張起來:我居然把辰辰的`衣服給堯堯穿上了!怎麼辦呢?我匆忙給辰辰媽打電話,幸好,辰辰媽非常大度,還一再跟我説:“沒有關係,陳老師,你不用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事情雖然過去了,我卻覺得自己真的應該好好地反思一下:幼兒教師的細心、耐心和愛心是體現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每個環節之中的,不管在何時何地,我們都要做個有心人,不能光憑着自己的感覺做事情,否則,就會給自己的工作帶來麻煩,也給孩子們和家長們帶來不便。今天發生的這件事情,給我敲起了警鐘:防漏補缺,為時不晚,關鍵在於,事事用心,時時有心!

教師教育隨筆13

在幼兒園的門口或家裏,我們經常能看到許多的家長幫助孩子脱衣服、換鞋襪,不讓我們的孩子做丁點事情,而孩子們則表現出一幅無所謂的態度,父母幫他們做的每一件事好像跟他沒有任何的關係,隨意的擺動着身體,享受着公主皇帝般的待遇,揮霍着父母的`愛。而我們的家長也樂此不疲、心甘情願的“服侍”着我們的寶貝們。

每次看到這些,總會感受到那些父母心中的那份沉甸甸的愛,殊不知,這份愛卻也會害了我們的孩子。記得以前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父親在自己的屋後的地裏栽種了20棵桃樹。他的孩子看見父親在果樹與果樹之間挖下一個個土坑,準備把半年積攢下的豬糞、牛糞等肥料埋進去。這個孩子很好奇地問父親,“為什麼在果樹之間弄上個土坑,那樣有什麼用處。”“小樹正在長身體呢,不補充營養不行。”他的父親滿眼憐愛的看着樹苗説。這個孩子也學着父親的樣子挖了兩三下,父親看見了説:“這樣不對,你挖的坑離樹太近了,你應該保持半個鋤把長的距離才可以。”他的孩子反駁説:“太遠了,小樹還能吸收到養分嗎?”父親卻説:“太近了,小樹一下子吃不消這麼多的養料,會把它‘肥’死的。而保持一定的距離,有利於小樹一點一滴的進行消化和吸收,有利於根鬚生長。因為要吸收到更多的肥料,樹根就只有拼命的往有肥料的地方鑽,這樣子小樹才能長得又壯又高。”孩子父親的一番話,對這個孩子的一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後來這個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

只有經歷了一些事情,孩子們才能明白故事的內涵,既要給予他人愛和關懷,但也要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讓他受益匪淺。愛得太近,或許就會變成一種負擔。所以我們的家長不要因為愛孩子就什麼事情都為孩子做,要給孩子自由和動手的空間,讓他們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勞動中獲得快樂與幸福,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幸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