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時尚女性範>旅遊>社會熱點>

李清照資料簡介:李清照一生不孕之謎(才女李清照)

社會熱點 閲讀(3.14W)

李清照資料簡介:李清照一生不孕之謎(才女李清照)

人比黃花瘦:一代才女李清照一生不孕之謎?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著名的女詞人。她一生文詞絕妙,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大家,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不僅如此,即便史學方面她的《金石錄》同樣有着極高的文學價值。然而,李清照的一生不孕不僅成為這位中國古代文壇紅粉佳人的最大的遺憾,而且也成為了鮮為人知的千古之謎。其實,要解開這個謎底,也並非難事,只要從李清照的詩詞中便可明白其中原因。

李清照資料簡介:李清照一生不孕之謎(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生於當時擁有名望的官宦之家,幼時過目不忘,出語驚人,博覽羣書。齊魯壯麗的山川涵育了李清照的創作靈性,少女時代即名噪一時,嶄露崢嶸。結婚以後,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如擅朋友之勝”。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二人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後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趙明誠空懷滿腔熱血,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目睹國破家亡,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因此可説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開的,從開始的情愁,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淪陷的國愁。這紛繁的愁緒令她一步步地邁上了文學的聖殿。真可謂一身卻擔萬古愁!

李清照的萬千愁緒從她婚後不久的一首詞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端倪: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鈎。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説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這是李清照的《鳳凰台上憶吹簫》一詞,可謂是古代詩詞中描寫閨中少婦離懷別苦的難得佳作。從這首詞中,不難看出,身為新婚少婦的李清照蘸着血淚把自己和丈夫趙明誠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記錄了下來,以解脱自己心中的舊愁又添新愁的悲苦。再看她的另一首名叫《一剪梅》的詞: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詞獨特的構思體現了李清照對丈夫趙明誠的無限鍾情和充分信任,體現了她開朗的性格,與一般婦女的狹隘心胸不同。在古典詩詞中,寫思夫之作的不少,但大多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斜輝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或是“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一類文字。象李清照這樣從兩方面來寫出相思之苦的,極為鮮見。然而,李清照的“閒愁”已經達到了沒法排遣的地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皺着的眉頭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湧上心頭。李清照對這種無時不在的愁緒的描寫,極其形象,和李煜《相見歡》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意境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至於那首最為著名的《醉花陰·重陽》一詞寫得更是令人歎為觀止,幾乎把她自己一生不孕的謎底呈現給了世人: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趙明誠在外地時,李清照寄給他的一首相思詩。徹骨的愛戀,痴痴的思念,借秋風黃花表現得淋漓盡致。史載趙明誠收到這首詞後,先這情所感,後更為詞的藝術力所激,發誓要寫一首超過妻子的詞。他閉門謝客,三日得詞五十首,將李詞雜於其間,請友人評點,不料友人説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對國家民族的憂心,已將她推入深深的愁思萬千的苦海,她像一葉孤舟在風浪中無助地飄搖。但如果只是這兩點,還不算最傷最痛,最孤最寒。本來生活中婚變情離者,時時難免;忠臣遭棄,也是代代不絕。更何況她一柔弱女子又生於亂世呢?問題在於她除了遭遇國難、情愁,就連想實現一個普通人的價值,竟也是這樣的艱難。寂寞孤單李清照守着一方冷清的小院落,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國事已難問,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風掃着黃葉在院子裏飛起盤旋,難得有一兩個舊友來訪。此時的李清照深切地感到自己像是落在四面不着邊際的深淵裏,一種可怕的孤獨向她襲來。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葉黃花中,吟出這首濃縮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確立了她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是的,她的國愁、家愁、情愁,還有學業之愁,怎一個愁字了得!那麼,李清照所尋尋覓覓的是什麼呢?從她的身世和詩詞中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尋覓幾樣東西。一是國家民族的前途。她不願看到山河破碎,不願“飄零遂與流人伍”,“欲將血淚寄山河”;二是尋覓幸福的愛情。她曾有過美滿的家庭,有過幸福的愛情,但轉瞬就破碎了。

她也做過再尋覓幸福的夢,但又碎得更慘,甚至身負枷鎖,鋃鐺入獄。還被以“不終晚節”載入史書,生前身後受此奇辱。她能説什麼呢?也只有獨自一人愁。三是尋覓自身價值。她以非凡的才華和勤奮,又藉着愛情的力量,在學術上完成了《金石錄》鉅著,在詞藝上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個社會不以為奇,不以為功,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淒涼,又是隻有一個愁。當然,李清照尋覓的還有老來膝下無子的感很傷懷,這在那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社會裏,恐怕是她作為女人的最大遺憾!

李清照資料簡介:李清照一生不孕之謎(才女李清照) 第2張

李清照一生愁緒萬千,“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人比黃花瘦。”正是她兩次婚姻、一生不孕的重要原因。無獨有偶,西漢時期漢成帝劉驁的皇后趙飛燕一生不孕,也就是瘦弱無比的原因。

趙飛燕的輕盈瘦弱,舞技絕妙,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給漢成帝帶來全新的視覺享受,使漢成帝對她更加迷戀。但是,女人太瘦,脂肪不夠正常數量時,就會出現內分泌紊亂,不易懷孕。當時的趙飛燕怎麼也想不到,自己這一被帝王寵愛的優勢,到頭來卻成為了自己不能懷孕生育的一大劣勢。而一千多年後的李清照由愁而瘦,以至一生不孕,這卻是她當初新婚燕爾時所始料不及的。

還拿打麻將來説,李清照不但“浸覺有味”於其中,還對“博戲”的源流和種種變化進行深入研究,繪製圖冊,並作序,遂有《打馬圖經序》問世。在這篇精彩的駢文序中,她對古代“博戲”之軼聞典故如數家珍,並充滿嚮往之情,如“別墅未輸,已破淮淝之賊”,説的是東晉名相謝安在淝水之戰的關鍵時刻,氣定神閒地與人下圍棋賭別墅的故事。

她不無自豪的宣稱,作此序的目的,“使千萬世後,知命辭打馬,始自易安居士也”。在她的心裏,玩兒,不但要較真兒、要盡興,還要玩出學問青史留名的。

可見,李清照不是賭徒或賭神,而是一位熱愛生活的可愛玩家!

麻將作為一種娛樂遊戲,早在漢代之前就有,《史記》裏提及的“六博”,其中的“博戲”大概就是現代麻將的始祖。唐宋時,麻將俗稱“馬吊”或“打馬”,關詠荷主演的《醉打金枝》裏有過精彩演繹,只是演繹過頭了。那時候的人打“馬吊”,可沒今天這麼複雜的規則,更沒有156張打磨精緻的骨牌,玩的只是幾張叫“箸”的長形竹製品而已。明代“馬吊”又被稱為“麻雀”,開始跟“麻”靠近點兒了,直到清末,才出現正式的麻將之名。

人比黃花瘦:一代才女李清照一生不孕之謎?

中國古代著名女性中,武則天喜歡“雙陸”,楊貴妃偏愛“彩戰”(擲骰子),薛濤、李清照、慈禧等人則酷嗜麻將,都有麻將情結。薛濤是成都人,有麻將情結,這不稀奇;慈禧離我們時間太近空間又太遠,不説也罷。我們單説説濟南籍的李清照,看她是怎樣玩麻將的。

她並非賭徒

有人根據李清照所著的《打馬圖經序》(也即《打馬賦》)和《古今女史》譽其為“博家之祖”(賭博的祖師爺)的記載,武斷地認為,她是一位超級賭徒,是一個“賭神”級的人物。趙炎以為是小題大作了,如同把打一塊錢小麻將的人當賭徒抓緊派出所,亦好比是將晨練的老太太當邪教徒給以驅散,一般的粗暴和沒道理。

李清照打麻將,純屬娛樂消遣的一種智力遊戲,她自己也説“獨採選打馬,特為閨房雅戲”,跟所謂的“賭博”風馬牛不相及。

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李清照熱愛生活,愛玩,全身心投入的那種,是位可愛玩家。

玩就較真兒

有道是,十賭九輸,但李清照打麻將卻從未輸過。她在《打馬圖序》中説:“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