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時尚女性範>旅遊>社會熱點>

桃花源記恐怖真相:暗示死後的世界(圖文)

社會熱點 閲讀(1.05W)

桃花源記恐怖真相:暗示死後的世界(圖文)

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恐怖真相:暗示死後的世界(圖文)

《桃花源記》的創作背景:

東晉時,中原混戰,世家大族及作為其家產的農奴紛紛南下江南圈地,建立新莊園。晉皇族司馬氏在南方推舉司馬睿建立東晉以後,皇帝手裏一沒有大軍,二沒有錢糧,三沒有人才,所以只好與士族門第“共天下”。東晉皇室在立國的100多年中,一直想實現自立的軍隊和賦税系統,但是又一直遭到來自士族勢力的掣肘,這就給老百姓提供了開闢“樂土”的空間和必要。

西漢末年開始,很多中原百姓成羣結夥,逃進南方的深山老林。現在看東漢末的人口資料,常看到“人口鋭減”這個詞,其實這些“鋭減”的人口,多數不是死亡,而是跑了。跑到哪裏去了呢?比較多的是去巴蜀、荊州、武夷這幾個方向。他們到達南方後,多選擇閉塞、險要的山林深處,開闢平地而居。其中發展得比較大的聚落,以鄉黨為核心,選出首領,稱為塢主。塢主選精壯男組成私人武裝,在聚落周圍修築壁壘,這就形成了塢壁或塢堡。其結局或是被朝廷招安,或是被貴族武裝攻滅,或是繼續獨立,成為土豪。

晉宋時,皇帝從貴族那裏得不到錢糧人力,所以對佃民徵求的徭税都非常重。史載,當時貧者不復堪命,很多逃亡入“蠻”,成了山民。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的主角漁夫從武陵的某個小漁村出發了。為什麼武陵漁夫要駕船“緣溪行”,往上游的深山老林裏去呢?漁人捕魚,不往水闊魚多的地方去,而要順着小河溝逆流而上?他肯定是在溪水裏發現了異常——當時的朝廷,對於逃户聚落是懸賞誅求的,漁夫到上游去冒險,當然有目的。

接下來幾天,村民輪流請他到自己家裏招待,可以推測,就在同時,桃花源裏的頭領們一定在討論:這個鬼頭鬼腦的傢伙是不是官府派來的探子?有沒有必要幹掉他。過了幾天,沒什麼動靜,大家怕漁夫的家屬把他失蹤的事告官,於是才把他放還了,但臨走時還是向他申明:“不足為外人道也!”這個漁夫一脱離險境,馬上原形畢露:“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此處全用短句,以強調漁夫行動的迅速、堅決。太守非常重視此事,“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馬上就派人出發了,可是一回去漁夫就發現:自己的記號已經被破壞了,去的路被隔絕——一定是漁夫從洞口出來,背後就有人跟着他,見到記號就給破壞掉了。

最後提到的南陽劉子驥,是個名聲不錯的人,聽説這個案子,準備前往探險。可還沒找出什麼成果便生病死了,所以,“後遂無問津者”。劉先生死了,應該有更多的人站出來,完成他未竟的遺願,加倍去尋找這塊世外桃源才對啊,可為什麼從那往後就沒有提出去找桃花源的人了呢?原來,劉子驥是有身份的人,他的探險隊不像漁夫那樣單槍匹馬,所以要是他找到桃花源,那裏邊的人恐怕就在劫難逃了。所以,很有可能,這位多事的劉先生不是善終,這裏也許是作者加的一個隱語。為什麼桃花源中的人要除掉他?因為漁夫和劉子驥的背後就是官府,官府到來就意味着苛政!

可見,《桃花源記》並不是“塑造一個理想的世外桃源”,而是在影射一個社會現實:晉末,大量人口苦於賦税徭役,成團躲起來,在地下社會裏生活。最終,東晉朝廷的基礎日益衰敗,終於被門閥士族趕下台。

《桃花源記》文字間暗示的竟然是死後世界

陶淵明深深體會到百姓生活的悲慘,但又非常無奈,現實社會已無處尋找可以安居之處,在《桃花源記》中通過伏筆表達了對於死後世界的美好向往,其實講的是漁夫誤入死後世界的故事。

一村的人幸福地生活在某個封閉的地方,早已忘記自己其實已經在秦朝戰亂中慘死。時間就一直定格在秦朝,而這個地方就類似於墳堆。漁夫誤入其中,跟他們講到晉朝的事,才使得村民意識到原來自己已經死了,這裏是死後的世界。漁夫離開村莊後,太守按照他留的記號回去找,當然是找不到了的。因為村民記起了一切,便連同死後世界一起消失。

桃花源記恐怖真相:暗示死後的世界(圖文) 第2張

文中暗藏了三條線索:

線索一:小溪兩旁只有桃樹,桃花正在飄落。(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桃樹據説有辟邪功能,所以能經常作為陰陽兩界的屏障;桃花四月初飄落,即清明節前後,落英繽紛即滿天紛飛的紙錢。

桃樹+小溪+落英繽紛,這場景不就是《桃花源記》裏的場景麼!

線索二:村裏縱橫的小道連接到了每家門口,每家都拿出食物招待漁夫。(阡陌交通,……,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阡陌”有“通向墳墓的小路”之意;小路通往各家意在上供,“酒食”可能暗指祭品。(想來吃的還是秦朝時的祭品……)

線索三:南陽劉子驥聽到這個故事,也去尋找,但沒找到,病死了才把心願了結。意思就是死後才能找到桃花源。(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當東晉在江南建國的同時,中國的北方則陷入分裂混戰,黃河流域成為匈奴、羯、鮮卑、氐、羌等五個主要少數民族和漢族爭殺的戰場,並分別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相互爭霸,不斷有國家成立和滅亡。那時候很多文人從北方逃難到了南方,保不齊與陶淵明有所往來。陶淵明又是一個飽讀儒家經典具備浪漫主義色彩嚮往田園生活的文學家,對戰爭有自己的理解。而東晉又與前秦有過戰爭,結合秦時征戰四方,死傷無數的事實,陶淵明寫了桃花源記此篇,來描述戰亂中枉死的百姓心中的不甘。

東晉漁人誤入桃花林。桃花林那可是歸隱首選。那麼這桃花林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這裏根本沒有桃花,只是一片亂葬崗,這裏的葬的人太多,以至於他們殘存對塵世的期許會干擾這裏的人的意識,在他們的腦海中製造幻覺。很多影視作品都描述過類似的場面,在幻覺中,你以為你翻過了一個欄杆,實際上你是掉進了一個深淵。所以在漁人看到桃花林的時候,他已經產生了幻覺。而“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只不過是他划着船撞上了暗礁之類的,此時,漁人已經瀕臨死亡。“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很多人描述死亡前夕看到的畫面,都是説不遠的地方,有個亮光在指引着他,由此可知,遇難的漁人正邁向死亡。“便舍船,從口入”,這證明漁人此刻已死,之後發生的事情,只不過是在徹底腦死之前的一些幻想。

而這些幻想,才是陶淵明想説的。

説幻想之前,先説説規定情境的設置。這個亂葬崗埋的都是秦時逃避戰火從北方來此的人,然而隨着秦滅六國,他們最終的命運是客死異鄉。枉死之人會殘留強烈的怨念,他們的怨念實際就是希望有個像桃花源一般的歸隱之處,能讓他們死得其所。百餘年的沉積,本來世人已經忘了他們,怎知一場暴雨,溪水猛漲,洪水沖刷了泥土,翻出了他們的埋葬點,也讓熟悉水路的漁人順着暴漲的溪水,誤入此處……

漁人死後,殘存的意識與原本就飄蕩在此的意識完美的結合,讓他“看到”了這些人具象化的意識而形成的生活。《靈異航班》《小島驚魂》裏面都有類似描述,既枉死的人不覺得自己已經死了。這些秦時難民和漁人也都是如此,他們還認為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只不過他們已經無法與正常的世界交流。於是,在與這些秦時難民聊天時,漁人驚訝於他們的裝束,更驚訝的是他們為什麼不出去。不是不想出去,實在是出不去。但是亡靈不想面對這個事實,他們的藉口是“避難”,“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他們主動與外界隔絕了。而在酒席中招待漁人的,其實也都只是幻覺。相信這些亡靈在漫長的遊蕩經歷中,會有覺醒之“人”,發現自己其實已經死了,但是大多數亡靈還是不相信自己死了,他們會認為覺醒的亡靈實際是走丟了或是被外面的人擄走了,所以他們特別害怕與外面的世界接觸。於是在漁人要走之時,告誡他“不足為外人道也”。

亡靈們已經適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