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時尚女性範>家居>花草園藝>

白花丹的養護知識

花草園藝 閲讀(6.86K)

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白花丹的養護知識

別名:白血蔘、白花丹蔘

分類:多年生草本花卉

科屬: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白花丹目白花丹科白花丹屬

盛花期:秋季冬季春季

白花丹的介紹

白花丹為白花丹科白花丹屬植物。常綠亞灌木。莖直立,多分枝,蔓狀。葉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穗形總狀花序具25-78花。花序軸無毛,被頭狀腺體。萼管狀,被腺體,花冠白或微帶藍色,花冠高腳碟狀,裂片5,先端具短尖。花葯藍色。蒴果。白花丹高約1-3米,直立,多分枝;葉薄,通常長卵形。穗狀花序通常含25-70枚花;苞片狹長卵狀三角形至披針形;花萼先端有5枚三角形小裂片,花冠白色或微帶藍白色。子房橢圓形,蒴果長橢圓形,淡黃褐色;種子紅褐色。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12月至翌年4月。生於污穢陰濕處或半遮蔭的地方。分佈於中國、南亞和東南亞各國。

白花丹的形態特徵

常綠半灌木,高約1-3米,直立,多分枝;枝條開散或上端蔓狀,常被明顯鈣質顆粒,除具腺外無毛。葉薄,通常長卵形,長(3)5-8(13)釐米,寬(1.8)2.5-4(7)釐米,先端漸尖,下部驟狹成鈍或截形的基部而後漸狹成柄;葉柄基部無或有常為半圓形的耳。穗狀花序通常含(3)25-70枚花;總花梗長5-15毫米;花軸長(2)3-8(15)釐米(結果時延長可達1倍),與總花梗皆有頭狀或具柄的腺;苞片長4-6(8)毫米,寬(1)1.5-2(2.5)毫米,狹長卵狀三角形至披針形,先端漸尖或有尾尖;小苞長約2毫米,寬約0.5毫米,線形;花萼(開放的花)長10.5-11.5(結果時至13)毫米,萼筒中部直徑約2毫米,先端有5枚三角形小裂片,幾全長沿綠色部分着生具柄的腺;花冠白色或微帶藍白色,花冠筒長1.8-2.2釐米,中部直徑約1.2-1.5毫米,冠檐直徑約1.6-1.8釐米,裂片長約7毫米,寬約4毫米,倒卵形,先端具短尖;雄蕊約與花冠筒等長,花葯長約2毫米,藍色;子房橢圓形,有5稜,花柱無毛。蒴果長橢圓形,淡黃褐色;種子紅褐色,長約7毫米,寬約1.5毫米,厚約0.6毫米,先端尖。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12月至翌年4月。

白花丹的生態習性

多生於氣候炎熱的地區,常見於陰濕的溝邊或村邊路旁的曠地,世界其他熱帶地區有分佈和栽培,野生或栽培。白花丹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發達,深度可達60~80釐米,所以在土層深厚、質地疏鬆的砂質壤土上,最有利於根系生長。土壤過粘,通氣和徘水不良時,常引起爛根,以致全株枯萎,根的萌芽力較強,可採用分根法繁殖。根條上、中段要比下段發芽生根快。研究表明;丹蔘根是隨着地上部的生長而生長的,後期隨着氣温逐漸下降,地上部生長逐漸緩慢,養分向下部轉移,根部的生長更加迅速。白花丹植株返青後,3~4月莖葉生長較快,果實成熟後植株枯死,倒苗後重新長出新芽和葉片,進入第二次生長,母株一般生3~5個分株,從4月上旬開始分枝,並陸續抽出花莖,秋季花莖少,只有春季的三分之一,7~8月日照時間長有利根部生長。

白花丹的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育苗地:宜選擇地勢較高,土層疏鬆,灌溉方便的地塊。播前進行翻耕,施入腐熟的廄肥或堆肥作基肥,整細耙平,作高畦播種。栽植地:宜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山地,宜選向陽的低山坡,坡度不宜太大。丹蔘根深,入土約33釐米以上。因此,在前作收穫之後,深翻土壤35釐米以上,結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2500~3000kg,加過磷酸鈣50kg,翻入土中作基肥。於栽前,再翻耕1次,整細耙平,作成1.3米寬的高畦,四周開好深的排水溝,以利排水。春播後,幼苗培育75天左右即可移栽。可春栽亦可秋栽。春栽於5月中旬,秋栽於10月下旬進行。宜早不宜遲,早移栽,早生根,翌年早返青。栽種時,在畦面上按行距33×23釐米挖穴,每穴栽入種子繁殖的幼苗1~2株,栽植深度以種苗原自然生長深度為準,微露心芽即可。栽後澆透定根水。扦插苗每穴栽1株,按同樣方法和栽植密度栽入穴內。田間管理蹲苗:幼苗返青之後,要經常鬆土淺鋤。一般不澆水以利根向下深扎,使新生根向下生長,少出細側根和纖維根,以利提高丹蔘質量。排灌:移植後緩苗前應保持畦地濕潤,確保成活。成活後一般不澆水。分株,根段繁殖的地塊,若在春季收刨,需澆好封凍水。雨季要及時排水,以防爛根。追肥後要澆水。中耕、除草、追肥:4月上句齊苗後,進行1次中耕除草,宜淺鬆土,隨即迫施1次稀薄人畜糞水,每畝1500kg;第2次於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中除後追施1次腐熟人糞尿,每畝2000kg,加餅肥50kg;第3次於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結合中耕除草,重施1次腐熟、稍濃的糞肥,每畝3000kg,加過磷酸鈣25kg、餅肥50kg,以促參根生長髮育。施肥方法可採用溝施或開穴施入,施後覆土蓋肥。需肥特性:丹蔘植株的吸肥力很強,依靠其強大的根系,可從土壤的表層與深層吸收養料。在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中,它就可以生長髮育良好,在多施基肥、配合追施氮肥的情況下效果更佳。在氮、磷、鉀嚴重虧缺時,丹蔘植株會表現出一定的生理病態。在嚴重缺氮的情況下,初期植株葉片顏色逐漸由深綠變為淺綠,植株生長緩慢;嚴重時生長點不發育甚至壞死,不再生長新葉,老葉逐漸枯黃,根細小,藥材產量很低。在缺磷時,葉為綠色,有時為紅褐色,初期葉上有明顯褐色斑點,後期斑點擴大並乾焦,葉有時扭卷,心葉生長緩慢。缺鉀時,植株葉綠色至深綠色,葉片寬大,葉柄細長嫩弱,表現徒長,有時老葉邊緣有較大褐斑,葉脈深綠色,其他部分淡綠色,出現明顯花斑。施肥技術:因白花丹蔘屬於喜肥藥用植物,在播種時首先必須要施足基肥;基肥以農家土雜肥料為主,如腐熟的豬、羊欄肥或焦泥灰等,施用量為每667平方米(1畝)1000~1200kg,與土壤混勻後,將土地整細摟平。除施用基肥外,在植株生長過程中,還應追肥至少2~3次。在生長初期追肥,以施用氮肥或人畜糞尿為主;生長中期要看苗施肥;秋後要重施長根肥,以過磷酸鈣等磷鉀混合肥為好。排灌水:丹蔘最忌積水,在雨季要及時清溝排水;遇乾旱天氣,要及時進行溝灌或澆水,多餘的積水應及時排除,避免受澇。種子採收:留種田植株於第二年5月開始開花,可一直延伸到10月份。6月份種子陸續成熟,分批剪下,曝曬打出種子,再曬至幹即可。種子不耐貯藏,最好當年播種。

白花丹的分佈區域

產自中國台灣、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南部)、雲南和四川(重慶、西昌);生於污穢陰濕處或半遮蔭的地方。南亞和東南亞各國也有。模式標本採自印度。異名基於越南的材料,著者指明該種的中國名稱為白花藤。

白花丹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護花網的醫學信息及健康食療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的依據。任何健康問題應諮詢專業醫護人員,任何疾病的治療請遵醫囑。終極護花任務:愛自己,就從實際出發,謹遵醫囑。對於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棄希望,勇敢面對,用愛來温暖寂靜的世界,用心來呵護內心的花田。

藥用價值功效

祛風,散瘀,解毒,殺蟲。治風濕關節疼痛,血瘀經閉,跌打損傷,腫毒惡瘡,疥癬。各家論述

①《生草藥性備要》:"散瘡,消腫,祛風。治蛇咬,痢症,去眼膜,迎風下淚;擦癬疥癩,去毒俱妙。"

②《嶺南採藥錄》:"其葉搗爛敷跌打傷,能去瘀。"

③《四川中藥志》:"治癆傷吐血,虛弱帶下及咳嗽心累。"

④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除濕,散瘀消腫。根:治風濕骨痛,陳舊性關節扭傷,心胃氣痛。"性味歸經

辛苦澀,温,有毒。毒性

中毒劑量時可致呼吸抑制、血壓下降及心搏停止。若皮膚中毒可用清水或硼酸水洗滌,如糜爛時可用硼痠軟膏敷患處。服鮮品中毒後服蛋清、糖水、活性炭,出現麻痺時可給樟腦等強心興奮劑、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等對症治療。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苦,性寒,無毒。”

②《廣西藥植圖志》:“味辛,氣烈,性熱,有大毒。”

③《四川中藥志》:“性温,味淡,無毒。”

④《嶺南草藥志》:“性微温;根莖:味微澀微苦;葉:辣,有毒。”入肺、脾、肝三經用法用量

內服:根,3~5錢(久煎3~4小時以上),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一般外敷不宜超過30分鐘,局部有灼熱感即除去。外用:煎水洗,搗敷或塗擦。

2.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塗擦。用藥忌宜

《常用中草藥手冊》:“孕婦禁服。”藥物配伍

配桂枝,温通經絡,活血行血;配海風藤,祛風濕通絡止痛;配牛膝,活血破瘀通絡止痛;配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瘀;配玄蔘,滋陰瀉火,軟堅散結;配金銀花,清熱解毒。不良反應及治療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白雪花,有毒部位,葉、根。含毒成分:藍雪精(Plumbagin,即磯鬆素)。中毒症狀,皮膚與其液接觸引起紅腫,脱皮。誤食後出現麻痺,孕婦誤食引起流產;家畜誤食引起瀉下。解救方法,皮膚中毒可用清水或硼酸水洗滌;如糜爛時用硼痠軟膏敷患處。人中毒後服蛋清、糖水、活性炭。如出現麻痺,可給樟腦等強心興奮劑,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等對症治療;如孕婦有流產現象可給鎮靜,注射黃體酮及維生素E等保胎療法。

性狀鑑別

主根呈細長圓柱形,多分枝,長可達30cm,直徑約5mm,略彎曲,上端着生多數細根,表面灰褐色或棕黃色。莖圓柱形,直徑4-6mm,有分枝,表面黃綠色至淡褐色,節明顯,具細縱稜;質硬,易折斷,斷面皮部呈纖維狀,淡棕黃色.中間呈顆粒狀.淡黃白色.髓部白色。葉片多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4-9cm,寬3-6cm;上面淡綠色至黃綠色,下面淡灰綠色至淡黃綠色。穗狀花序頂生,萼管狀,被有柄腺體,花白色至淡黃色。氣微,味辛辣。顯微鑑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細胞數列,含有棕黃色物質。皮層薄壁細胞10餘列,含有澱粉粒及棕黃色塊狀白花丹(圖五)物;皮層纖維單個散在或成束。維管束外韌型。韌皮部有纖維束。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多單個徑向排列;木射線寬1-2列細胞,木纖維壁厚,木化。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表皮內側具厚角組織,皮層散有分泌細胞,內含棕色物質;內側有纖維,2-5列,波狀排列成環,壁增厚。維管束外韌型。髓部由薄壁細胞組成。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各1列,細胞扁圓形或類方形,下表皮細胞較小。外被角質層,柵欄細胞1-2列,海綿組織薄壁細胞含棕色物質。主脈上面突起,下面明顯突起,表皮內側均具厚角組織。主脈維管束外韌型,4-7個,與葉片垂直,排列成一縱行。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表皮內側具厚角組織,皮層散有分泌細胞,內含棕色物質;內側有纖維,2-5列,波狀排列成環,壁增厚。維管束外韌型。髓部由薄壁細胞組成。

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各1列,細胞扁圓形或類方形,下表皮細胞較小。外被角質層,柵欄細胞1-2列,海綿組織薄壁細胞含棕色物質。主脈上面突起,下面明顯突起,表皮內側均具厚角組織。主脈維管束外韌型,4-7個,與葉片垂直,排列成一縱行。

粉末特徵

黃綠色。

①澱粉粒較多,單粒呆類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3-11-14-20pμm,層紋及臍點不明顯,復粒少數。

②氣孔環式,副衞細胞3個,大小近相等。

③葉表面觀堊腺呈類方圓形,直徑30-50μm。

④萼管腺毛具長柄,較大,腺頭多細胞,膨大呈球形或橢圓形;腺柄多細胞,長方形,排成10餘列。

⑤花粉粒圓球形或橢圓形,有3條明顯的溝,外壁雕紋網狀,網眼圓形,直徑60-90pm。

⑥網紋、具緣紋及螺紋導管直徑10-30μm。

⑦纖維細長,先端鈍或呈梭狀,直徑10-30μm,壁厚3-5μm,胞腔及孔溝明顯。

藥理作用

磯鬆素小量對蛙、小鼠、兔的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大量則由興奮轉入麻痺;其最小致死量,蛙為0.5mg/g,小鼠為0.1mg/g,兔為10mg/kg。對家兔的呼吸、血壓有輕度抑制。降壓乃由於末梢血管擴張及直接抑制心臟所致,與迷走神經無關。對離體蛙心有直接麻痺作用,心跳停於擴張期。對離體小腸及子宮,小量興奮,中量先興奮後麻痺,大量則一開始即呈麻痺作用;妊娠子宮特別敏感,對離體兔子宮0.000001%的濃度為興奮作用,而0.00001%的濃度則呈抑制;對妊娠大鼠腹腔注射適當劑量可致胎仔死亡及續發性卵巢功能紊亂。磯鬆素有難聞的、腐蝕性的辛苦味,可用於發泡或治某些皮膚寄生蟲病。此外,尚有某些抗菌作用。根的氯仿抽提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明顯的抗菌作用(牛津小杯法),對傷寒桿菌、福氏痢疾桿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石油醚抽提物次之,乙醇提出物更次之,水抽提液則無抗茵作用。根所含白花丹素1:100000對一些致病黴菌均有抑制作用。