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時尚女性範>家居>美文閲讀>

落款月份雅稱

美文閲讀 閲讀(1.94W)

落款月份雅稱,落款,是書法創作一個要點,如用月份記時法,那麼其中講究很多,特別是有許許多多的別稱需要弄清楚,下面是十二個月的落款雅稱,跟隨我具體瞭解落款月份雅稱。

落款月份雅稱1

一月

孟春、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歲始、肇春、初陽。

吳自牧在《夢樑錄-正月》中説,“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正月又稱端月,那是秦朝為避始皇之忌諱,“正”與嬴政的“政”諧音,故而把正月改為端月。

《後漢書-馮衍傳》中説:“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這裏的“開歲”也是指農曆一月。

二 月

仲春、卯月、如月、夾鍾、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人葉紹翁詩句中的紅杏,花開二月故稱杏月。

又因二月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

《爾雅-釋天》説:“二月為如。”

又據郝懿行義疏雲:如者,隨從之義,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陰曆二月因而又稱如月。

三月

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餘春。

春夏秋冬四季,三個月為一季,春季中排行老三,因此把三月叫做季月。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暮春季節,落英繽紛,好似溪水流霞,於是三月的別稱又為桃月。

四月

孟夏、巳月、余月、中呂、初夏、麥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

農曆四月為麥子成熟的'時候,《禮記-月令》説:“ 孟夏之月麥秋至。”

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釋為:“百穀各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故麥以孟夏為秋。”四月便稱麥月。

從季節氣候而言,四月為梅雨季,時值梅子黃熟,陰雨時間較長,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

五月

仲夏、午月、皋月、蕤賓、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芒種。

農曆五月最常用的別稱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

本月五日為端午節,舊時農家用菖蒲葉與艾葉等扎懸於門首,用以驅邪,因稱五月為蒲月。

《爾雅-釋天》説:“五月為皋。”故五月又稱為皋月。

六月

季夏、未月、且月、林鐘、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

出污泥而不染的蓮篷,在暑月為人們帶來陣陣涼意,故把六月稱為荷月。

在《易-繫辭上》説,“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叫做暑月之説。

落款月份雅稱
  

七月

孟秋、申月、相月、夷則、瓜月、初秋、桐秋、桐月、蘭月、肇秋。

秋季的頭一個月謂新秋。

古時,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穀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

有一種蘭花在初秋開放,故又把七月稱為蘭秋和秋月。

八月

仲秋、酉月、壯月、南呂、桂秋、桂月、清秋、拓月、秋半、中律。

秋季的八月居中,謂之仲秋。

郝懿行義疏解釋説,“壯者,大也。八月陰大盛,《易》之大壯,言陽大盛也。”故稱八月為壯月。

鄉間山歌裏唱道:“八月裏來桂花香”,民間又把八月稱為桂月。

九月

季秋、戍月、玄月、無射、菊月、暮秋、涼秋、杪商、秋末、殘秋。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李商隱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綽約仙姿描寫得美妙絕倫,其攝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經得起嚴寒考驗的特性。

而把九月稱為朽月,雖無處考證,或許是因有的草木入冬後衰老、枯落之故。

十月

孟冬、亥月、陽月、應鐘、初冬、早冬、首冬、始冬、開冬、新冬。

《後漢書-馬融傳》説:“至於陽月,陰慝害作,百草畢落。”鄉間開冬之後,舊時娶親嫁女等操辦喜事便選在入冬,此時收成已畢,正值農閒,良辰美景多可入選。

十一月

仲冬、子月、辜月、黃鐘、霜月、寒月、葭月、正冬、暢月。

《禮記-月令》:“ 仲冬之月命之曰暢月。”鄭玄的註解為“暢,猶充也。”因此農曆十一月的別稱為暢月。

冬季之中,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

十二月

季冬、丑月、涂月、大呂、臘月、暮冬、梅月、暮歲、歲杪。

杜甫《臘日》詩云:“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到了秦朝時將十二月定為臘月,以後沿襲之。

自古以來,農曆十二月為冰天雪地的代名詞,故又稱之為冰月、嚴月。

落款月份雅稱2

一、 記年份

書法作品記年採用的“干支”記年法。“幹”是“天干”,“支”是“地支”。所謂“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搭配記年,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六十年一個循環,俗稱“六十年花甲子”,參加下表:

1、 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

二、 記季節

舊曆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即舊曆正、二、三月為春季,四、五、六月為夏季,七、八、九月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為冬季。

古時兄弟姐妹的`排行,有孟、仲、季的次序,(孟為老大,仲為老二,季為三)孟為長,仲為次,

季為三,根據這個,正、二、三月分別為孟春、仲春、季春,四、五、六月分別為孟夏、仲夏、季夏,七、八、九月分別為孟秋、仲秋、季秋;十、十一、十二月分別為孟冬、仲冬、季冬之稱。季節還有一些別稱,

如春的別稱有陽春、芳春、青陽、豔陽、陽中、三春、九春等。夏的別稱有朱夏、朱明、昊天、長嬴、三夏、九夏。秋的別稱有素秋、金秋、商秋、商節、素商、素節,金天,高商、三秋,九秋,冬的別稱有寒冬、安寧、玄英、三冬、九冬等。

落款月份雅稱 第2張
  

三、 記月份

舊曆月的別稱尤為複雜,而且有種種不同的來歷。歸納起來,每個月的別稱大略如下:

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徵月、早月、太月、揚月、陬(zōu)月、十三月、春陽、初陽、首陽、孟陽、孟陬、肇(zhào)春、端春、初春、早春、上春、新正、月正、開歲、發歲、肇歲、三之日、孟春、太簇、寅(yǐn)月等。

二月:如月、杏月、麗月、令月、仲陽、四之日,仲鍾、大壯、酣春、仲春、夾鍾、卯(mǎo)月等。

三月:蠶月、桃月、桃浪、花月、嘉月、夬(jué)月、禊(xì)月、桐月、三春、暮春、晚春、杪(miǎo)春、末春、雩(yú)風、季春、姑洗、辰(chén)月等。

四月:乏月、槐月、仲月、麥月、清和月、陰月、余月、槐夏、首夏、初夏、維夏、正陽、純陽、麥候、孟夏、中呂、巳月等。

五月:蒲月、榴月、皋(gāo)月、惡月、鬱蒸、小刑、鳴蜩(tiáo)、仲夏、午月等。

六月:且月、荷月、季月、暑月、伏月、焦月、三夏、暮夏、晚夏、杪夏、極暑、溽暑、溽月、精陽、季夏、林鐘、未月等。

七月:巧月、瓜月、霜月、相月、涼月、初商、肇秋、初秋、首秋、早秋、新秋、上秋、孟秋、夷則、申月等。

八月:壯月、桂月、獲月、正秋、桂秋、仲商、仲秋、南呂、酉月等。

九月:玄月、菊月、詠月、朽月、暮秋、晚秋、杪秋、窮秋、涼秋、三秋、暮商、季商、杪商、霜序、季白、季秋、無射、戌月等。

十月:良月、吉月、陰月、露月、正陽月、坤月、小春月、小陽春、開冬、上冬、初冬、孟冬、應鐘、亥月等。

十一月:辜月、葭(jiā)月、寒月、雪月、龍潛月、一之日、中冬、仲冬、黃鐘、子月等。

十二月:冰月、臘月、嘉平月、嚴月、涂月、暮節、星迴節、窮節、窮紀、暮歲、暮冬、窮冬、杪冬、嚴冬、殘冬、末冬,二之日,臘冬、季冬、大呂、丑月等。

落款月份雅稱3

落款記日期

舊曆記日的別稱比較複雜,大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掌握。

1,三浣(huàn)記日

所謂“三浣”,即上、中、下三浣。每個月的上旬,即一日至十日為上浣;中旬,即十一日至二十日為中浣;下旬,即二十一日至三十日為下浣。如正月初四日,便可記作“正月上浣之四日”;二月十五日,便可記作“二月中浣之五日”;三月二十六日,便可記作“三月下浣之六日”,其餘都可類推。

2,月相記日

所謂“月相記日”就是根據月亮盈虧的'變化記日。每月初叫作“朔”、“旦”、“朔月”,九年級叫做“月出(fěi)”,十五叫做“望”,十六叫做“既望”“望後”,每月的最末一日叫作“晦”(huì)。

落款月份雅稱 第3張
  

3,特殊記日

習俗上對一些特殊的日子給以別稱,如:

正月七年級:元日、元旦、元正、元朔、元春、元辰、正朝、三元、改旦、履端等。正月八年級到初十:分別稱為履端二日、履端三日……履端十日。

正月初七:人日。

正月初八:穀日、谷誕。

正月十五:元宵、元夜、元夕、上元、燈節。

二月七年級:中和日。

二月八年級:龍抬頭。

二月十二:花朝、百花生日。

二月十五:中春。

三月九年級:重三、三巳、上巳、上除、禊日、修禊日。

四月九年級:展上巳。

四月初八:浴佛日。

四月十九: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陽、端午、重五、重午、午日、菖(chāng)節、蒲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

六月初六:重六、天貺節。

七月初七:七夕、七巧節、星節。

七月十五:中元。

八月初五:天長節。

八月十五:中秋、秋節。

八月十八:潮頭生日。

九月初九:重陽、重九、菊花節、登高節。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二十四:交年、小年、媚灶日。

十二月三十:除夕、守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